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江淮屏障稳如山1 - 盛世悲情 - 潜心斋主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盛世悲情 >

第77章江淮屏障稳如山1

第77章江淮屏障稳如山1

真乃天亡我也!”无助的尹子奇痛苦的闭上双眼,仰天长叹一声,无奈的等待着死神的降临······“狗贼休伤吾主!”一声浑如宏钟的吼声自天地间响起,“锵!”一声震耳欲聋的金属碰击声响彻云霄······

尹子奇缓缓睁开双眼,只见一串串火花在自己的眼前闪过,两柄钢枪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一支大约三千人的队伍从西面赶来,与城中冲出来的官军队伍绞在了一起。

身材魁梧的谢元同手握钢枪,威风凛凛地挡在尹子奇的前面,挡住了雷万春对尹子奇那致命的一击,让那个既倒霉又幸运的尹子奇与死神擦肩而过!

“老二,还不快把大帅扶上马,保护大帅回营!”挡过了雷万春那致命的一击之后,谢元同回头对正在地上扶着尹子奇的谢书同喝道。

“是!”在地上愣了半天的谢书同终于回过神来了,对上苍的如此眷顾,他倒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大帅!末将替你挡住追兵,你赶快回营,养好伤势,以图卷土重来!”谢元同苦苦地挡住雷万春那一招招凌厉的攻势,向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尹子奇吼道。

好不容易从天上掉下来一根救命稻草,尹子奇当然不能放过此次机会了,他再也顾不得左眼的剧痛,用手吃力地拔出眼中的利箭,翻身上马,朝着北方狂奔而去。

“尹子奇,想要走没那么容易!”雷万春大吼一声,虚晃一枪,撇开谢元同的纠缠,朝着尹子奇逃跑的方向飞奔而去!

“雷万春,你想走也没那么容易!”谢元同高举钢枪,对准雷万春的后背狠狠地刺下········

听到身后传来呼呼的破风声,雷万春头也不回,用手中的钢枪往身后一挡······

“铛!”雷万春的脑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他的枪柄刚好挡住了谢元同刺来的那一枪,让那清脆的金属碰击声再次在旷野上响起。谢元同双手发麻,手中那柄纯精钢打造的长枪也在索索发抖。

雷万春与谢元同再次厮杀成了一团······

就在此时,城墙上的南霁云冷哼一声:“尹子奇,要是今日让你逃出生天,那就是老天爷不开眼!”他再次张弓搭箭,对准了在城下策马狂奔的尹子奇!

“嗖!”破风声再度响起,一支利箭似流星划过,飞向了那朵正在移动的“牡丹花”······

“大帅!”听到身后破风声传来,与尹子奇仅有两步之遥的谢书同连忙从自己的坐骑上跃起,飞到尹子奇身后,将尹子奇紧紧抱住。

“噗!”一声极为不和谐的声音传入尹子奇的耳朵,让他背皮发麻,一股黏糊糊、热乎乎的液体喷向了他的后颈窝。

“书同!”尹子奇回头一看,只见一支利箭从谢书同的后背直穿前胸,一股鲜血从他口中狂喷而出!

“大帅,快走!”谢书同松开紧紧抱住尹子奇的双手,仰天惨然一笑,然后像一只熟透的苹果向地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自己的行为来兑现了自己当初那句“当结草衔环也要报答大帅的恩情!”的诺言!

“书同!”不远处正在和雷万春激战的谢元同也悲戚地大吼一声,声音中忍不住颤抖起来。

“去——死——吧!”战场之上的的雷万春更是像一只发狂的野兽,发出了一声让人背皮发麻的吼声,经围住他那几个同罗骑兵给震飞了。

此时的的谢元同见唯一的胞弟惨死于南霁云的箭下,心中悲痛欲绝,再加上雷万春那声巨吼,更是让他肝胆俱裂、六神无主。

“谢元同,拿命来!”雷万春手中的长枪好像一条游龙,从谢元同眼前划过,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一寸长短的血痕。

一击未成,雷万春未给谢元同留下任何喘息的机会,他紧握长枪的上半截,用枪柄狠狠地向谢元同扫去······

“嘭!”一声巨响,只见谢元同的身子就像断线的风筝,离开了马背,迅速投向了大地的怀抱。

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只见雷万春的钢枪如矫健的游龙般刺向了自己的心脏!

“噗!”谢元同仿佛清楚地听见了自己皮肉开花的声音,他亲眼看见一股血箭从自己的身体里喷出,直射天空。此时,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死亡竟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渴望。

“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宁愿做一个平凡的农夫,朝看日出,暮看日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绝对不会再抱有做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的幻想了!

落荒而逃的尹子奇郁闷到了极点,他只知道,今日又被那个可恶,可恨、可杀张巡给阴了!

杨朝宗死了!谢元同死了!剩下一个李怀仙是一个典型的威望高、资历深、背景厚,而且桀骜不驯的人物。想要将其羁绊,让他听命于自己,让他为自己卖命,恐怕难度很大。再说和那几位命丧睢阳城下的几人相比,他自己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儿去!今日虽说侥幸躲过一劫,但未来的命运充满了变数,长此与张巡相持于睢阳城下,不是被张巡给阴死,恐怕都会被自己给吓死!

他终于想起张九龄在长安城中对张巡、李光弼、张介然三人的评价:“此三子若能假以时日,他日必能笑傲疆场,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成就必定不会亚于古之名将!”

若是张九龄如此评价李光弼,倒不乏对契丹王李楷固的恭维之意,可是他毫不掩饰,竟然将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远房侄子也顺便恭维了一番,这与平日里处事极为谦虚、极为低调的张九龄的处事风格大相径庭,恐怕这位虚怀若谷的张相爷不会言过其实地对自己人做出王婆卖瓜的卖弄吧!

“独辟蹊径、开拓创新、不拘古法、行事诡异!”这十六个字是他尹子奇对张巡最为贴切的评价!

打又打不赢,撤又撤不走,尹子奇彻底无语了。此时的他只能做一件事:乞求睢阳城中早日弹尽粮绝,让张巡等人活活的饿死在睢阳城中,让他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睢阳城。他不想和睢阳城中的张巡正面交锋、也不敢和他正面交锋,因为那样所面临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睢阳城的拉锯战正呈现着胶着状态,此时远在凤翔的李亨也是将神经绷得紧紧的。

若不是这场突如其来事变,也许此时的他还在东宫过着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的太子生活,在杨国忠、安禄山的轮番攻击之下默不吱声。但是别的太子登基之时往往便是苦尽甘来之日,只要一坐上龙椅,那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臣民的生杀予夺之权,成为了万人敬仰的至尊存在!但是,历史却给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让他在一个尴尬的时间,尴尬的地点,在一群尴尬的人的拥护之下,以一种尴尬的方式坐上了龙椅,开始了尴尬的皇帝生涯!所以他的处境就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十分尴尬!虽说有李隆基在马嵬坡的承诺,虽说有文武百官在灵武劝进,但是当时身为太子的他毕竟是在没有老皇帝的传位诏书的情况下当上皇帝的,于情于理,在当时皇权至尊的时代,皇位的继承通常都是在老皇帝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太子,或者是老皇帝厌倦了皇帝生活,内禅于皇太子才算是太子正常继位。如果不符合这两条,那就是大逆不道,必然要遭天下人非议。李亨灵武称帝虽说是李隆基在马嵬坡口头答应的情况下干的,但是,李亨在马嵬坡急于摆脱李隆基的控制,在灵武擅自做主登上了皇帝宝座,这难免不遭人怀疑!就连和他关系最为密切的永王李璘也因为不满他在灵武登基而在江陵独树一帜!如果说他不能在平叛中有所作为的话,恐怕造他反的人不知还会有多少!

所以,对于这场闹剧,李亨有说不出的感受,他得感谢安禄山,若不是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李隆基逃出长安城,他那种如履薄冰的日子不知要熬到何年何月。况且,以老头子的身体状况,他能否熬到顺利登基的那一天都还是一个偌大的问号。可是,安禄山的动机是要颠覆整个大唐帝国,让他彻底与龙椅断绝关系,所以,曾经给予他莫大帮助的安禄山、安庆绪父子便成为了他的头号敌人,他只有迅速平定此次叛乱,才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龙椅之上!

说的大一点,为了他的家国天下,为了他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的苍生黎民;说小一点,为了向世人证明,他在灵武登基称帝并不是自己的私欲,而是为了匡扶社稷,为了恢复天下人对大唐的信任,他都必须迅速平定此次叛乱!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让他寒心到了极点。郭子仪从河北带到灵武的几万朔方劲卒,本来就是他李亨赖以骄傲的家底。但是,陈涛斜战役之中,房琯就给他报销了四万,这如何让人不心疼啊!如今这样,要收复两京,迎回远在蜀中的太上皇,让自己成为真正主宰天下的皇帝,难道真的只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吗?

“唉!”一想到这些烦心事,李亨就十分郁闷,将拳头重重地在龙案上捶了下去!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皇上为何如此长吁短叹?”一旁的李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忧心忡忡地问了一句。

“照此形势,收复两京、平定逆胡,匡扶社稷,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岂不是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李亨又是在龙案上重重一击,怒气冲冲地问道。

“原来皇上是为了这件事在担忧啊!”李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自古好事多磨,皇上又何必着急一时呢?”

“难道先生又有什么妙计吗?”李亨似乎从李亨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玄机,便有增加了一丝信心,急切地问道。

“微臣估计,从安西、北庭、河西、陇右调集的援军不出十天就可以到达凤翔。关内的百姓听说皇上移驾凤翔,纷纷前来投奔;关中豪杰抗击叛军的义举也是此伏彼起,原京兆尹崔光远率众反出长安,前来凤翔,这些都充分证明我大唐深得民心,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郭子仪将军前往河东,响应河东诸郡的义举,几日间便有捷报传来。只要四方力量齐聚,要重振河山、再定乾坤也并非难事!”看到李亨情绪如此低落,李泌便将眼前的形势对他讲了一遍。

“启禀皇上,郭子仪大人从河东回来了!”还未等到李亨回过神来,李辅国便急匆匆跑进大殿,用一种兴奋的语气说道。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快宣!”从李辅国的神色之中,李亨读出了其中的喜悦,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微臣郭子仪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郭子仪不顾路途遥远、鞍马劳顿,一进大殿就跪在地上向李亨请安。

“郭爱卿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了!”李亨看见满头大汗的郭子仪,自然在龙椅上也坐不住了,连忙起身上前,扶起了跪在地上的郭子仪,急切地问道:“河东的情况怎么样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