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两个大将军
第414章两个大将军“呵呵呵,楚王很心急嘛,需要多少兵力,这兵力又该上哪里去调拨呢?”
刘邦倒也没生气,笑着问道。
“回陛下,不需要太多,有十万兵力足矣,臣与项大将军各统领五万,臣的兵马可以自己解决,只需传令过去即可从封地调来,倒是项大将军手无一兵一卒,还得靠陛下安排了。”
韩信很认真地说道,说完还得意洋洋地回过头看了项羽一眼,分明就是在嘲笑他顶着大将军的名,手里却没有兵。
林火都想把自己的脸捂住了,难不成这将军不打仗,智商也会跟着下降,还是韩信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想来想去也只有樊哙说出这种话才不会让人意外吧。
林火相信韩信这么做是想证明自己比项羽更优秀,更加适合领兵打仗,或者也可以把他的话理解为最昨天发生的事的一种抗议,可是他不应该说这话,因为他还没弄明白现状呢。
一句话,却犯了太多的错误。
刘邦为什么要把韩信留在京城,难道真是想让这大殿上多站一个大将军,显得威风一点吗?
当然不是了,还不是刘邦开始忌惮韩信,特意把他留在自己眼皮子地下方便监视,让他远离自己的封地就能更好地控制他。
可他都在京城待了这么久了还没反应过来吗?竟然张口就要从自己的封地调兵,而且一调就是五万。
五万兵马什么概念?整个京城的卫戎军加上禁军也不过五万人,这不一下子就跟京城的守卫力量均等了吗?
而且这话说的也不对,什么叫只需传令过去即可调兵过来?难不成你封地里的兵时刻准备着要调往京城?
要知道封地里的兵马王爷可以随意调动,但不管是哪个封地的兵马,要想来京城,那是必须有皇帝的手谕才行的。
应该是韩信太着急没有说清楚,但这话在别人听来就有些奇怪了,你的兵马随时都可以调动,而且不用经过还是允许,你这是要干什么?造反吗?
朝上的大臣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谁也不敢吭声了。
“十万兵马,楚王愿替朕分担一半,那剩下的一半哪位卿家愿替朕分担呢?”
刘邦握紧的拳头松开后站起身来环视着台下众臣高声问道。
大臣们都低着头,但凡有点脑子也知道这时候沉默才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意外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生,短暂的安静过后,一个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臣愿为陛下解忧。”
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林火无奈地说了声:
“妈呀,疯子和傻子凑一块了。”
声音不高,但足够让刘邦听到了,他回过头去瞄了林火一眼,眼中并没有恼怒,更多的是无奈。
愿为刘邦解忧的正是樊哙,林火相信他是真心想为刘邦解忧的,可惜他也没弄清楚情况。
“你打算怎么为朕解忧啊?”
樊哙已经喊出口了,刘邦也不好当庭训斥他,只得顺着他的话问下去,希望他能迷途知返,哪知樊哙就是一根筋,还煞有介事地帮刘邦算了起来:
“回陛下,京城卫戎军加上皇宫的禁军正好有五万人,可以调拨给项大将军。”
面对这样忠心耿耿的樊哙,刘邦也是无言以对了,叹了口气之后彻底放弃了劝说这个犟种的打算,转而看向韩信:
“楚王,这兵马的问题解决了,粮草呢?军需呢?还有,你跟项卿家对练,到底是练兵还是练气?”
光从称呼上就已经分出了远近,一个楚王一个卿家,韩信的脸色立马变得铁青,他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话可能惹恼了刘邦,但倔强的自尊心又让他不肯轻易咽下这口气,只得咬着牙继续说道:
“回陛下,臣这边粮草和军需都可自行解决,若是项大将军那边有困难,臣也可替他承担,臣与项大将军对练,自然是为了练兵。”
“你”
刘邦一甩袖子,猛地向前迈了一步,眼看着就要发火。
林火也紧追一步上前,低声在刘邦耳边说道:
“陛下,这事不值得,您息怒啊。”
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都感觉到了危机,一个个都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塞进裤裆里,生怕韩信之火殃及无辜。
林火劝说完刘邦后恰好看到项羽抬头向上看的脸,两人四目相对。
灵机一动的林火朝项羽努了努下巴,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刘邦最终还是听从了林火的劝阻,站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地瞪了韩信几眼,然后重新回到龙椅上坐下。
“陛下,臣有话要说。”
项羽站出来拱手说道。
大臣们刚刚松缓下来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揣摩着这两个大将军是不是要正面刚一下。
刘邦看了眼项羽,沉声说道:
“讲。”
这会连卿家也不说了,可见心里憋了多大的火。
“臣不赞成与楚王对练。”
项羽朗声说道,当堂反对了韩信提出的请求,这一下韩信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林火心中一松,嘴角也扬起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他知道项羽明白了。
倒是群臣们紧张的不行,两个大将军,这是摆明了要搞点事情出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