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美国人的爱国心 - 王牌大间谍2覆水难收 - 过街鼠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八节:美国人的爱国心

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郭川在中国政府宣布月球移民计划的第一时间内,意识到自己的出手时机来了。

月球移民计划,无论实施的进展如何,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而且是一个政府提出的新概念,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映。这个连锁反应,通过层层传导,最终会在美国人的市场上有所表现。

在第一时间内,郭川大举进军美国股市,在涉及到航空航天产业的高科技板块,购入了大批股票。这一次,郭川不准备采用出奇兵之类的方式冒险,而是以一种常规的甚至是正统的方式,获取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

郭川出手的同时,他感觉到,有一笔神秘的资金,紧跟着自己的步伐,开始秘密渗入美国股市。失去了几位专家的帮助,这一次,郭川感觉到,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明显减弱了。在这个信息就是金钱的年代,缺少对信息的大规模全方位的占有,很难在一些事情上取得先机。

秘密联系了母亲郭纯一次,提出希望得到她帮助的要求,但是,这一次,郭纯拒绝了。虽说有一点点失望,但是,郭川并没有太在意。

人总是需要长大的。这一次,就让自己在腥风血雨的磨砺中成熟吧!

在对股票进行布局的同时,郭川开始利用各种途径,从美国金融帝国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人才。他知道,在美国这个法制制度很健全,各种监控手段和措施都很完备的地方,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自己所能做的,只是尽快熟悉游戏规则,尽快掌握游戏程序。

毕竟和中国股市政策市的特征浓厚的股市氛围相比,市场行为更占主导地位一些。因此,在美国股市里折腾,做好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更为重要。美国股市炒作概念的行为也很多,但那是基本上基于企业经营业绩为前提的。

郭川对于美国股市的关注已经很久了,对于美国股市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基本上处于一种大致走向方面的掌握,对于各个企业绩效,还是有一定的欠缺。不是他不想做这方面的功课,而是自己手下的人力资源只有那么十来几个,精力上根本无法顾及过来。

好在,在美国国内,从事企业绩效和发展前景这方面分析的研究人员很多。自己可以采用借鸡下蛋的方式,完成这些基础性工作。

很快,郭川在短短的不足十天时间内,就网罗了这方面的专家不下十几位。对于这些人的面试,由郭川亲自主持。可以说,这些人都各具擅长,各有特色。但是,具备那种具有巴菲特式的经融大师级头脑的人,基本没有,这让郭川多少有点失望。

在一群被淘汰的资料中,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引起了郭川的重视。巴勒斯,男,42岁,犹太人,哈佛大学经济学管理专业博士生毕业,毕业后,就职于美国华尔街某著名的交易机构,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在许多公司担任职务。如此频繁的工作变动,基本原因在于,他在本职业从业期间,所有的投资和理财业务,基本上以亏损为主。但是,郭川从他的业绩报表中,注意到一个细节。巴勒斯每一次投资虽然都以亏损收场,但是,他的亏损额,基本上保持着逐年下降的水平,而且,在他被解雇的最后一家公司的业绩报表中,他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

在经融投资行业,不能为老板和投资人,带来效益,特别是短期效益,是很难被老板和投资人欣赏和立足的。

仔细研究了一下巴勒斯以往的投资交易记录,巴勒斯的投资,往往在初期,出现巨大的损失,但是,在长时间段内,特别是五年以上的投资,往往会在后期,为投资方,带来丰厚的回报!十几年前他所做的第一笔投资,在今天,已经产生了接近百倍的收益!!

从这些资料上分析,郭川意识到,这个巴勒斯,也许正是自己要寻找的人!

派人乘专机把巴勒斯从美国接来,初次见面,巴拉斯就给郭川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已经失业多时,靠政府救济金过活的中年人,虽然衣着很寒酸,但是,精神头很足,并没有因为一连串的打击而显得精神颓废。更重要的是,一个掌中宝电脑,一直不离手,即使是在与人谈话时,还是不是关注上面的数据和走势图变化。

这人很用工!

这人很有信仰!

这人具备屡败屡战的韧性和不服输的性格!

郭川第一感觉就发现巴勒斯和其他人的不同。

简单的谈了两句,主要是想听听巴勒斯对于美国经济的研究分析。

看着言语木讷的巴勒斯,一涉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眼睛里面立刻放射出精光,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甲亢!

巴勒斯话虽然显得琐碎,但是,中心很明确: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危机。如果不做出及时的调整,这种危机,将在某个特定时期,呈现突然性爆发,进而影响整个全球经济。多年来,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将由此而崩溃!

虽说,巴勒斯的话,并非什么危言耸听的新论调,但是,他运用数据说明自己论点的方式,是郭川所喜欢和推崇的。

巴勒斯引用的数据很广泛,既有历史上的运行规律,也有近期的数据行情,旁征博引的很吸引人的注意力。

郭川对他的每一句话都听得很仔细。并不是插口询问一下自己不理解的部分。这种谈话方式,愈发激起了巴勒斯的表现欲,很多他自己多年来研究的成果,都被他毫无保留的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他是一个经济学大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投机者呢?巴勒斯的表现,虽说,让郭川感到很满意,但是,他忍不住又生出这样一种担心。像他这样对于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全部抖出的人,很少见。这足以说明这个人对于社会上的人心不古和尔虞我诈等经济社会的毒瘤,缺少防范之心。

“巴勒斯先生,您的话让我很受启发。但是,我有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您既然已经预测出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向,如果让您掌管一大笔资金的话,您能让这笔资金,按照您的预测的发展进程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吗?”

“能,但是,我不愿意那么做。”

巴勒斯语气很坚决。

“为什么?”

郭川被眼前的这个看似神经有点不正常的人搞糊涂了。

“如果我利用这笔资金谋取了丰厚的收益,而且收益越多,预示着深受利益损害的美国民众将会越多,我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多美国民众的痛苦之上!”

巴勒斯说这番话时,神情暗淡。

“这是一个富有良知的经济人士。但是,在嗜血本能盛行的美国金融机构中,这种人,少之又少啊。”郭川在心底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巴勒斯先生,我想问一下,假设一下,即使没有您的资金参与,美国民众的损失能够避免吗?”

“不能,这是美国资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

“那造成这种悲剧的背后推手是谁?!”

“贪婪,贪婪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

“那么,在这场不可避免的危机之下,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没有什么受益者,只能说一些人和集团,能够成功的把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因为他们把危机造成的个人损失,转嫁给了社会和广大的美国民众!”

“那好,巴勒斯先生,我想问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如果你有一大笔钱可供你掌握,您能让这笔钱在这场危机中增值并在获利后,把获利资金反馈给美国民众吗?”

“一大笔资金是多少?几亿还是几十亿,如果资金太少,是难以抵御得了这场危机的,很有可能非但赚不到钱,而且有可能血本无归。”

“巴勒斯先生,您所需要的最低的启动资金的底线是多少呢?”

“五十亿,至少五十亿。不能再少了。”巴勒斯勉强报出了这样一个数字。

“哦,如果有一个两百亿元的资金,需要您来掌控,你有兴趣吗?”

郭川试探着。

“两百亿?是日元还是美元?”

要知道,即使是现在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手中,也不可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金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