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变异的艺术品 - 更换笔名为艾华的新书 - 更换笔名为艾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4章变异的艺术品

江雨玲和专家谈话后,突发了一些幻想,她幻想她的梦变成了七彩之梦,这七彩之梦就是几种颜色不同的稻谷,高粱和豆类。

她还幻想着现代化的机会,不是牛耕人拉的时代。

她还幻想着她最开始时的梦想,用铝合金材料做成的秧苗迎风飘起的雕塑图案,飞机在头顶上飞过,在空坝上停下来,飞机上下来一大批游客。

这些都是未来乡村的梦想,她不用去创造飞机,也不用去耕作,她只把它描绘在纸上就行了。

她暂时放弃了博物馆马上建成的想法,她只要一着急,艺术幻想就会离她远一步。

她回到工作室,打电话把林青叫过来:“…你快过来呀,我把饭给你端过来了。”

林青不耐烦在电话里说:“…我现在不想吃,我刚刚会弄了点点。”

他确实在那里编草绳,正编得起劲,慢慢他就把它编成了扫帚,编成一个他所想像的东西,他心情有些愉快,体现了一下自己的价值。

没有行动,没有创作,他真的感到空虚无聊,而且窒息般的难过。

他不理解人们对艺术的麻木,对势力和金钱的崇拜。

领导们所考虑的,就是怎么样装展出他的功劳,这些一般人议论人除了东家长,里家短,还有就是谁装饰得漂亮,长相丑,长相美也成了他们常议论的话题。

他虽然也是人们所议论的话题,但他不想去在乎这些,他只想沉浸在自己的创作灵感之中。

他现在真是创作灵感不如以前,他就像被世俗包围着,越来越世俗化。

特别是他身边的人,他感到难过,他们过去谈艺术,谈生活,都不是现在这样的谈法,现在他们却很少有以前那么多话说。

他不知道是不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占据了她的一切。

每天都来驻村上班,又每天无所事事回家,白拿艺术家,专家的钱,什么事也没做,实在是难为情。

林青从来没有什么食不甘味的时候,现在他感到食不甘味的时候特别多。

想起他们才来村创业的时候,能够自己弄饭来吃,是一种快乐。

他从那边回来吃饭,本来老人叫他到他那儿去吃,他没去,他说“…弄好了的,那边。”

林青回到工作室,对江雨玲说:“你又去胖嫂那里打的饭?”

江雨玲:“是的,那两个农业大学的专家也在那儿吃饭,…你在那边干什么?”

林青把饭菜拿到微波炉加热,边动边说:…在那边做草人,用谷物搓成草绳来做。”

江雨玲也坐在沙发上思考自己的画作,没怎么在意他的说法,她过了一阵子又问他:“可以编成艺术品。”

林青回答:“当然可以。”

他们俩人对了几句后,又没有话说了。

他吃完后,把碗筷收拾完了,便躺在床上休息着。

江雨玲想了一下说:“…我们先把博物馆那边的画展搞起来,不然里面空空的。”

林青躺在床上回答:“画什么,没有灵感了?”

他想了想又说:“再说,这博物馆没有把外观弄好,也没有人进去,…有好多人能看得懂你这些绘画?”

江雨玲:“…还少了些作品,人们看得懂这些艺术作品,可惜胡娃他们走了,你不是在弄作品吗?”

林青冷笑了一下:“我是在弄作品,但我是用草绳在做材料,有人要吗?”

江雨玲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又烦躁又难过,…“你又在纠结起博物馆的事情来了,他们不可能马上来给你投资,得有个过程…。”她感觉这不应该是她对他说的话,但她又该怎么说。

他听她这么一说,确实有说不出的烦恼和反感,但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她。

他把头转了过去,朝墙那面躺着。

江雨玲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独自去了博物馆。

她在博物馆里找他们带上去的画板和颜料…。

她找到了两块,和在桌子抽屉里找到了的颜料。

她准备不作大幅的画,作一些挂在墙上的画就行了,给博物馆里面添上展示内容。

室内空空荡荡,地面还应该刷一道亮漆,却无法进行,本来就不大的空间,显得格外狭小,不给配上一些作品,更像是住宅被搬空。

江雨玲把画板放在桌子上,她站着画画,想起那时他们搭起架子在墙上作画,比起那时来容易多了。

她要把她头脑里构想的彩色田野画在纸上,于是她调好了颜色,在画板上画了起来…。

林青知道她走了,心里发慌,他心里乱成一团,不知道往哪点去发泄,他决定去找她,看她做啥去了。

他猜想,她一定在博物馆那边,于是朝那边走去。

经过传统的农耕文明街时,他停下了脚步,望着一幅幅大型的墙绘,他都很难想像他们是怎么完成的?

当时的情景,在他脑海中迅速回笼…。

当时,他卷起袖子,拿起刀子,刷子和笔在搭起的架子上墙绘,不像纸上作画那么简单,有些甚至是用刮刀刻上去的。

她大着肚子,还和他们一起专注于他们的作品。

郭晓晓和他在一起在架子上爬上爬下,浑汗如雨。

胡娃,也在架子上爬上爬下,给他们递颜料,帮他们煮饭买菜,那是多么放飞梦想而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如今,他们成了艺术家,成了驻村艺术家,他们反而不能像过去为追求梦想那么放纵,他们得等到计划,等到安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