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登魁星楼
上午,铁山来到了四合院,问方家父子:“在奉天住的还习惯吧?”方老牛回答:“挺舒服的,嘿嘿嘿。”
方大舌头笑道:“铁山大师,你说招笑不?俺爹把香胰子当早点吃了!”
方老牛气得脱下鞋子,“你就瞎白唬是不?连你亲爹都敢编排!”举着鞋要揍儿子。
方大舌头笑着边跑边喊:“救命啊,打死人啦!”
铁山在一旁也笑出了声,然后对方老牛说:“反正没啥事,出去逛逛?”
方老牛点点头,“那就逛逛!可有一件事,铁山师父你可得听俺的。”
“啥事?”铁山问。
方老牛认真地说:“咱该逛就逛,该玩儿就玩儿,可到时候吃个饭买点啥的,必须得花俺的钱,你可不行跟俺抢啊。”
铁山笑了笑,“再说吧。”
方老牛却摇头,“不,现在就得说好了。俺如今不差钱了。”
铁山只好敷衍着,“好好好,听你的。”
三人说着唠着,走出院门,正遇见一女子挑着一担水路过,看上去,挑得还挺吃力。
那女子见了他们,将水桶放下,笑眯眯地问:“铁山师父,这房子你是给他们租的呀?”
“是呀,”铁山应道,“他们是我的干亲。”
那女子多瞅了大舌头两眼,赞道:“这小伙子,真棒!”
大舌头被夸得心里高兴,又见那女子胸脯鼓溜溜的令人眼馋,便说:“俺帮你拎水吧。”
未待别人接话,他就将两桶水轻飘飘地拎起,问那女子:“往哪疙瘩走?”
女子笑道:“前边不远,小伙子真懂事。”又冲其他人一笑,“那俺走啦。”
说完,引着大舌头往前去了。
那时候的奉天,有的胡同里安了自来水管,有的依旧用水井,但家家户户都要到水龙头或水井去打水,然后挑回自己家中。
只有大户有钱人家例外,大户人家都在自家院中装有水龙头或有自家水井,人家不差钱。
看着大舌头和那女子的背影,方老牛说,“这小子,就是心肠好。”
铁山说:“那女人叫张大扎,嘿嘿,她可不是盏省油的灯。”
过去东北人称女人的胸为“扎子”,也有写成“咂子”的,不知哪个正确,也不知为何这么叫。
“大扎”,其实就是大胸的意思。说得更直白些,也就是大r房呗。
方老牛心里暗骂大舌头:“这兔崽子,到发骚的岁数了。”
张大扎在前边引路,大舌头提着两桶水紧跟着她。
张大扎满脸都是甜蜜蜜的笑容,她问:“小伙子,打哪儿来的呀?”
大舌头回答:“老远了,青沟子镇柳树沟子村。”
“到奉天串门呀?”张大扎又问。
“也不是,俺以后兴许就在奉天住下了呢。”大舌头眼睛盯着张大扎肥嘟嘟的腚蛋子,馋得哈拉子都要淌出来了。
“长住好哇,在城里呆惯了,你就不愿回乡下了。”张大扎扭动着屁股边走边说。
方大舌头吞咽着口水应道:“嗯,城里好,城里好。”
就这么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张大扎家的门口。
大舌头把水桶放到地上问:“要不俺再帮你打一趟水去?”
张大扎笑眯眯地说:“不用啦不用啦,够用的了,多谢啦!老弟要不要进屋坐坐,歇口气?我给你洗根黄瓜吃。”
“不啦,俺爹和铁山大叔还等着呢。”面对张大扎山丘般的大胸,大舌头不好意思抬头看,脸蛋子也烧得慌。
其实,他真想进屋,和张大扎在一起多呆一会儿。
张大扎说:“那,有空过来玩儿呗。”
“嗯。”大舌头应了一声,有点恋恋不舍地说,“那俺走啦。”
“小老弟慢走!”张大扎的声音传到大舌头耳中,他觉得很甜很美,但其实,那是浪。
大舌头一路都在回味着张大扎的声音,回到方老牛和铁山跟前时,脸依旧热辣辣红彤彤的。
铁山看着他,便暗自发笑。
方老牛则在心里暗骂:“瞅这小子那点出息。”
这是有铁山在跟前呢,方老牛才没骂出声来。
铁山伴着父子二人游游逛逛,走不多远,就不见了房屋街巷。眼前一片片槐树林子,槐花正开,白中透绿,空气中弥漫着芬芳。
浓浓的林木间,一条小河,波澜不惊。碧绿的河水,静静缓缓地流着。
河边,稀稀落落有几个垂钓撒网的人。
东关城外,居然一派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而今,奉天城旧时代那诗情画意的光景,早已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