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漠北百万大军来袭
秦峰定了定神,目光如炬地开口说道:“朕问你,你是如何想出这个解决办法的?”
商鞅连忙拱手,脸上满是恭谦之色,微微低头说道:
“陛下,臣在民间之时,一直对朝堂之事颇为关注。在听闻陛下斩除风策及那七十多位朝臣的雷霆手段后,臣便对陛下的果敢与英明钦佩至极。
陛下此举,实乃为大夏除去奸佞,开创新局。臣料到陛下或许会面临后续的困扰,因而早早便开始思考应对之策。臣此次前来王都,本就意在求见陛下,一心想要为陛下效力!”
秦峰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颇为受用,暗自想到:“当皇帝真是不错啊!即便是商鞅这般大才都要对着自己拍马屁。”
秦峰思索片刻后说道:“商鞅,朕决定将朝堂改革之事交由你全权处理。”
商鞅连忙谢恩,一脸感激与坚定,额头触地说道:“谢陛下信任,臣必当竭尽全力。”
商鞅紧接着抬起头,眼中透着期待,身体微微前倾说道:“陛下,之前您答应臣,若臣回答令您满意,便赐予臣一个三品之上的官职,不知陛下可还记得?”
秦峰盯着商鞅,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思忖:“这商鞅倒是心急,你都是我召唤出来的,我肯定得给你安排好啊!”
然后说道:“商鞅,之前朕答应你......”
话刚说到一半,门外突然传来太监小桂子急切的声音:“陛下,有来自辽东郡的八百里加急军情!”
秦峰眉头一皱,听到“八百里加急”几个字,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商鞅与一旁的程昱听闻,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凝重,仿佛心头被压上了一块巨石。
“进来!”
小桂子匆匆走进,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滚落,神色惊惶至极,双手颤抖如筛糠般呈上军报,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急切汇报道:
“陛下,这次辽东传来的情报里说了,漠北王国神策大将军耶律齐带领百万大军陈兵在辽东郡边境,进攻我大夏王国。”
“你说什么?”
秦峰听后,不由惊声高呼,脸上略显慌张。
我大夏与漠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甚至先帝在位时,漠北还曾有意与大夏联姻,虽然后来因先帝及前太子的离世而不了了之,但两国的关系向来还算不错。
这漠北怎会在此时突然出兵进攻我大夏?
毕竟自己刚刚才铲除风策,如今朝堂局势尚未稳定,内部世家纷争不断作乱不休,还有齐王在一旁虎视眈眈,燕国也一直陈兵在大夏边境,现在漠北居然也来横插一脚凑热闹?
一旁的商鞅听到秦峰的惊呼,神色凝重,目光中满是担忧,连忙说道:“陛下!没事吧!”
秦峰听到商鞅的关心提醒,心中猛地一震,暗自思忖道:
朕身为大夏之主,万不可如此惊惶失措。若朕都乱了方寸,这满朝文武、万千子民又该何去何从?
朕必须镇定下来,必须想出应对这场危局的良策。
他深吸一口气,强自平复紊乱的心绪,努力调整自己的表情,将内心的慌乱硬生生压了下去,脸色逐渐恢复平静,目光重新变得坚毅,朗声道:
“恩,我没事!”
程昱见秦峰调整好了状态,赶忙向前一步,拱手进言道:
“陛下,依臣之见,要不我们将传达情报的将士叫进来,详细询问一番辽东郡那边的具体情况?如此或许能获取更多关键信息,以便我们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秦峰对着程昱点了点头,说道:“传他进来。”
不多时,那位来自辽东郡的将士便被带了进来。
只见他浑身血迹斑斑,铠甲残破不堪,头发凌乱,脸上满是尘土和疲惫,双眼红肿,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悲伤与愤怒。
他一见到秦峰,便“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地哭诉道:
“陛下,两日前,辽东郡郡主得到边军将士传信,说边境有异动,疑似有大军活动的迹象,郡主得到情报也没有多想,毕竟漠北一直与大夏交好,便带了两万将士前去探查。
不曾想却遭到了埋伏,郡王身中数箭,拼死抵抗,带着剩下的数千将士退回了抚顺城内。接着漠北先锋三十万大军进攻抚顺城,郡主带领城内八万将士们死战不退。
经过一天的战斗,城内的八万将士也死伤过半,郡王他因为一直顶在最前线,最终伤势过重而亡。
还请陛下发兵,为郡主及将士们报仇,也救救辽东郡的数百万百姓吧!”
秦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辽东郡郡主的身影。
那是一个英姿飒爽、忠肝义胆之人,前身曾在宫廷宴会上见过几面,其是大夏的皇室支脉,一直对大夏都是忠心耿耿的。
没想到他竟然战死了,想到此处,秦峰心中也是悲痛与愤怒交织。
“我知道情况了,你也不要着急,我会即刻发兵,此仇朕定会为你们报。你且先下去歇息吧!”
“谢陛下!”
随后,秦峰看向小桂子,说道:“小桂子,带这位将士下去,好生照料。”
小桂子应声道:“遵旨。”
便带着这位将士离开了御书房。
秦峰重新坐回龙椅,看向程昱和商鞅,语气坚定无比且不容丝毫置疑地说道:
“对于漠北此次悍然进攻我大夏之举,你们有何看法?
朕今日只愿听闻能够剿灭漠北那百万大军的策略,那些主张退步忍让的废话,切莫在朕面前提及。
于朕而言,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但凡有任何胆敢来犯之敌,皆要将其彻底消灭。
无论对方实力何等强大,朕都定要亮剑,只要外敌胆敢妄动,朕就敢与他们拼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