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邺城
看着陈列尴尬而又为难的样子,段乞丽唇角勾出得逞的笑意。她眼波盈盈道:“如果我要是去说服段龛,也不是为了什么狗屁大晋,是因为你!”这下陈列就算是再不谙男女之事,也明白了她的心意,心中一激动不由得伸出手握住了段乞丽那白的如同羊脂一般纤纤玉手。他温言道:“乞丽,谢谢你,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石赵,为了推翻这个强大的敌人,我们要共同去完成这项使命,令兄那里就拜托你了。”
段乞丽的手微微一抖,但没有丝毫缩回来的意思,任陈列那温热的大手握着。
“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的。”段乞丽淡绿色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陈列道。
她含情脉脉的眼神让陈列此时此刻心醉了,异族女子的坦诚率直不同于晋人女子,给了陈列更加真实的感觉,让他心中泛起一阵阵怜爱。
正在二人心猿意马时,房门被打开了,“公子,我们办妥了……,哎呦!我什么都没看见啊……”祝逐回来了。
陈列慌忙缩回了手,尴尬的一时不知手往哪里放,段乞丽羞红了脸,站起身来,低着头快步从祝逐身边走过,回房去了。
陈列从身边包袱里取出一包十两的黄金递给祝逐,“去给李成,让他照顾好咱的当铺和后面的来代替的人。”
“是!公子。”
“另外,通知他明早卯时准点开饭,简单吃点,马上赶路。”
“是!公子。”
是非之地,前途艰险,陈列一夜无眠到天亮。
鸡叫三遍后,天蒙蒙亮起,窗外后大街已经有了人走路和说话的声音。
陈列出门到前院水井旁,洗了把脸,回到房间,段乞丽祝逐几个人也陆续过来,大家一起用罢早餐,回屋收拾东西。
陈列也穿戴整齐,一席淡青色长衫中间扎着淡紫色丝绦,一块淡黄色玉佩挂在腰间,头戴一顶晋代商人流行的皮弁。他走到段乞丽房间,让段乞丽再给他把脸上伤疤重新描了一下。
听见祝逐和段氏四侍卫正忙忙碌碌地在陈列房间收拾行李往马厩搬,这时忽听见李成跟几个人说着话来到正房,正在询问看行李的段寸,陈先生去哪了?说有人找。
陈列心中不禁又是一惊,他在江北哪认识什么人?莫非又是羯人来骚扰?他赶忙摆手让段乞丽别画了,随即站了起来,正要迈步过去看看什么情况,见李成带着两个羯人已经进了段乞丽房间,陈列仔细一瞧,心里乐开了花。
李成后面的两个白衣羯人分明是张罴和张狈!
张罴、张狈一见陈列先愣了一下,两条贯穿脸部的疤痕让他们一时没认出来,待仔细一看,确认是陈列,二人忙上前一揖到地齐声道:“陈先生一路辛苦,小人奉汝阴王之命特来迎接。”
“请起,二位这是从邺城赶来吗?”
“正是,如今朝廷形势严峻,南有信安丢失,北有鲜卑欲犯,各城盘查严格,汝阴王怕先生一路有闲杂人等纠缠羁绊,命小人前来相迎。”
“嗯,多谢汝阴王的关怀,你们吃过饭没?”
“小人在路上吃过了。”张罴答道。
“好,那咱动身吧。”说罢,陈列走到李成跟前,拍了拍李成肩膀道,“李站长啊,我手下的当铺还有人员你要照顾好,我会在汝阴王面前替你美言的。”
李成见连汝阴王亲信都来迎接这位陈先生,知道此人的份量,忙不迭地作揖道:“下官一定尽心尽力,还请先生放心。”
陈列昂首走出段乞丽房间向前院走去,众人跟随在后,李成兀自在旁边点头哈腰地向陈列表白,昨晚已经用最好的草料喂饱了马匹,并七个人的马匹上已经挂上了粮食袋子,里面有熟牛肉、烙饼。希望陈列还能再来……
没有张罴、张狈,他们也能到邺城,但有了他俩,果然一路就顺畅多了,省了许多盘问。
出了彭城郡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临近中午就到了任城郡境内(今山东济宁市),陈列远远望去前面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背靠巍峨青山,南临澄澈的河水。四周青山环绕,河溪穿村而流。
他不禁心情舒畅起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在马上扬起皮鞭指着前面笑道:“这村环境真好,走,咱们进去看看有没有桃李梅杏什么的,解解渴。”
大家催马从官道上下来,沿着小道走向不远处的村子,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听着耳畔叽叽喳喳的鸟语和山涧的哗哗流水,闻着沁人心脾的野花和泥土混杂的香气,令大家心旷神怡。
进了村子,却没发现静悄悄的,没见一个人。
“啊……”段乞丽忽然发出一声惊叫,吓了众人一跳。
“你们快看……”
随着段乞丽手指的方向,村口的第二棵大树上赫然挂着一个人,由于第一棵大树遮挡着,加上众人在观看四周美如画的山水风景,都没有看清,她真是好眼力。
大家收回了游山玩水的休闲心情,警惕起来,催马继续向前进村。眼前的景象让人毛骨悚然,每棵树上几乎都挂着一个或者几个人,苍蝇发出嗡嗡的声音或粘在尸体上,或飞舞着。
村里依旧一个活人没有,不时能听到几声野狗的吠叫声。一种诡异而又沉重的气息笼罩在这个美丽山村上空,疑虑和恐惧充斥着每个人的心头,饶是他们身为战将也是汗毛竖了起来,除了张罴、张狈之外,在这炎热的初夏都感到了浑身冰凉。
寂静的山村里只有马蹄踩在村子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陈列勒住了马的缰绳,面色凝重的摆手示意,大家往回走。
回到官道上,众人仿佛如释重负,都长长出了一口气。
边向前走,陈列边问身边的张罴,“张兄,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越临近都城,越是这番景象?”
“将军,前段时间我们天王又颁布了诏书昭告天下,由于军粮和运输工具不足,大赵境内不但要征兵渡海攻打辽东,每五个士兵还要献出一辆牛车、两头牛和十五斗米。老百姓们只得卖子卖女来为此买单,等到子女卖尽或没有人再买得起时,便全家自缢而死,否则会死的更惨!”张罴面无表情的娓娓道来,他已是司空见惯。
唉!世界上最和平、善良、勤劳、质朴的中国农民,他们无力反抗羯人惨无人道的暴政,只能自缢,而他们用挂在树上这种方式,是在用微不足道的方式展示自己可怜的小小抗议。
大家越往北走,心情越沉重,因为路过的村庄几乎都是一样的,陈列回想起去年在崂山行云阁中师兄谢艾讲到的一路见闻,自己无法想象这一场景,现在见到了真相,触目惊心。
第二日过濮阳,第三日下午一行人来到了邺城城郊。
苍茫的暮色里,暗青色的巨大城墙,被最后一抹夕阳晕染成镶嵌金边的黑色剪影。
邺城在中国古都中的地位,有点像青城派在武林中的地位,说起六大古都呢,那是没它的份的,说起七大古都,它赶上了末尾。邺城之所以能赶上个尾巴,是因为它被史学家认为是殷墟的所在地,因此占了个中国最早的都城的名头,虽然成形的邺城与殷墟毫无关系。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羯族是匈奴的一个小分支,是东汉末年一个最卑下、贫穷的民族,他们在全国各地给汉人、匈奴人做奴隶打工,由于出了石勒这样的大英雄而彻底站了起来。石勒留给后人很多历史性的创举,如民族平等、推崇佛教、考试制度等,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中国。但石勒的儿子石弘继位后,却软弱无能,而替石勒卖命打天下的侄子石虎废了石弘登上了赵天王宝座,然后把石勒的儿子们屠杀殆尽,一个没留。推翻了石勒的所有政令,开始了他暴虐的十三年统治。
在重兵把守的城门口,经过张罴、张狈的反复交涉,陈列一行人在羯族兵将们虎视眈眈下,忐忑地进入了城内。到了邺城,汝阴王的名头就不好使了。
进城后,陈列第一感受就是邺城的建筑大生产,如火如荼,到处在建高台,殿堂,庙宇。经常看见几百个民夫在抬一块巨大的汉白玉石柱,石块,场景犹如在电影里看到的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
在这座大都市里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一所大门前,只见上面有个黑色匾额,上面写着四个烫金大字,“汝阴王府”。坚实宽厚的青砖砌筑的围墙高高耸立,顶端铺叠着层层青灰色的雕花弧瓦,排列得井然有序,精致的花纹依稀可见。平整的墙面上漆着鲜艳华贵的朱红之色,在橘黄色的灯光映照下,微微泛着明丽的光泽。
张罴、张狈命看门士兵进去禀报,然后带领陈列等人进了大门,有人上前把陈列的马匹牵到偏院的马厩,陈列吩咐段氏四侍卫跟这些人一起过去,行李不能离开人。
陈列、祝逐、段乞丽进了二门,是一座巨大的宅院,宅院的两边就是两排厢房,不像东晋那边都是花花草草、假山、宠物的。往前看厅堂台阶上站着一个年轻的羯人贵族,身材高大,一身锦缎刺绣白色短衣短裤皮靴,甚是考究。往脸上看,皮肤白皙,高鼻深目,头发棕红,颌下胡须刮得干干净净,显得靑虚虚的,倒也是一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