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军令状,七日破城!
秦峰眉头紧皱,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程昱将锦衣卫传来的书信递给秦峰。
秦峰看后,脸色阴晴变幻,许久之后,长叹一声,说道:“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吴朋友和周临坚守城池的决心!”
原来,吴朋友和周临的大军昨日就已撤入内城,可锦衣卫直到今日早上才发现这一情况。
这无疑是锦衣卫的失职,而程昱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自然难辞其咎,所以他在此请罪。
秦峰看了看程昱,亲自将他扶起,笑着说道:“仲德,此事锦衣卫确有失职之处,但责任不在你。毕竟,就连朕也未曾料到,吴朋友和周临会毅然决然地放弃突围的念头,选择率领大军退守内城。此事你无需太过自责!”
秦峰、商鞅和程昱三人最初的推测乃是,一旦泾城防守难以为继,吴朋友和周临必然会选择突围以求生机。
毕竟,他们各自的家族族人皆是他们的牵挂所在,不大可能选择与泾城同归于尽。
然而,实际情形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吴朋友和周临竟然选择了退守内城。
程昱略作沉吟片刻,神色凝重地向秦峰进言道:“陛下,吴朋友和周临二人退守内城,显然是打算与陛下的大军展开持久战,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切不可拖延!”
秦峰苦笑着摇摇头,无奈地回应道:“朕又何尝不想速战速决,可此事谈何容易!据我方所获情报,泾城内城远比外城更为坚固。即便他们无法突围,但凭借其手中的兵力,坚守一年恐怕都不成问题。想要速决,实在是困难重重!”
“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七日之内,必定攻克泾城内城,以此将功补过!”
程昱突然神色庄重,言辞恳切地说道。
秦峰眉头紧蹙,目光如炬地盯着程昱,严肃地说道:“仲德,军令状绝非儿戏,你切不可一时冲动。”
程昱脸上露出自信且从容的微笑,回应道:“陛下放心,臣心中已有万全之策!”
秦峰盯着程昱看了好一会儿,他深知程昱并非那种信口开河之人,既然其言有办法,或许真有成功的可能。
稍作思考后,说道:“仲德,之前围攻泾城你皆束手无策,如今却有了法子,快给朕讲讲,到底是何妙计!”
程昱却故意卖起了关子:“陛下放心,臣的计策定然能够成功,至多七日,内城必破。”
秦峰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们这些文臣,总是这般神神秘秘!”
接着又问道:“那快说说,你需要朕如何配合?”
程昱赶忙将自己的需求一五一十地告知秦峰。
秦峰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下令停止挖掘渠道,同时指挥大军发起强攻。
外城此时仅有两万人防守,在秦峰大军的凌厉攻势下,根本无力抵御。
不到一个时辰,泾城外城就彻底被秦峰收入囊中。
依照程昱的计谋,秦峰迅速调遣大军将内城团团围住。
内城的面积相较外城小了许多,四十万大军把内城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难以飞出去。
如此情形让内城不少士兵面露绝望之色,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助。
秦峰并未下令即刻攻城,只因程昱有言在先,大军只需围困,七日之内,城必破。
虽然秦峰不清楚程昱的自信源自何处,但既然这位智谋过人的臣子如此笃定,自己自当全力支持。
他下令大军只围不攻,同时让商鞅张贴皇榜,安抚泾城的百姓。
三日后的深夜,在内城的一座府邸中,周临独自坐在凉亭里,借酒消愁,满脸愁容,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周将军这般愁眉不展,想必是心中有事啊。”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悠悠传来。
周临闻声,脸色骤变,霍然站起身来,右手迅速搭在佩剑之上,厉声喝道:“何人在此?”
“周将军莫慌,是我。”声音中带着几分悠然。
紧接着,一个身影从凉亭左侧缓缓走出。
周临看清来人,顿时大惊失色,右手紧紧握住佩剑剑柄,剑身已抽出一小半。
他双目圆睁,死死盯着来人,沉声道:“程昱!”
来者正是大夏王国的左丞相程昱!周临怎能不感到惊愕?这程昱虽是文臣,但其身手不凡,实力不逊于武将,甚至更在自己之上。
若是他要取自己性命,自己恐怕毫无还手之力。
“周将军放心,我不会加害于你。”
程昱神色自若,泰然地坐在凉亭的座位上,面带微笑地看着周临。
周临的脸色阴晴不定,突然冷笑一声,说道:“你当然不会杀我!因为一旦杀了我,我手下的大军就会落入吴朋友手中。到那时,他便能将所有兵力掌控在手,不再有我的牵制。你们想要攻破内城,就会难上加难!所以,你绝不敢杀我!”
他这番话,既是在自我宽慰,也是在向程昱表明自己的想法。
程昱点了点头,说道:“周将军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我不会对你动手。”
“既然你不杀我,却又现身此处找我,想必是想劝我投降秦峰吧!”
周临冷笑连连,一脸看穿程昱意图的神情。
程昱依旧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正是我的目的。”
“那你应该清楚我的答案!”
“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