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大名士
一轮浑圆的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暾暾朝阳洒下亿万道光辉,长江两岸万木笼罩上一层灿烂的霞光,细碎的树叶闪烁着鲜艳的碧绿光泽。巨大的皇家艨艟舰在这绿水青山掩映下,更显得金碧辉煌,高大雄伟。邾城,南城门外,江边码头上,人山人海,旌旗蔽日,锣鼓喧天,彩带飘扬。
陈列、第五师站在最前列,身后是贺铸、祝逐、王胡之、邓遐、崔起、梁山伯等邾城大小文武官员正在等待钦差下船。
不但码头、城门外,就连城头上都摩肩接踵的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士子、商绅等,更有无数邾城少女、妇人,她们脸上无一不洋溢着将要窥破秘密的激动、兴奋之色。因为大家都已听说,这次来邾城的钦差大臣是新上任的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殷浩!
全身崭新戎装的陈列环顾四周对身边的第五师叹道:“唉,我好容易拦住了瑶苓没来,看看这氛围,这就是我大晋明星偶像的实力啊。”
“且不说陈郡殷氏是商代微子启的后裔,古老的名门望族,就说这殷浩的十几年不仕,此风度足以令天下士子、百姓所仰慕。”第五师手捋长髯,微眯着大眼睛道。
“哈哈,那你说他怎么突然又入仕了呢?”
“广陵公,您这是在给我出考题吗?您应该比我清楚的多,哈哈哈,少来了……”
陈列心道,第五师是个聪明人,他懂得。
正所谓人站的高度不同,看的风景永远是不一样的。
身后这些争先恐后看大名士的人,他们看到的是殷浩高风亮节,不追求名利,但陈列、第五师看到的是他在铺垫自己的人脉和名气,追求更大的政治筹码,这一点就连庾翼看的也很清楚,所以对殷浩发明了成语“束之高阁”。
只听第五师又笑道:“前段时期在建康,我参加了一次清谈会,会上您那个国子学的同窗孙绰问殷浩‘将要做官、发财却梦到了棺材和粪便是怎么回事?’殷浩回答说‘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您听听,多么的浩然正气啊!哈哈哈……”
“人家叫殷浩嘛,可不得浩然正气……”
陈列心道,“视金钱如粪土”原来也是从殷浩身上发明的。
正闲谈着,只见皇家艨艟巨舰上走出一队衣甲鲜明的御林军,簇拥着一个朱色官服(武官)的人从踏板上下来。
一时间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犹如排山倒海一般,直入云霄,响彻天际。
华盖下,殷浩微笑着向人们频频招手,顾盼神飞,怀瑾握瑜,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仙风道骨,风流儒雅。显然这种场面他已经见多了,邾城这种四、五线偏远城市出现这种情况早在意料之中。毕竟他们可能一生只能见自己一次,还可以向他们的子孙后代炫耀着见到自己的场面嘛,对不对?殷浩想到这里笑意更浓了。
陈列心道,魏晋时期多名人啊,当年卫玠也莫过如此吧。
三国末期名人,诛杀名将邓艾、钟会的卫瓘之孙卫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后来有了著名成语“看杀卫玠”。
陈列等人整束衣冠,迎了上去。
下船后,殷浩昂首面南而立,清瘦白皙的脸上庄重起来,圆溜溜的双眼微闭,三缕修剪的整整齐齐黑色长髯随风飘动,如诸葛在世,子房重生。
陈列等人“呼啦啦”跪倒在地,一起高呼,“祝皇帝陛下,龙体安康,祝我大晋国泰民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殷浩抬头看天,双手在空中虚拱,朗声道:“圣躬安!”
然后,殷浩收回双手,忙抢步上前,双手搀扶起陈列道:“哎呀,让广陵公久等了,辛苦,辛苦。”遂又对第五师及陈列身后众文武和蔼地道:“诸位请起!”
“建武将军来我邾城弹丸小地,令邾城蓬荜生辉啊!”陈列陪笑道。
“广陵公过誉喽,邾城已是我大晋之楷模城市,四次邾城保卫战,已是声名远播,这次来就是要领略一下广陵公治下的邾城风采的,哈哈哈……”遂又像突然看见了第五师,忙道:“哎呦,第五兄,多日未见,您可是越发显得丰神俊朗喽。”
第五师忙躬身道:“建武将军您过奖了,您的出仕是我大晋之福,百姓之幸啊!”
陈列伸手指着后面的贺铸道:“来,建武将军,我给您介绍一下,这是——”
殷浩打断陈列的话,“这不是中护军嘛,贺将军,打虎英雄,谁人不知嘛,哈哈哈……”
贺铸笑道:“建武将军过奖了,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我现在都被狼追的到处跑。”
众人哄堂大笑。
陈列把后面的人一一向殷浩做了介绍,然后大家上马,簇拥着殷浩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向府衙奔去。
到了府衙后,众人来到大堂,早有亲兵摆上香案燃上香炉,只见殷浩面南而立,身姿挺拔,面容肃穆,从随从手里拿过诏书。
陈列等人忙跪倒在地。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接广陵公陈列于邾城发来捷报,数日内斩敌酋支雄、张良等三万余,收复信安,朕心甚慰;有卿如此,国祚必兴,百姓永和。盖闻“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天地之至理也!卿为三朝老臣,替朕分忧,社稷之福。朕以微渺之身,承祧宗庙,夙夜兢兢、惟念旧德。望卿不负朕望,率领邾城将士再接再厉,北伐中原,收取失地。
自即日起,广陵公陈列官复原职,领司空兼中书监,豫州刺史,都督弋阳郡、淮北、淮南诸军事,假节钺。
御史中丞第五师,兼信安太守,赐爵建宁县子。
中护军贺铸,兼兖州刺史,赐曲江县男(今广东韶关市)。
虎威将军祝逐为广武将军,赐雍丘县侯。
六部尉王胡之,去六部尉,冀州刺史,武卫将军,赐朱提县男(今广西昭通市)
邾城太守崔起,赐巴陵县子。
典虞都尉梁山伯,护军长史。
蒲铮,邾城都尉司马。
另,朕闻前平南将军邓岳子邓遐,作战勇猛,不畏生死,第一个登上信安城头。卿父虽然有罪,盖前有行刺广陵公之罪,但卿后知悔改,洗心革面,给大晋臣民起到表率,特封邓遐为伏波将军,承袭父爵宜城县伯!
贤良明于古今,受策察问,咸以奏闻,勿使匿焉,朕必嘉赏!
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顺,物不畅茂。
朕以微渺之身,承祧宗庙,夙夜兢兢、惟念旧德。望众卿不负朕望,率领邾城将士再接再厉,北伐中原,收取失地。
钦此!
陈列在此封赏中重新领回了原职意料之中,假节钺不用说是最高统兵武将权利象征,从地图上看都督了广袤地区军事,但都在石赵敌占区。不像庾翼、桓温等人都是在本国内。
第五师、崔起爵位升一等,贺铸第一次赐爵,本身已是三品大员又兼了兖州刺史,虽然也是石赵境内但荣誉俸禄都有提升,王胡之同贺铸差不多;梁山伯连升两级,成为正六品;蒲铮也有了官位,收获最大的一个是潜伏信安的祝逐,不但升为四品广武将军还赐侯爵,进入大晋高官行列;另一个是邓遐,本来是个小小参军,一跃成为伯爵和五品伏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