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彭城
以前,大明灭亡时,许多儒生学者——包括著名的“清流”派别东林党人,便不断到处宣称这句话,然后乐此不疲、争先恐后地投降满清做了鹰犬。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少吗?
这位县令口中说石赵“气数已尽”,要求陈列揭竿而起,谁知道他以前投奔羯人时,是不是也卑躬屈膝地向主子讲出了这四个字?最后抛弃了祖宗背弃了信仰归降了胡人,陈列若真听了他的话,焉知今后石赵大军围城,他会不会也继续念叨着这四个字把夏丘献了?
不过,说出这个词后,他们一般都会争先恐后地叛变投敌。然后,他们不忘反过来屠杀自己的同胞。嘉定十日,扬州三屠……,这些令人发指的罪行都出自同胞之手,但儒士们对此却歌功颂德。
在他们眼里不歌颂的人才是“汉奸”,是毁灭中国“传统”文化,是反对民族大融合,是……
想到这,陈列顿生厌恶之意,也不想再听周县令唠叨了。他吩咐道:“段丹、段心,你们俩把他捆起来。”
二人过来不由分说,拿绳子就把周县令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
周县令吓得面如土色嘴里喊道:“下官罪不至死,罪不至死啊将军!”
“把他嘴堵上!然后捆到外面柱子上去。”
待二人把呜呜着说不出话来的周县令绑到柱子上后,陈列抽出邾城短韧走到跟前一刀挥向周县令,只听“刺啦”一声周县令的官服裂开露出皮肤,吓得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陈列笑道:“周县令,就此别过,我还要赶路,等我以后揭竿而起的时候,一定叫着你。把你捆起来,等石赵军队来了,或许能留你一条性命。”
说罢也不看周县令,几个人牵着马向县衙外走去。
两日后的晌午,陈列等七人十二骑来到了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市),这是一座中国历史上的名城,南北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高壕深,戒备森严,城门口一大批衣甲鲜明的石赵士兵在盘查过往行人,驻扎此地的是石赵天王石虎的第九子彭城王石遵。
当陈列等人随着人流往里进时,马上就被城门巡检给拦住了,因为陈列他们太显眼了,石虎刚刚颁布的全国令,征集马匹准备渡海攻辽东,民间不得私藏马匹。
城门巡检手按佩剑手指走在最前面的陈列厉声喝问:“什么人?哪里来的马匹?”
“在下是一名盐商,北上邺城送盐。”陈列拱了拱手微笑着说。
城门巡检一挥手,马上过来十几个士兵,“把他们的包裹检查检查”然后手指着陈列威严地道:“你们统统都给我下马,这十二匹马朝廷征用了!”
“将军且慢,”陈列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块金灿灿的令牌递给了城门巡检。
城门巡检满腹狐疑地走上前,接过陈列递过来的令牌一看,脸色骤变,忙把令牌交还给陈列,换了个口气躬身拱手道:“末将不知先生是汝阴王殿下的人,还望恕罪。”
陈列依旧是那副笑脸,朝他点了点头道:“将军辛苦。”随手扔过去一小包东西,城门巡检慌忙接住,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面露喜色,里面是黄灿灿的黄金条,差不多有十两。
城门巡检哪里见过这么多黄金,忙拱手谢过,然后一挥手大喊一声:“放行!”陈列催马进城。
为什么到五月初才动身北上,陈列等的就是石琨的这块令牌,由司马衍亲自派人去邺城通知石琨,陈列要去辽东过境石赵中原统治区。也是因为这个令牌,陈列他们七个人敢独挑了夏丘县。虽然石琨在石虎的十几个儿子中不受待见,但他也是儿子,而且石虎还命他监督着掌管钱粮的度支尚书,因为尚书是个汉人。
几个人骑马行走在这个当时的一线城市,相当于现在的北上广深之一,并没有繁华大都市的感觉,只觉得气氛沉闷。路上的晋人匆匆低头赶路,三三两两的羯人或坐在街道旁晒太阳,或站在店铺柜台边饮酒看着门外,眼睛时不时的看着大街上行走的这十几匹马的商队,露出贪婪和跃跃欲试的眼神。
这里东汉末年还叫徐州,现在改为彭城郡。陈列摇头叹息,心道这哪像是个城市的样子啊,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历史上哪次中原大战都有徐州在里面,就拿最近的三国时期徐州刺史陶谦部将图财杀了曹操全家,曹操亲率大军攻克徐州来了个大屠城,据说杀的徐州连个鸡鸣狗叫都没有了。
不大一会儿,祝逐看见前面竖着个大旗杆,上面写着三个字“北狩驿”,他知道这是彭城郡的官方驿站,就催马向前几步低声对陈列说:“公子,今晚就住北狩驿吧。”陈列点点头,作为邾城第一号情报刑侦头子的祝逐,在每个大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耳目。
到了北狩驿门前,早有一个身材干瘦、但浑身透着机灵的三十岁上下的晋人迎了上来,笑嘻嘻地朝陈列躬身一揖道:“公子,一路辛苦了,我早已给安排好了上房四间,您里面请。”说罢又朝祝逐躬身施礼,然后过来牵住了陈列的缰绳。
陈列回头看了看祝逐,祝逐点了点头,这就是他在探子张林三。
陈列下了马,抬手擦了擦汗,跟随着张林三走进驿站。
进了大门就是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的院子,西边是马厩,对面是个门洞,门洞旁边一直到东面都是厢房,院中间还有个大水井。
张林三带着其他人在前边门洞处把行李从马上搬下来,然后把马牵到马厩去。门洞里面还有个院子,但小于前院,里面也有十几间厢房,大家把行李搬到了正房,这是北狩驿最大的一间“总统套房”——陈列房间。段乞丽和祝逐房间分居左右,挨着段乞丽房间的段氏四侍卫。
陈列进了正房后,四周打量了打量,果然挺不错,一张黑檀木的大床上面铺着绿色段子被,中间是一张大圆桌,桌上盘子里摆着桃子,还有个的紫陶提梁水壶旁边放着几个杯子,靠窗的位置是一个大书桌,上面有文房四宝。
陈列坐到圆桌旁,喝了碗水,拿起拳头大的桃子咬了一口,“哇塞,真甜。”陈列不禁赞道,桃的汁水顺着嘴边流了出来。
“此乃济北郡卢县桃(今山东肥城县)。”
陈列转身看去,有个中年人站在门口不知多久了。看着制服就明白了,一定是此驿站的站长了。魏晋时期驿站非常重要,除了供传达政令和紧急军情的快马在此歇脚换马外,还供朝中大员出差路过歇息用。
那时候,车马慢,书信远,全靠驿站中转才能加快速度。
在人家境内不能太端镇北将军的架子,陈列把没吃完的桃子放在盘里,站起身来拱手道:“不知尊驾是……”
“在下是此站的站长李成”中年人还礼道。
噗……陈列差点没乐出声来,你咋不叫李自成呢,东晋一千二百多年后银川驿站站长李自成因裁员而下岗,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驿站站长皇帝。
“先生因何发笑?”李成不满的道。
“额……站长见谅,您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个故友,他极有趣,极有趣,哈哈。”
“哦,这样啊。”李成瘦脸上泛起一抹笑意道:“早几日听后街当铺的张林三说汝阴王密友陈忠先生运上等南海盐要到,您想必就是陈忠吧。”
“正是、正是”说着陈列把怀里的汝阴王令牌掏出来双手递给李成。
李成拿在手里看了看,递还给陈列,昂首得意的道:“此房间是本站最大的正房,一般是王爷和三品以上官员才能有资格住的。”
“啊,这样,多谢李大人了,李大人请坐。”
“陈先生一路劳顿,先休息,我安排人过来送饭,你们一共是七个人吧?”
“有劳李大人,是七个。”
“饭菜送到此处吗?”
“是。”
陈列看着李成没有走的意思,心下顿时明白,从怀里又掏出一个布袋,带银子太占地方,陈列此次出来带的全是黄金硬货。
经推让三番,李成心花怒放的笑纳了十两黄金告辞出去。
不大一会,一桌丰盛的饭菜摆了上来,有清蒸鲤鱼、烧鸡、酱牛肉等和几张油烙大饼,全是硬实货。
段乞丽等人也来到正房,加上张林三一共八人,围在圆桌前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