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阴损!
秦野深知自己“卖国”的骂名已令士兵的忠诚度备受考验,他满心忧虑,唯恐秦峰的巧言蛊惑会致使士兵倒戈相向。
所幸,士兵们虽心怀不满,但暂且未曾反叛,依旧谨遵他的指令发起冲锋。
秦峰见难以继续动摇军心,只得在心中暗自叹息,深感可惜。
李牧指挥大军冲锋,呈现出与秦野部队截然不同的风貌。
他的精兵以井然有序的阵型稳步推进,在这南溪城下,投入战斗的步兵约达两万人。
李牧精心排布,盾牌兵位居前方,个个身强体壮,手持厚重的盾牌,目光坚定且沉稳。
长枪兵身姿挺拔,手中长枪林立,闪烁着冷冽的寒芒。
刀斧手则是满脸悍勇,肌肉紧绷,仿佛即刻就能挥出夺命的一击。
弓箭手们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弓弦紧绷,蓄势以待。
战斗伊始,弓箭手率先射杀秦野大军的有生力量。
那一支支利箭恰似飞蝗一般射向秦野的部队,挟带着呼啸之声,瞬间便夺去了众多生命。
秦野大军的士兵们接连惨叫着倒下,鲜血将脚下的土地浸染得一片猩红。
当秦野大军发起反击时,盾牌兵迅疾举起盾牌守护后方。
那盾牌紧密相连,构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把飞来的箭矢纷纷阻拦而下。
秦野望着李牧部队的表现,脸色阴沉得仿若能滴出墨来。
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紧战场,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他知晓李牧乃久经沙场的老将,却未曾料到其士兵竟能这般完美地执行战术。
在战场上,要让两万人严格依照训练行动实属不易,人数若超过五万,想要做到这般指挥若定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李牧却能够将这两万人指挥得犹如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般自如。
这其中所必备的指挥才干和士兵的纪律性,给秦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随着战斗的持续推进,秦野的士兵在秦峰手下弓箭手的射击下伤亡惨重,超过三千人。
秦野急切地想要出动床弩阵,马勇却极力阻拦,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忧虑。
“将军,此刻使用床弩会误杀己方士兵,进而导致士兵内部产生矛盾。而且倘若士兵分散躲避,敌人定会趁机进攻!”
马勇的声音由于紧张而微微颤抖。
秦野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士兵在弓箭的射杀下艰难挺进。
他的心犹如被熊熊烈火灼烧一般,痛苦而又焦躁。
秦野虽下令让弓箭手反击,但对方盾牌兵的防护致使反击成效甚微。
他手下的精锐平日训练侧重于杀敌,在配合保护方面的训练有所缺失,难以构建起有效的防御。
那些弓箭手们纵然奋力射箭,可大部分箭矢都被对方的盾牌挡下,仅有少数幸运的箭矢能够给对方造成些许伤害。
两军短兵相接之后,战场上血腥至极,惨烈异常。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相交声相互交织,震耳欲聋。
秦野这边的伤亡更为惨重,士兵们接二连三地倒下,鲜血将大地染得血红一片。
李牧手下精兵的盾牌兵时刻牢记保护刀斧手的使命,弓箭手退去之后,他们相互配合,杀伤力巨大。
盾牌兵们用自己的身躯为刀斧手们抵御住敌人的攻击,刀斧手们则趁机挥出致命的一击,每一次攻击都意味着敌人生命的终结。
不到半个时辰,秦峰投入进攻的两万人已损失超过四分之一。
秦野对李牧军队依旧能够维持良好的阵型深感震惊。
他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凝视着战场。
通常来说,双方军队交战一段时间以后,军阵虽在,但威力相较之前必然会有所削减。
可李牧的军队却仿佛不受这一常规的束缚,他们的阵型依旧紧密有序,士兵们的配合依然默契无间。
这正是为何,明明对于武道高手存在限制的军阵,在大战的中后期能够冲进去大杀四方的缘由。
因为军阵在对战中被削弱了。
此刻,秦野愈发忧心忡忡,如果李牧手下的大军全部都是如此精锐之师,那自己手下即便有三百万之众也难以抵挡啊,自己这边军队士兵的平均修为原本就不及李牧那边,如果对方士兵的军事素养还更高超,那这场仗还怎么打?
马勇敏锐地瞧出了秦野忧虑,赶忙解释道:“王爷且放宽心,李牧军队之所以战斗力如此强盛,无非是南溪城下那地势太过狭隘罢了。倘若地形开阔些,情形必然会大不相同!”
秦野心急如焚,急切地说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李牧?”
马勇手抚下巴,深思熟虑一番后给出了建议:“王爷,依我看应当先退入南溪城,静候器械和更多步兵到来之后,再寻机发动进攻。”
秦野目光闪烁,经过短暂的斟酌后点头表示认同,可嘴里却嘟囔着:“但本王心中仍有不甘呐,定要让李牧这两万人好好尝尝苦头!”
马勇凑近秦野耳畔,悄悄献计,秦野听后双眼放光,兴奋地说道:“好!就依你之计,速速安排下去!”
在秦峰的大军中,秦峰、商鞅和李牧三人正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战场局势。
秦峰望着秦野迟迟没有鸣金收兵,满心皆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道:“这秦野究竟在搞什么名堂?为何要让士兵持续作战,眼下他手下的精锐部队可都伤亡惨重,不足千人了!”
商鞅同样感到迷惑不解,紧皱眉头说道:“此事确实蹊跷。”而李牧久经战阵,他那敏锐的直觉令他瞬间察觉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当机立断下令道:“鸣金收兵!快!”
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动作还是慢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