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流放
皇帝对不丹亲王的请求心知肚明。
徐寅之,皇帝当年亲访国子监,便见过此子一回。
彼时他不过十几岁,还是个毛头小子,已经是国子监的首席,文章老练,已远超同龄人,皇帝盛赞其有治世之才。
后来却销声匿迹,再次注意到这个名字,便是他成了画院的首席,并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进入殿试名单。
皇帝在心中感叹,此子不仅学问做得好,画也是不遑多让,徐家能有这样的子孙,实在是有福气,若他的儿子们能有其一半的能耐,也不至于...
只是徐家为一人所败。
穆良也曾为徐寅之求情,折子上说,这次徐承恭能被抓住把柄,还是身为侄子的徐寅之主动为之,提供了不少线索,希望皇帝能当他将功赎罪,饶他性命。
综合考量之下,皇帝最后决定,对徐承恭其处以极刑,凌迟。
徐承恭里通外国,多年来向匈奴传递大庆机密,以此牟利,被抄查的家产,称作富可敌国也不为过。不仅如此,徐承恭甚至毒杀了徐母,也就是钟家的小女儿。
当年徐母管家,发现家中有来路不明的财物,意外发现徐承恭与外邦人交往过密,因此与他起了争执,徐承恭怕长嫂将此事披露,下毒杀人,大义灭亲。
买通兵部,获取边疆布防,军事地形图,粮草运输路线等,导致边关战事胶着,久攻不下。
例子:宋代《武经总要》若被敌方获取,可能暴露火药配方和城防技术。
是为不忠不义不孝不悌之人,数罪并罚。
这还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有这么重的刑罚。
被一刀一刀片下肉来,共受三千六百刀,是极为痛苦的死法。
徐家则念在世代功绩,免去株连之罪,流放宁古塔,此后世代皆为奴籍。
奴隶被视作主人的财产,没有人身自由,直到死亡都是主人的财产,世代相传,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做官,不可购置土地产业,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
徐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徐寅之是唯一的例外,他即日将前往不丹,为不丹皇室作画。
这是皇帝最后的仁慈,去了不丹,天高皇帝远,作画要一年?两年?三年?并无归期,也就意味着徐寅之免去了这流放之苦,算是皇帝对他的恩赐。
至于原本说好的两位画师,白家连夜进宫,请求皇帝不要让白泽前往不丹,不丹处于高地,空气稀薄,而白泽身体羸落,恐有性命之忧。
最终皇帝还是应允了。
这次,不丹与大庆顺利结盟,并且把不少潜伏多年的暗探连根拔起,匈奴大势已去。不丹亲王不日将带着徐寅之返回不丹。
顾秋白时隔数日再见到徐寅之,便是在给他送行的那天。
马车载着不丹亲王和徐寅之,皇帝专程派了身边亲近的大太监来送行,以表示对不丹亲王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