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恒阳郊风声鹤唳1
第46章恒阳郊风声鹤唳1
这两个月以来,史思明简直就是喝凉水都要塞牙、烧开水要烧糊的地步了。以前的他在河北地界上几乎到了可以横着走的地步,耀武扬威、威风八面。谁见了他都要低着头,甚至是退避三舍。可是到如今,若不是脚力好的话,那倒是真的要“横着走”了!自从李光弼东出井陉关以来,从饶阳到常山,从常山到九门,从九门到赵郡,从赵郡到······,一千余里的路上,他的奔跑速度绝对是一流的,几乎都是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向前奔跑,几乎对身后的马蹄声产生了过敏反应,只要身后马蹄声一响,他就要翻身上马,迅速向前飞奔而去······最恐怖的还不止这些。由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史思明的听力和视力变得特别敏锐,策马狂奔之时害怕遇见绊马索,旷野之中害怕有人会放冷箭,休息之时害怕有人会敲闷棍。为此,一旦遇到有东西横在地面上,他都会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跨过去;一道听到了破风声响起,他便会将自己的身体紧紧地贴近马背,恨不得与自己心爱的坐骑融为一体;若是遇到草木丛生的地方,他更是要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外加四面八方都要遮上盾牌,他才敢放心的通过。就在这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的日子里,犹如丧家之犬的史思明战战兢兢地狂奔了三天,终于到达了他的地盘——博陵郡!
“唉!”史思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总算是把这群丧门星给甩在后面了!终于可以安定一段时间了!”
“不好了,大人!不好了,大人!”史思明刚进府衙,屁股还没有站着板凳,他的节度使长史周挚就风风火火地跟了上来,惊恐地叫道:“李光弼和郭子仪亲率大军沿途追击,距博陵城不到两百里了!”
“这两颗丧门星!老子是哪辈子与你们结下了仇怨,非得与老子过意不去?”史思明气得直跺脚,纷纷地骂道。
“大人,光骂是没有用的,还得想办法稳住阵脚才是啊!要不然,这丧师失地罪责······圣上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如果这博陵保不住了,回到洛阳,恐怕······”周挚惊恐地叫道。
“就但是一个李光弼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再来一个郭子仪,他们二人的本事你是知道的,与他们正面抗衡,那岂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吗?”史思明无力地瘫在地上,摇着头叹道。
“可是这次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二人长途奔袭,肯定没带多少粮草。博陵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用个把月,就算是郭子仪、李光弼二人是孙子重生、武侯在世,恐怕也是无力回天!只要我们坚守不战,待到他们粮草用尽,再迎头痛击,十万朔方兵恐怕就的报销在这博陵城下!”周挚不愧是史思明的“智多星”分析问题也是头头是道。
“你说的也有一点道理!”史思明无力的点点头,“传令四门,紧闭城门,不许放一个人出来!命令守城将士多备强弓硬弩,只要是朔方军胆敢靠近城墙一步,只管放箭!多备油桶、火把,只要他们敢抢攻,就烧死他们!”
“是!”府衙中的诸将应声答道。
“郭子仪、李光弼,今天我定要让你们脱下一层皮!”史思明也咬牙切齿地说道。
果然不出半日,郭子仪、李光弼就亲自率领东出井陉关的十万朔方将士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博陵城下,并且将博陵城围得水泄不通。
“拿下博陵城,就可以吧龟缩在洛阳的安禄山和他的老巢之间的联系彻底中断。到那时,范阳、渔阳之敌就是瓮中之鳖,自然可以手到擒来。而洛阳的安禄山及其虾兵蟹将也会是惶惶不可终日。我敢保证,拿下博陵城,就等于敲响了安禄山的丧钟!看来此战意义重大啊!”郭子仪站在博陵城下,望着险峻的博陵城,无限感慨自心底升起!
“大哥,这可是一场恶仗啊!虽说史思明一路被我们追赶,惶惶如丧家之犬,甚至是达到了草木皆兵的境地。但是,博陵一仗,关系到城中叛军,甚至是整个叛军集团的生死存亡。作为叛军集团成员的史思明肯定会做困兽之斗的。博陵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果强攻的话,我看是啃不了骨头,反而会崩了牙!”从四门溜了一圈回来的李光弼摇着头说道。
“是啊,兄弟!我朔方健儿千里奔袭、旗开得胜。一到河北就光复了六郡,目前斗志昂扬,我实在担心一旦在这博陵城下收了挫,局面恐非你我能够收拾的!”郭子仪的脸上也挂满了焦虑的神色!
“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军沿途追击史思明,每人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如果旷日持久地耗下去,十万人马的吃饭问题倒成了一个大难题啊!”李光弼也忧心忡忡地说道:“看来,这块骨头再难啃也要把它给啃下来!”
“获兮,祸兮,福之所倚!”正当郭子仪、李光弼二人陷入沉思之时,他们身后的安思义突然说了一句让人费解的话。
“安先生何曾几时去研究玄元皇帝的《道德经》了!”李光弼转过身子对着安思义好奇地问道。
“《道德经》博大精深,不知有多少人费尽心思都是毫无所得,像我这等整日混迹于滚滚红尘之人,有岂敢说研究二字,只不过是略知皮毛而已!”安思义微微一笑,“只不过刚才听见二位将军谈话,有感而发罢了!”
“哦!”李光弼、郭子仪二人俱是一怔。
“打仗先求败着!这可是古今名将才有的作风哟!看来二位将军行军打仗、排兵布阵已属名将之流!”未等他们二人反应过来,安思义又顺便恭维了一句。
“老安啊,你到底在卖什么关子啊?搞得想一个老学究一样!文绉绉的!不懂你的人还以为你是哪个私塾教书的!小白我可受不了!”郭、李二人尚未开口,旁边的白孝德倒是忍耐不住了,抢白了一句。
郭子仪、李光弼二人相视一笑,莫不吱声,再次把期许的目光投向了安思义。
“博陵城坚地险,易守难攻。再加上又是河北粮仓,府库非常充盈,史思明纠集了不下十万的残兵败将在此。如果强攻的话,形势对我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速战速决决不可能实现;但是,我军粮草将尽,如果旷日持久的话,势必会军心涣散,难以持久!除此之外,只有选择第三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在场的几个人都向他投去了一道惊讶的目光。
“对!史思明昔日在河北可谓是风光无限你,自从你们一来到河北,就让他灰头土面,就连自己的亲爹娘都不认识他了!你们想想,这位心高气傲的史将军、史侯爷能咽下这口气吗?他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如何反咬你们一口!他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我军粮草用尽、军心涣散的那一天。因为丢失河北六郡的责任他担当不起!在安禄山面前他不好交代!我们何不成人之美,给他一个这样的机会!”安思义轻摇折扇,微笑着说道。
“哈······”郭子仪那张沉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把目光投向李光弼,发现李光弼虽未出声,但是原来那张紧绷的脸已经舒展开了许多。
“你这只狡猾的狐狸!”就连李安也是笑逐颜开,指着安思义说道:“要是安禄山知道你有这等本事,当初没有对你委以重任,恐怕他会连肠子都悔亲的!”
“对!只要史思明能够出城,我们就有机会收拾他!”郭子仪兴奋地笑道。
“除掉史思明,安禄山就少了一只胳膊!”李光弼也兴奋地叫道。
“可是史思明像乌龟一样缩在城里,而且是被我们吓得比滚尿流,想要让他出来,恐怕难于登天啊!”白孝德仍是疑惑不解。
“至于这个问题嘛?”安思义故作深沉的说道:“就要全仰仗白将军你了!”
“我?”白孝德苦着一张脸,使劲地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我可没有本事请他们出来!”
“这件事情如果连你白将军都无法做到的话,那我军中就没有人能够办到了!”李安也笑着拍了拍白孝德的肩膀说道。
“白孝德听令!”还未等白孝德反应过来,郭子仪就开始下命令了!
“在!”白孝德怔了一下,立刻应声而道。
“在这两天之内,你率三千人马全力攻打北门,就是攻不下来也要攻!但是在两天之后,你就只许败,不许胜!而且要败得有模有样,绝对不能留下任何破绽!”
“是!不就是让我演戏吗?不再说!”白孝德用力地挠了挠后脑勺,俏皮地说道。
“早说,早说他就不是安思义了!记住,不但要演戏,而且还要假戏真做!败要败得有模有样,绝不能让史思明产生一丝怀疑!”李光弼再次作了强调。
“是!到时候我保证会哭鼻子瞪眼,在城下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地骂完史思明的祖宗十八代!然后再叫人把我强行拖走!干这行,我敢说,包括李老英雄在内的诸位,都绝对没有我在行!我也保证,到时候就连你们也分不清楚我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干真的!”白孝德站在人群中间,拍着胸脯,十分认真的说道。
平日里大家都习惯了白孝德的嬉皮笑脸、玩世不恭那副摸样,今天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认真劲,大家先是一怔,随后便是有一阵哄然大笑!
“好!北门有白孝德将军负责主攻!东门就由李怀光将军负责、西门就由珲瑊小将军负责。你们都要做出全力配合白将军佯攻的样子,要让史思明深信不疑!两天之后迅速撤离战场!”
“是!”李怀光和珲瑊走出队伍,朝着郭子仪行了一个军礼!
“卢逖将军!”
“你率一千人马在南门方向的丛林中、遍插旌旗,扎五千个稻草人立在丛林之中!要让史思明清楚的明白,他又一次被我们耍了!”
“末将遵命!”
“李老英雄!”
“老奴在!”
“在我们北撤途中,在唐县有一个沙河镇,地势险要,是一个打伏击战的绝佳地方,你率五千人马前往沙河镇设伏,如果遇到叛军前来追击,你就在那儿迎头痛击,而且是要打的越狠越好!”郭子仪满怀信心的吩咐道。
“老奴手中只有五千人马,可不敢保证全歼来犯之敌!这样一来,岂不是会打草惊蛇?让史思明的叛军不敢前来追击!”李安疑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