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不能辜负皇上的苦心啊!
第31章不能辜负皇上的苦心啊!坐在中间年长一点的大汉伸手挡住了两人。
“你俩别吵了,吵也没用,你们说的都不对,为我大清王朝做的最多贡献的非施琅施大人莫属,是施大人收复的苔湾,李大人顶多就是在旁边出了出力,重要的是人施大人给力。”
“你看咱们皇上把任务交给施大人,施大人二话不说,咔咔几下拿下苔湾,就这功绩,你们自己说说,要说贡献最大,施大人认第二,谁敢认第一?”
闻言,刚刚还在争吵的二人本还想反驳什么,但好似对方说的在理,一时语塞,愣在那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考场中,康熙看了看题目,也是一阵纠结,到底选谁呢,每一位大臣都有贡献啊,而且领域都不同,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时犯了难。
韦府。
韦小宝嗑着瓜子儿,指了指光幕。
“多隆大哥,你说皇上会选谁啊。”
多隆摇头,他也觉得这一题不好选,那些个朝中大臣做的贡献都挺多的,确实不好分出哪个更好。
“这个我确实不大清楚了,但是我感觉皇上会选择纳兰大人或者索额图大人。”
“为啥,请你说个明白。”
韦小宝一脸求知欲爆棚。
“因为在两位大人在计谋扳倒鳌拜这狗贼事,出了很大的力,这也稳固了皇上的皇权啊,肯定选他俩。”
“你要是这样说,好像也确实没有毛病。”
随后,韦小宝又一副事不关己的嗑着瓜子。
这时,康熙已经做出选择,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周培公。
周培公这个人虽屡次逆龙鳞,但康熙对他极为器重,周培公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平定王辅臣叛乱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清朝皇宫。
周培公看着光幕中康熙选择了自己,心中泛起感动,原来在皇上心中,自己居然贡献最多。
看来以后要多卖力点了,不能辜负皇上的一片苦心啊。
这时,一旁的隋炀帝杨广慎重的思考着。
他内心还是很清楚哪些是对国家做了贡献的大臣,但要说谁做的多,这一点到真不好评估,也不是他妄加评论。
既然考官大人说过可以用一次场外援助,反正最后一题了,不用白不用,这样好好商量一下,也不是件坏事。
思及此,隋炀帝便拉动了旁边的绳子,光晕一闪而过,消失在考场中。
隋朝皇宫,杨广回到自己的皇宫,立马召集各位大臣进行商议。
“各位爱卿,题目你们已经看见了,对于人选心中可有答案啊。”
“依微臣之见,皇上应该选杨素杨将军。”
“为何?理由呢。”
杨广看了看旁边被点名的杨素,二人目光相交。
“杨将军可是皇上登上皇位的第一大助力啊,第一时间就稳固了皇上的皇位,这等贡献难道不能当第一吗。”
一位拥护杨素的大臣道。
杨广听完连连点头,“还有持其他意见的吗?”
“皇上,臣却觉得应该选樊子盖樊大人。”
杨广看着那位说话的大臣示意他继续。
“皇上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当年汉高祖刘邦让萧何留守关中,汉武帝刘秀让寇恂留守河内,守住了帝国事业的核心,最终成就了帝业,您还说过樊大人就是您的萧何、寇恂。”
杨广听完看向樊子盖。
自己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帝国核心地带的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他需要樊子盖这样的人替他守护他的事业。
杨广陷入沉思之际,这时又有大臣说道。
“微臣倒是觉得裴矩裴大人当之无愧,因为皇上曾说过裴大人很了解皇上的意图,如果不是十分忠于国家,怎么会如此了解呢。”
听完这话杨广皱眉,并未说什么。
半晌,杨广抬头扫视了朝堂上的大臣一眼,随后道。
“拿出个方案吧,举手投票好了,赞同的人多就选谁。”
此话一出,刚刚被提出来的三位大臣身后便站满了人,杨广也吩咐着太监数好人数报备给他。
最后还是樊子盖胜出,杨广见状回到了考场写下了答案。
考场中,第二个场外援助的就是梁元帝萧绎。
光晕一闪回到梁国,跟一众大臣一商议,最后选定了王僧辩。
很快便回到了考场中填上了答案。
另一边,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一脸纠结看着考题,不知道应该选谁,看了看刚刚消失的梁元帝,幽幽叹口气,也伸手拉了拉旁边的绳子。
宋氏子孙看见自家祖宗的操作,也是一脸不解。
赵匡胤回到自己的皇宫中,急忙问道等候在此的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