第460章龙威大怒
第460章龙威大怒很浅显的答案,跟浮在表面上没什么区别,林火听刘邦讲完后就已经猜到是这样了,估计刘邦自己也知道。
可林火一直不说,为的就是照顾刘邦的脸面。
桂公公不管是死是活,不管他做过什么,可他的工作就是服侍刘邦,换句话说他的身份就是刘邦的人,而且还是刘邦很亲近的人。
这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大臣来巴结桂公公,给他送钱送地还让他娶老婆。
既然是刘邦的人,那就理所应当对他忠心耿耿才对,可桂公公的做法没有一点忠心的意思,私下跟官员结交,收受钱财,传播谣言,这根本就是刘邦的敌人才对。
可是这种话不能明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更何况是皇帝身边亲近的太监?
要是直接说桂公公可能是受人指使,那就等于间接打了刘邦的脸,说明这个皇帝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管不好,身边的奴才竟然在给别人办事。
所以在刘邦明确表示出桂公公已经不是他的人以后,林火这才可以把话说出来,同时有些感叹古代的礼数之繁琐,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太浪费时间,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非得绕个圈子把礼数都顾及到了再说出来。
“朕气愤的也正是这一点,身为一国之君,身边的奴才竟然会受别人指使,这让朕情何以堪?”
说到这,刘邦总算是道出了让他今日如此大发雷霆的真相。
谣言不重要,太监私下结交官员也不重要,可替别人做事就重要了。历来主仆都讲究忠心二字,可桂公公对刘邦明显跟这两个字没有关系。
“陛下是觉得被人背叛了是吗?”
林火趁机说道,其实他已经大概能猜到谁是背后的主谋了,但他还是决定不告诉刘邦。
“没错,就是背叛,想他小桂子不过是前朝遗留下来一个小太监,朕见他有眼色会来事才留了他一命,他的命是朕给的,他的地位也是朕给的,可他却在帮别人做和朕做对的事,他不死还则罢了,他这一死,让朕如何咽的下这口气。”
刘邦一把拍在软榻边的木几上,重重地说道。
“陛下息怒,既然桂公公已经背叛了陛下,那他就是死有余辜,早早地死了也省得他再干出什么对陛下不利的事来。”
林火见刘邦有要发怒的预兆,连忙安慰他。
“朕不是想听你说这些的。”
刘邦很粗暴地打断了林火的话。
林火只好老老实实地闭上嘴巴不吭声了,愤怒中的人最容易失去理智,他可不想沦为冲动下的牺牲品。
“怎么不说话?”
刘邦等了一会,见林火没动静,忍不住开口问道。
“陛下您让臣说什么?您现在正在气头上,要不等您的气消了咱们再说?臣实在不想哪句话说的不对惹得您发火。”
林火小声嘟囔道,很委屈的样子。
刘邦站起来在偏殿内走了两圈,然后坐下长出一口气后说道:
“朕的气消了。”
“真的消了?”
林火有点不信。
“真的消了。”
刘邦展开双臂,还特意笑了笑。
看着刘邦那副皮细肉不笑的样子,林火就知道他说的是假话,可是既然人家已经给自己一个台阶了,要是不下更不合适。
“陛下的意思是现在已经找出了新的线索,谣言就是从宫中传出去的,由桂公公透露给卫戎军中的一个偏将,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桂公公,陛下想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可是这个桂公公却突然死于非命。”
林火把刚才了解的事实整理了一遍重新说道。
“这个不是说过了吗?你还说这些干什么?”
刘邦很是不解地问道。
“所以臣现在有两件事弄不明白,第一,陛下您重新提起谣言的事,究竟是要彻底调查是谁在背后捣鬼还是因为谣言是桂公公传出去的,所以您对身边的人感到愤怒,只想发一发怒火而已?第二,陛下您昨日所说的顺势而为是继续顺还是重新顺?”
林火拱着手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得要知道刘邦想干什么才能决定接下来该说什么。
“不管是谁,这笔账是要算在韩信身上的。”
刘邦毫不犹豫地回答了第二个问题,然后摸了摸胡子: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意思?”
“如果陛下只是因为被身边的人背叛而感到愤怒的话,大可不必压抑怒火,气大伤身,陛下随便去找几件能让您高兴起来的事尽情去做,臣相信陛下的心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林火拱着手提出了一个建议。
“那朕要是想彻查呢?”
刘邦接着问道。
“如果想要彻查,那就得重新捋一遍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了,当时在朝上的除了百官之外,桂公公也在,而且也确定这谣言是从桂公公的口中传出去的,那么现在就有了第一个问题,桂公公究竟是自作主张还是受他人指使?”
提出如此白痴的问题,林火也是很无奈,可没办法,他还得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出来。
其实根据他目前所掌握的线索,以及平时对桂公公这个人的了解,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是受别人指使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就是吕雉干的。
桂公公毕竟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太监,像那些所谓偏将们都在上赶着巴结他,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利用得了他的,必须得有一定的实力才行。
有能力办到这事的,朝中百官当中也不过就那么五六位,可在这五六个人当中有能力在事后悄无声息地再把桂公公给毒死的,林火想来想去,也就只有韩信和萧何有这个能力了,再怎么说也是在皇宫里动手,其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是韩信,那就另当别论,可如果是萧何,那这件事十有八九就跟吕雉有关系,毕竟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萧何是吕雉的人,而且吕雉贵为皇后,想在皇宫里杀个把人简直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