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一章不满的结果
结果她就从那老太医的口中得知,原来宋太医方才一回来,都还没来得及落脚,就被长公主的人给叫去了,说是长公主像是染了风寒,需要太医帮着瞧瞧。这下小荷就算不想多想,也感觉到这件事儿的不对劲儿了,她很想往皇后那里跑一趟,让皇后娘娘让一个太医去给舒贵妃瞧瞧身子,但是又想到皇后娘娘既然这么做了,自然是不可能让自己如愿的。
到时候若是惊扰皇后娘娘,以及妨碍皇后娘娘诊治的罪名反倒落到了舒贵妃娘娘的头上,那么自己就成了大罪人了。
左思右想之下,小荷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仅剩的这位老太医给请去,结果这一请,可真是花费了不少时候。
因为这老太医已经许久没有去给后宫的贵人诊脉了,因此收拾东西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小荷在一旁等得着急,也催促了几句,可却只是让那老太医越发地忙乱起来,反而耽误了不少的时候。
之后小荷便再不敢多说一句话,终于等到老太医把东西收拾好了,可以上路了,小荷又被老太医那走路的速度给震住了。
要是让他以这个速度走过去,也不知何时才能走到!
只是小荷这次可不敢再催促了,别到时候这老太医磕着绊着了,再耽误了大事,于是这一系列的事情直接导致了小荷回来的时候,舒贵妃以及没什么大碍了。
再说这老太医诊了好半天的脉后,终于收回了手,抬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却不说话。
舒贵妃倒是不着急,倒是以及忍了很久、也等了很久的小荷忍不住了:“老太医,您看我家娘娘的身子如何?”
老太医长叹了一声,直把小荷吓得半死,接着才开口道:“贵妃娘娘的身子好得很,反倒是老臣这身子骨,慌里慌张地走这一趟,都快受不住喽。”
小荷闻言,顿时嘴角抽搐,不过到底是稍微安下心来,娘娘没事就好,不过她眼尖地看到舒贵妃的裙角隐隐有血迹露出来,忙又追问道:“老太医,您可要瞧仔细了,我家娘娘真的没事吗?”
“不仅没事,现在她的身子气血通畅,比一般人还要好很多呢!所以贵妃娘娘是什么药也不用吃了,看来老臣我这是白跑了一趟啊。”老太医瞥了小荷一眼,像是有些不满对方对自己的怀疑似的。
小荷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呐!
舒贵妃闻言却忍不住瞥了苏子昭一眼,她是真的没有想到,苏子昭方才那看似简单的两下子,竟然这么有效。由此可见,这人是真的不简单,医术也很是了得。
“都是下人少见多怪,竟然还把您给拉来了,来人,快备了软轿送老太医回去。”舒贵妃一声令下,自然有人去准备软轿了。
等送走了老太医,舒贵妃直接把小荷叫到了跟前:“怎么请了这么一位老太医过来?”
其实舒贵妃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只是还是想从小荷口中听到实情。
小荷听到问话,不禁有些犹疑地看了苏子昭一眼,这外人还在这里呢,怎么娘娘就开始问话了?该不会是哪里不对劲儿吧?
舒贵妃看出了小荷的疑惑,肯定地点了点头:“苏姑娘不是外人,你直说便是。”
小荷更加疑惑,自家娘娘与苏姑娘不是才第一次见面吗?怎么这么快就不是外人了?
不过既然娘娘这么说了,那么自己自然只有听命的份儿,于是十分详细地把之前在太医院的事情告诉了舒贵妃:“……奴婢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劲儿,但是皇后娘娘确实偶有头疼的症状,奴婢当时也不好多问什么。”
舒贵妃与苏子昭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了答案,舒贵妃点了点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不要随便说出去。”
“奴婢省得。”小荷可谓是舒贵妃的心腹,也很是聪明伶俐。
“此番多亏了苏姑娘了。”舒贵妃再一次道谢。
苏子昭微微一笑,见舒贵妃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这才伸手将那两枚银针给取了下来:“娘娘的身子很好,腹中的小皇子也很好,只要娘娘保重身子,定然能平安生下小皇子。”
说到这里,苏子昭又指了指仍被舒贵妃攥在手中的荷包道:“这荷包娘娘便留着吧,这里头的东西都是安胎的,娘娘可以将其置于枕下,或是随身挂着。另外在饮食上娘娘也要多加注意,切莫贪凉,切莫食用生鲜之物,其他的便是要比往日更仔细些,以防……”
最后的话苏子昭没有说完,但是舒贵妃却能明白她的意思:“苏姑娘放心,本宫会好好照顾自己,苏姑娘还要前去太后娘娘那里,如今时辰已经不早了,要不要本宫与苏姑娘一道过去一趟?”
“多谢娘娘好意,只是娘娘方才才瞧过太医,这时候若是陪民女前去,只怕有些不妥,况且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娘娘的身子。”苏子昭笑着告辞,再次上了那软轿。
现在时辰确实不早了,也不知太后娘娘会不会为此而气恼,或者为难自己。
身在慈宁宫的太后娘娘其实早就等得不耐烦了,确切地说,她并没有在刻意地等待苏子昭,但是这毫不影响她对此的不满。
“太后娘娘,苏姑娘来了,”当齐嬷嬷终于来报的时候,太后的神色已经很不悦了,齐嬷嬷忙又劝道,“太后娘娘息怒,想必苏姑娘也是路上遇到了些事情,这才耽搁了,奴婢瞧着她是乘了软轿过来的,脚上似乎有些不妥。”
这个时候,太后尚不知晓发生在御花园中的事情,不过估计就算她知道了,也还是会很不满,毕竟无论发生了什么事,苏子昭都还是迟到了。
而且身为一个寻常女子,难得入宫一次竟然就被卷入后宫之中的事情里,这本身就已经足够让太后不悦了。
太后哼了一声,对于齐嬷嬷后面的话并没有什么反应:“让她进来吧。”
苏子昭低着头被一个宫人扶着走进宫殿中,她虽然不了解太后,但是也曾有所耳闻,况且此刻这宫殿中的气氛确实十分压抑。
苏子昭不顾自己脚腕上的伤,十分干脆利索地跪了下来:“民女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娘娘从上而下地打量着苏子昭,并没有马上让苏子昭起身,苏子昭也不急,她知道太后这是在给她下马威呢,至于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苏子昭很自然地联想到了长公主。
不过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苏子昭现在都是什么都做不了。因为苏子昭对此虽然十分有怨言,但这里毕竟是皇宫,她所能做的就只有忍耐而已。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不冷不热地开了口:“你的脚怎么了?”
“回太后娘娘,民女方才不小心扭到了脚,在太后娘娘面前失仪,还望太后娘娘宽恕。”苏子昭垂着眸道。
太后又看了苏子昭片刻,才道:“既然腿脚不方便,那就赐座吧。”
便有宫人端来了小杌子,苏子昭忙道谢,坐了下来,心中却是觉得讽刺不已。
之前太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跪了那么久,都没有开口,现在却又仿佛大发慈悲似的赏赐座位给自己,苏子昭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不过无论如何,苏子昭都不会委屈了自己,既然有凳子坐,她自然不会推辞。
坐下后,苏子昭也不说话,就只是微微垂着头,态度十分恬淡、安静。
但是这一切看在太后眼中,却又成了苏子昭不懂规矩,沉默寡言的表现,使得太后愈发不满,就连开口的声音里都有着很容易分辨出的不满:“哀家听说,苏姑娘现在住在永宁小居?”
“回太后娘娘,正是。”苏子昭自然知道太后想知道的是什么,但是她可不打算乖乖地说出来,故而回答得十分简单。
太后本以为自己这么问了,苏子昭自然会说清楚她与杨靖岿的关系,此刻却见苏子昭如此不上道,不禁更加地不高兴了:“苏姑娘与靖岿的关系似乎不错?”
“太后娘娘说的是曜郡王?”苏子昭故作诧异的看向太后,似是没想到太后会这样说,“曜郡王心慈仁厚,民女感激不尽,加之锦太妃娘娘凑巧瞧得上民女,认了民女为义女,故而……”
苏子昭没有直接明确地说出自己与曜郡王关系好不好,而是把这些间接的关系摆了出来,这意思很明显,就算是看在锦太妃的面子上,杨靖岿也不会对自己太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