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少爷遭劫 - 奉天旋风 - 仁兄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奉天旋风 >

第92章少爷遭劫

在铁山家上屋,那几个小子都离开后,大舌头跟铁山唠了唠武馆的事,并打听马大牙等兄弟的近况。铁山说:“有贤侄你和三儿坐镇武馆,北市场没人敢不服了,现在收佣的事就由马大牙和洪大虎来干呢。”

“这最好了。”大舌头点头道,“赶明儿有空,俺得找这些哥们聚聚。”

铁山赞同道:“好哇!你们这些兄弟那些日子一起赴汤蹈火,在北市场闯荡,不容易呀。”

“那,铁山叔,天不早了,俺向你问安了。”

“好哇,我还要在屋里独自练一阵功。”

“那,俺告退了。”说罢,给铁山深施一礼。

“好,贤侄歇着去吧。”铁山说道。

于是,大舌头退了出去。

民国初年时,许多人家仍保留着晚辈向长辈早请安、晚问安,晨昏定省的礼仪。后来不知何时,就消失了。

大舌头离开上屋,便往井沿那边走去,那里就像有磁铁在吸引着他,又如有根线在牵扯着他。

他几乎每晚都要去,因为他知道,每天晚饭后,五毛钱会去后院给他的那几个学生补习功课。

大舌头便觉得每天这一段时光是最温暖最幸福的了,就是因为有了每天的这一时光,他才没有白活在这个世上。

白天在武馆虽说也能看到张大扎,但那里的环境和气氛不行。

快到井沿时,他看到了那间屋子窗口透出的灯光。

看到那灯光,他浑身都融化了。

他猜测着,张大扎此刻会在灯光下做什么呢?是不是为他准备好了事后烟和洋火,还有沏好了红糖水……

想到这些,他兴冲冲地加快了脚步。

一推开门,没有想象中的情景。

张大扎坐在炕沿上绣着什么东西,而她身边,居然是四愣子趴在炕桌上写着什么。

见他进来,张大扎也只是笑着点点头,“来了,吃饭没?”

大舌头瞅着四愣子,便觉特别碍眼。

心想:“这小子时时处处都那么膈应人。”

四愣子写一会儿便问:“姐,惦记着的惦咋写?你帮俺写到信纸上呗。”

张大扎就放下手头的绣活,将头凑过去,接过四愣子递来的纸笔,将字写了出来。

“看,就这么写。”张大扎的声音特别温存,大舌头听得却浑身不自在。

他看到张大扎在给四愣子写字时,二人的头都挨靠在一起了,几乎就叫耳鬓厮磨了,看着便令人恼火。

大舌头心里泛着酸水,气得咬紧了下唇,真恨不得一脚将四愣子踢出屋去。

可他只能忍着,这里又不是他家,张大扎又不是他媳妇儿。

张大扎帮四愣子写完了“惦”字,刚放下纸笔,尚未来得及拿起手中的绣活,四愣子便又问道:“姐,那‘惦记着’的‘着’字咋写来着?”

大舌头的火终于“轰”一下就着起来了。

没等张大扎回应,他便喝斥道:“四愣子,你小子咋回事?故意折腾人哪,‘惦记着’一共才仨字,你不一块问,还拆个乱七八糟地问,有你这么问的吗?一点一点零揪碎扯的。你写个鸟毛信,没完到了的,纯粹就是扯闲犊子来了吧?”

四愣子将笔往桌上一拍,“大馆主,我问俺姐字呢,你发那么大火干几八毛?这又没你鸟事。”

张大扎赶紧劝二人,“都别生气,别生气,嘈嘈那么大声干啥?一会儿该把别人都给嘈嘈过来了。”

她又对大舌头嗔道:“你发哪门子火呀?老老实实坐那儿。再咋说,富足也是我这的稀客,好容易来一趟,你跟人家吵啥?你就那么没耐心烦,等一会儿不行啊?”

听听这语气,就像在跟自个儿丈夫说话一样。

大舌头心里这才好受了些。

张大扎训完了大舌头,又对四愣子说:“你也不要生大馆主的气啊!他性子不好。来,姐给你写这个‘着’字。”

她在给四愣子写字时,二人脑袋又挨在了一起,又成了耳鬓厮磨,这怎能不令大舌头气急败坏?

大舌头不忍直视这情景,越看着张大扎跟四愣子近乎,就越闹心,不如不看。

他长吁短叹了一会儿,干脆起身,甩门走了,眼不见心不烦。

可他仍心烦,将四愣子恨得咬牙切齿,心说:“这回老子可得好好教训他一顿了!这小子总是跟俺别别扭扭的。”

心烦意乱的大舌头走出铁山家大院,来到了街上。

在街上溜溜跶跶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个去处,那便是名闻关东的北市场西部的平康里。

平康里是啥地方?奉天人都知道,那里别名又叫花街。

而北市场的勾栏花楼几乎都集中在平康里、永谊里、宜春里……

尤以平康里的琴书楼勾栏欢场最为有名。

之所以这地方被叫做平康里,大约是因为唐朝时,长安城丹凤街莺啼烛红,故被文人们称为“平康坊”。

也由此,奉天北市场这条莺花长街,也就有了平康里之称。

一当夜临,文人公子到此闲逛,品茶听曲,说笑逗闷,最终深入人身者有之。

街面混子到此饮酒寻欢,追欢买笑者有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