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节日军放毒(2)
往回跑的兵们,有的提着枪,更多的是空手往回跑。
蜂子坐着不动,既不阻挡也不带防毒面具,只是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一分钟不到阵地上已经逃走了一大半。
日军又在前沿阵地放起一排排烟雾弹。
用毛巾捂住口鼻的官兵见疯子,几个人有防毒面具不带都静静的坐着,很是纳闷。
一个刚刚用尿水浇湿毛巾的老兵,冲着刘五,用陕西话大叫:“哇呀,有这玩意儿,咋不带?”
刘五大声回答:“这是假毒气弹,你们看,攻上来的鬼子都没有带防毒面具。”
那陕西老兵从阵地前的烟雾缝隙间看到攻上来的鬼子果然都没有带面具。
呸了一口,大骂:“r你娘,鬼子兵,可唬住我了。”
另一个操陕北口音的老兵笑着说:“给咱讲讲,人尿是啥滋味?”
阵地上枪声复又大作。
日军吸取上次进攻时的教训,为改善在逆光下进攻作战的不利条件,在我军阵地前大量投掷烟雾弹。
蜂子知道,最后关头到了。他唯一的希望是,那些逃走的兵们,会在督战队的督促下,停在反斜面阵地,稍作停留,能快速返回,从那里回到这里的距离,也就50多米远。
枪声大作,这次增援部队尽管数量不多,但带了不少自动武器,那些逃走的兵们,丢下不少阵地里,竟然人均一件自动武器,连疯子手中也有一件直弹夹供弹的mp18。蜂子检查了一下弹夹,子弹压的满满,蜂子把枪放在单发的位置。
疯子已经能听到日军冲锋时的嚎叫声:“冲,冲,冲啊,杀……”
日军冲锋时,讲究以声带势,要求攻击中的步兵,必须要大声呐喊。
疯子冲化三等人点点头说:“刘五留下,你们去吧。”
我军阵地上枪声稀疏下来,原因是那些逃兵,只是把枪留下,子弹都带走了,一梭子打完,没有子弹了。
兵们见鬼子已冲到阵地前,拾起步枪,迎着鬼子冲了上去。
端着mp18冲锋枪做,耳朵里听到的是冷兵器时代才会有的搏杀声。
吼叫声,哭喊声,叫骂声,甚至还有哭声中夹着叫骂声。枪支、刀剑的碰撞声,利刃刺入身体的顿挫音。
血腥气越来越浓,日军凭借着人数优势,正在把为数不多的中国军人,又压回到阵地前。
疯子听到一阵稀稀嗦嗦的声音,抬眼望去,是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大男孩儿,趴堑壕中全身颤抖,流泪满面,枪早已不知丢在什么地方,双手颤动,连久历战阵的蜂子也有些意外。
疯子对那大男孩,很自然地笑笑说:“没事,凡是第1次打仗害怕的兵,以后都是好兵,都是最厉害的兵,看他比你还小,第1次打仗的时候比你还要害怕,但是这是战场,你不杀日本兵,日本本兵就会杀你。孩子,该勇敢的时候一定要勇敢。”
那男孩儿看了一眼刘五,手抖动的没那么厉害。
突然,那男孩双眼一瞪,他正前方堑壕内忽的一下,跳下一个日本兵。
那日本兵应跳的急促,枪刺一下深深刺入堑壕的土层里,只有人滚落下来。
那男孩因为是正面相对,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竟然从地上噌地窜了起来。
像是一个有轻功的刀客,飞身冲到那鬼子身前,在飞身向前的途中,拔出了随身佩戴的刺刀。
蜂子想,他原来的武器,应该是自动武器。
那鬼子刚爬起来,就见中国少年兵已窜至身边,未及反应,那少年兵的刀,深深刺入日本兵的前胸。日本兵倒下之时,蜂子估摸这两人年龄大致相仿,那日兵可能会稍大一两岁而已。
少年兵刺到日兵之后,用陕西话骂着“贼你妈,你再包瓜咧”、“你怂得是想跌活。”想拔出刺刀,死了两回竟没有拔除,口中骂声不绝,回头望眼蜂子。
蜂子竖起大拇指,夸赞地点头致意,又指了指日兵的步枪。
那娃领会,拔下枪,冲出堑壕,疯子转头对刘五说:“小五子,去帮他,这场仗我们难赢,给你全家人报仇的时候到了,去吧。”
“不,保护你,不去。”刘五很倔强。
一个日本兵突然出现在堑壕正上方,刺刀上,不时还有鲜血,往下滴淌着,疯子眼快,手中枪一指,枪响人倒。
蜂子口说还念念有词:“第68个。”
刘五不敢大意,端着枪,机警的观察着。
阵地后方传来几声枪响。蜂子前眼一亮,逃走的兵们又杀回来了。
不会儿,蜂子的头顶,有兵们飞跨而过,有持枪的,有持手榴弹的,也有空着手的。都奋不顾身的冲向攻上阵地的日军。
蜂子眼前一片模糊,呼吸急促,喉头发紧,中国有这样的战兵,小日本怎么可能得呈。
想到此,站起身来,刘五,紧紧拉着蜂子的衣罢不放手。
蜂子对他苦笑一声。
刘五见蜂子见起来,左手紧紧抓住他衣服的下罢,右手持枪,毫无妥协之意。
化三连滚带爬溜回堑壕,对蜂子说:“中参谋,快去看看看吧,王有亮他。”
蜂子在刘五的扶持下,走上阵地,整个战场场景惨不忍睹。
炸断的树干有些还冒着白烟,敌我双方的尸体几乎布满整个战场,在白刃战中同归于尽者,大有人在,鲜血已经尽红了堑壕前的土地。越是靠近堑壕,鲜血越多。整个空间都被浓烈的血腥气弥漫,鲜血从高处往下渗流着,地面湿滑,有些不整块的草地上也沾满了鲜血,人脚踩上,多会滑倒,有些伤员在死前大口喘息着,呻吟着。只有到过惨烈战场的人,才会真切地理解,‘呻吟’这两个字,有多渗人。
疯子在刘五搀扶下找到了王友亮,他位于高坡处,跪在地上,双手捂着肚子,他的对面是一个鬼子兵,左肋下顶着一支中正式步枪,刺刀已经完全刺穿他的身体,胸口紧紧抵在枪口上,面部正中也被另一把刺刀刺了个半透,刺中面部的枪和刺中胸肋的枪,正好构成一个平衡点,支撑着鬼子兵的尸体,尸体也成跪状,上半身半悬着,刺刀刺入面部后,将右眼珠,挤出眼眶,耷拉在外面,一寸有余,正往下淌着血水。
蜂子看出了缘由,那鬼子兵在冲击中,先被我一名战士刺中了左肋,由于骨头夹住了刺刀,中国兵无法拔出,这鬼子兵正要反刺中国兵的时候,见王永亮冲到眼前,便转而攻击他。王友亮从高处往下冲,刺刀刚好刺进鬼子兵的面部,而同时,那鬼子兵的刺刀,也刺中了王友亮的上腹部。
鬼子兵当场毙命,王友亮上腹部被豁开一个大口子,胃被刺破,刚吃进去的10个烙馍,经水和胃液一泡,膨胀起来,胃一破,全都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