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红楼之我爹还活着 - 一枕星光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七章

却说黛玉抬头一看,迎面走来一众花红柳绿,好不热闹!

只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清瘦白皙,气质淡然中有几分沉郁,眉间似有轻愁的,黛玉想这事李纨吧?

果然对方匆匆上前,亲切的执起黛玉的小手自我介绍到:“妹妹一路辛苦了!我是你珠大嫂子。”

黛玉行礼:“大嫂子安好。”

接着李纨依次介绍:“这是二妹妹迎春,这是三妹妹探春,这是四妹妹惜春。”

黛玉与对方互相问好。并且在心里与原着的描述对比了一下。

曹公原着描述的果然十分准确,只见迎春适中身材,微微有点婴儿肥,温顺漂亮的杏核眼,气质沉静,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

探春身材高挑,四肢修长,现在虽然年纪还小,依然能看出日后定然是个好身材。尤其是一双眼睛顾盼神飞,十分的晶亮有神。

惜春还是小小的一个小囡囡,肉嘟嘟的小脸蛋,看着可爱又很有灵气。

再看几个主子身边跟的丫鬟也都是各有气质、各有特色。

黛玉在心里满足的叹了一声,果然都是灵秀之人,这些女孩儿如果生在现代,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自己能真的跟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确应该好好的感谢命运!看着这些鲜活可爱的女孩,黛玉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有点懂贾宝玉了……

黛玉一边心里感叹着,一边跟众姐妹相携着穿过抄手游廊,绕过大理石大插屏,又走过挂着各色鹦鹉、八哥、百灵、画眉的穿山厢房。

只见几个丫鬟早候着呢,看见他们进来,就有人迎上来问安,有人打起门帘子,又有人高声向屋里说着:“林姑娘来了!”热情又有序的把黛玉迎进屋中。

黛玉迈步进屋,一抬头,就看见两个丫鬟搀扶着一位头发银白、红光满面、富态丰腴的老妇人朝自己迎了过来,不用问,一定是贾母啊!黛玉还没想好是来个拥抱还是先行礼呢,贾母一把将黛玉搂入怀中,“心肝肉”的叫着大哭了起来。

黛玉感觉到贾母是真哭,眼泪都流她脖子里去了。

一想也是,贾敏才多大年纪就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不叫人伤心呢!

一时黛玉想起自己前世的父母,也是白发人(虽然头发还很黑呢)送黑发人。不知道林轩能不能哄好她的警花妈妈。一想到这眼泪就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扑簌簌的往下流……

一时地下侍立之人,都用手绢掩面小声抽泣。过了一会儿大家慢慢的劝住了贾母,贾母止住悲声,大家也都不哭了。

黛玉这才正式拜见外祖母,接着是邢王两位舅母,

一时认亲环节结束,丫鬟奉上茶水,开始聊天环节。贾母询问些关于贾敏如何生病,如何治疗等问题,黛玉其实并不太知道,只是胡乱应付了一下。

众人又问黛玉身体如何,因早先贾敏信中曾提起过黛玉自来有不足之症。

黛玉:“先前小的时候是有些不足之症的,吃了一些药也不大见效。后来父亲请了个女师傅教授玉儿一些强身健体的功夫,玉儿跟着师傅练了这一两年,现在身体已经大好了,早就不吃药了。”

众人又问黛玉可曾读书?

黛玉说只是些许的识得几个字罢了。

忽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簇拥着一人从后房门进来。穿的彩绣辉煌,珠光宝气。钗环轻摇,玉佩叮当。

身穿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注1)丹凤眼、柳叶眉,用现代的眼光看着实的妩媚性感,泼辣撩人。

黛玉起身相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辣子”,你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笑着道:“这就是琏二嫂子吧?以前常听母亲提起,琏二嫂子最是爽利能干,人又漂亮,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

如今一见才相信世间果然有这样的人物,我这回可是来着了,不仅能跟漂亮的姐妹们一起读书,没准儿还能跟能干的嫂嫂们学一星半点本事!

老祖宗,玉儿现在才真真的体会到您的良苦用心,还是您最疼我。”说着朝贾母深施一礼。

逗的大家全都笑了,王熙凤更是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去世的姑太太对自己评价这么高,果然是个有眼光的,怪不得这林姑娘如此聪明伶俐。

王熙凤忙携着黛玉的手笑着说道:“怪不得老祖宗天天心头口头一时不忘,瞧瞧这小模样,这通身的气派,再听听这小嘴儿几句话说的我呀,都忘了东南西北了。”

贾母听了哈哈大笑:“你们两个这嘴皮子倒是有几分相像。”

王熙凤又问黛玉:“妹妹几岁?可也上过学?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儿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注2)

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王夫人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

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

熙凤道:“这个我倒是先料到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就要到了,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注3)

黛玉听到这里赶紧接道:“瞧我这记性,见着亲人净顾着高兴了,忘了正事儿。舅母、二嫂子很是不必给我准备料子,这不我从南边带来了好些个。”

转头对着贾母又说:“临来时父亲有好些个交代的,因怕我年纪小说的不清楚,告诉我的一个奶嬷嬷――梁嬷嬷一一跟老祖宗禀告。刚刚我给忘了,现在让梁嬷嬷进来说话吧?”

贾母笑着说道:“可不是,你才多大的小人儿呢!去请梁嬷嬷进来说话吧。”

有丫鬟答应着出去了。一时带了一个嬷嬷进来。

大家一看,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体态微丰,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上身着杏色窄袄,外套深蓝色掐白牙的长比甲,下身墨色裤子。

通身素净,站的笔直,颧骨略高,大大的眼睛很是精神,面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一看就是一个精明利落的人。

梁嬷嬷给贾母和众人行了礼,笑着说道:“临来时老爷说,此番小姐进京路途遥远,一切从简。只给小姐带了四个一等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四个三等粗使丫鬟,两个奶嬷嬷和四个媳妇,另外小姐还有一个武师傅――杨师傅。

四个小厮只需在二门外候着,备着小姐有事去那边林府跑个腿儿什么的。另外只留了一辆马车备着小姐出门时候使用,是以又留一个管车马的伙计,其他车马都拉回那边林府去了。”

“老爷说,小姐来叨扰老太太已是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所以小姐在贵府的一切开销断然不敢再让老祖宗操心的,只是要向老太太讨一个院子便罢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