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你来我往
双方停了下来,这才看到,是孔先生从围观人丛中现身,拦住了两伙人。孔先生对老红毛有所了解,毕竟后者是县里一霸嘛。
县城虽不算太大,但曾经也有十来股势力,后来竟被老红毛一个个给灭掉了。如今县城,只有老红毛一家独大,说一不二。
如果没有真本事,又怎能独霸县城?
方老牛一家虽然生猛,父子三人武功在身,但也未必敌得过老红毛师徒三个。
孔先生要想方设法让方老牛父子少吃点亏。
试想,整个柳树沟子屯,数老方家最厉害,且名声在外。十里八村的人都不敢招惹柳树沟子,就是因为柳树沟子有着如狼似虎的方家父子。
倘若方家被灭了,那以后岂不人人都敢欺负柳树沟子屯了?
所以,孔先生要帮方家。
老红毛见孔先生站出来了,便说:“你一个读书人,少掺合打架的事,溅到你身上血,也不是啥好事。”
旧时代的东北,无论多么豪横的人,见到读书人,也都要恭敬几分,给个面子。
孔先生说:“全县的人都知道你老红毛是条好汉,你若在别处打架,我也就不管了,也没法管。但你今天打到我柳树沟子了,我就要说道几句。
“咱们小柳河两岸的规矩谁不知道?你们总不能说打就打吧?全村几百双眼睛盯着呢,总得按规矩来对不?坏了规矩,那就休怪咱全村几百口人一齐动手帮助方老牛家了。”
老红毛轻松一笑:“按规矩来那就最好,老子也好让你全村人心服口服,斗得方家人服服贴贴。”
又一拍胸脯:“俺能在县城立威,凭的不光是武力,不光是打打杀杀,你到县里没人的地方打听打听,俺老红毛是不是仁义之人?俺凭的是以德服人。”
孔先生点点头,又问方老牛:“老牛,你看呢?”
方老牛说:“行,按规矩来我也能收拾死他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守一方规矩。在小柳河流域,百十年前就传下一套规矩,若要打群架,必须先文后武,先雅后俗,先素后荤,先念后唱,先单挑后群殴,先徒手后动器械……
具体怎么个方式呢?这就得耐心往下看了。
好勇斗狠的两伙人,就在文弱的孔先生主持下,暂且收起锋芒,开始了文拼。
一边方老牛出场,另一边老红毛上阵,都是长辈打头阵。
第一阵,拼的是“雅”,也就是先来“素”的。
方老牛说:“你先出招吧。”
红老毛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你先出招吧。”
孔先生竟当起了裁判,“得了得了,谁先出招,你俩'竞钢锤’吧。”
“竞钢锤”是过去的东北老话,也叫“竞老头”,其实就是猜拳。
于是,方老牛和老红毛就像两个孩子般,开始“竞钢锤”。
“石头——剪子——布。”
“石头——剪子——布。”
……
结果,方老牛出的是布,老红毛出的是剪刀。那就没啥说的了,老红毛先出招。
老红毛信心十足地一笑:“来文雅的,是俺的强项,方老牛,赶紧认输吧。”
方老牛心中还真有点发怵,父子三人,也就是他最有学问,可也大字不识一个,他不知道老红毛要出啥招。
但输人不能输阵,他假装气鼓如牛地回敬:“少说废话,最后认输的是谁还不一定呢。”
老红毛一板脸:“给老子听好了!”
接着有声有色地朗诵起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朗诵结束时,还亢奋地把手臂向上一扬,好似在亮相。
这下方老牛悬着的心放下了,心想:哼哼,就这招哇,俺也不弱。
方老牛虽是大老粗,但俗话说:“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跑?”
以往,他也没少听孔先生吟诵古诗词,多少倒是记住了一两首。
老红毛尚未朗诵完,一首古诗已涌上方老牛心头。
方老牛双手叉腰,也吟诗一首,回击老红毛:
锄禾日当午,
汗滴千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好!”围观的乡亲们叫起好来,人们不由得对方老牛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