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姑母 - 卿本佳人很腹黑 - 孟小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七章姑母

“信不信由你!”那小个子见苏子昭还揪着不放,又见四周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作势将她一推,转身便和那个大汉跑了。“你们……”苏子昭一个女子,虽说不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但也追不上他们两个粗汉,眼睁睁看着他们消失在人堆里,气得不行。

这一切都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众人反应过来,已是不见了那两人,回过神来,皆赞苏子昭聪明伶俐等等,苏子昭笑着谦虚了几句,便和悠月一起去问那小女孩去了。

小女孩身着粗布大麻衣,十分瘦小,一看便是营养不良所致,可看她的面容,却是秀气婉约,一瞧便知道是极为温和的。

“你叫什么名字?”苏子昭问道,“怎么会被他们盯上的?”

“我叫小玉。”小女孩嘤嘤欲泣,“我也不知道,我本来是来给我娘抓药的,可没想到,还没走到药铺便被他们给拦住了。”说着,她忙跪下,“多谢小姐救命之恩,小玉来日定当为小姐做牛做马!”

“别!”苏子昭忙和悠月连忙扶起她,“你不是还要给你娘抓药吗?快去吧!”

苏子昭算是知道,为何小玉会被刚刚那几个人给盯上了,只怕是小玉着急给娘买药,把绣包拿了出来,却不知财不外露的道理,被那两个贪财的给盯上了,这才会有刚刚那一幕。

苏子昭想了想,又看看小玉眼下这个样子,生怕她再受了什么骗,索性把她带去苏家的铺子抓了药。而后又听她说母亲病重,想了想,便道:“既如此,不如我跟你走一趟,我也懂些许医术,简单的病理还是看得懂的。”

小玉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和苏子昭坐了马车回家去了。

苏子昭不知道的是,在她们走后不久,两道人影从一个小巷子里走了出来,若是她还在这里,定能认出,这两人便是刚刚那两个逃走的大汉。

为首的大汉满脸阴沉,盯着苏子昭的马车,目光狠辣:“他妈的!竟然敢管老子的闲事!给老子等着!老子定要让她好看!”

“走!”大汉再次盯了一眼已经走远的苏子昭的马车,恶狠狠地开口,转身带着那个小个子的走了。

苏子昭只当这是个举手之劳,却不知不久后会给她带来多大的麻烦。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不知走了多久才慢慢停下来,

“小姐,到了。”马车外传来小玉的声音,悠月起身出去了,而后又扶着苏子昭下了马车。

下了马车,苏子昭环顾四周,不禁错愣,四处都是光秃秃的树枝,不见人家,只有一个半边伫立,半边坍塌的小茅屋。

悠月指着这个小茅屋,惊诧道:“小玉,这……这便是你家?”

小玉点了点头:“正是。”而后语气微微低落:“让你们见笑了。”

悠月听了更是惊诧,她曾以为,她那个穷得要卖掉她的家,已经是够可怜的了,可没想到,竟然还有比自己更苦更穷的人家。

苏子昭虽然心中惊诧,但面上并未过多表现出来,笑了笑,道:“快进去罢,你娘不是病了吗,还等着你给她熬药呢。”

小玉一听,忙返身开了门。悠月扶着苏子昭上前,一进门,一股浓重的异味扑面而来,苏子昭和悠月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掩了鼻子继续进屋,在屋里见得一个面容枯槁的老妇,躺在床上,双目无神。

按理说,小玉的年纪也才十三四岁,她娘的年纪也应当不是很大,可看着这妇人的面容,却是比之六十好几的老婆子无甚区别。

“咳咳!”听到声响,妇人微微转过头,咳嗽出声。

听那咳嗽声,像是恨不得把肺都咳出来,只听得苏子昭和悠月一阵难受,就好像是咳在她们心上似的。

小玉忙去煎了药,放下药,跑到床前扶起妇人,带着哭腔叫了句:“娘,我买了药来,你只要喝了就会好了,你一定不会有事的。”说着,又要哭了。

“咳咳!”妇人轻笑,话说有气无力,“傻孩子,别哭。”她眼眸里带着一抹慈爱,看着小玉,看得苏子昭略微心酸,微微转过头,却又听妇人问道:“小玉,不知这两位贵客是……”

小玉反应过来,说:“娘,小玉刚刚在街上遇见坏人了,幸好这位小姐出手相助,小玉这才能平安归来,还为娘买了药。”

“哦?”妇人无力一笑,可话语之中却是充满了感激,“那这两位可就是我们母女二人的恩人了,小玉,你怎么能让恩人站着呢?快去,找干净的凳子来,给恩人坐,对了,还要泡两杯茶啊!”

“是,娘,是小玉急糊涂了。”小玉说着,连忙起身就要照做,却是被苏子昭一把拦住:“小玉,不必麻烦,我先帮你娘看看身子吧。”

“这……”小玉迟疑了,苏子昭说帮忙给她娘看身子,她自是欢喜的不得了,可苏子昭是恩人,哪里有一来便让恩人忙碌的道理?况且人家似乎还不收银子……

苏子昭微微一笑,也不管小玉反应如何,径直走到了妇人床边:“老……”她本想叫老婆婆,一想又觉得不对,便改口道,“我略懂一点儿医术,看您身子不适,我帮您稍微把把脉吧?”

“这……”小玉娘显然也是有点迟疑,她也跟小玉一个想法,怕麻烦苏子昭,觉得十分不好意思。

苏子昭一笑,伸出了手。见状,妇人也没再多说什么了。

看见妇人的手,苏子昭微微一愣,那哪里还是手?简直就跟干尸没什么区别,整个手掌干瘦枯槁,幽绿的血管高高凸起,指骨修长,若不是晓得这是一个活人的手,苏子昭怕也要被吓一大跳。

她压压心底的惊讶,执起那妇人的手腕,把起了脉。前世,她也曾学过一招半式的医术,再加上今生有那本古籍,通过望闻问切,判断一些简单的病理也不是什么难事。

悠月倒是不知道苏子昭竟然还会医术,和小玉一样,在一旁翘首以盼,只觉好奇不已。

约摸半柱香的时间,苏子昭才放开了妇人的手,面上展露一丝微笑,道:“还好,只是普通的风寒,不过是拖得久了点儿,幸好你今日买了药来,不然要是再拖个几日,怕是便要成了肺痨了,如今把药买来了,你早、中、晚各煎一服给你娘喝,多养几日也就好了。”

想了想,苏子昭又道:“只是,若是你们继续在这里住下去的话,怕是难免不会再出什么意外。”说起来,苏子昭不禁好奇,“看你们家四周皆是荒野,难不成这里只有你们母女俩吗?”

听苏子昭如此问,小玉娘不由叹了口气,道:“不瞒恩人您说,我们其实不是这里的人。”

“哦?”苏子昭挑眉。

小玉娘道::“我们本是住在平城一个小山村里的,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前,平城发生大难,旱了整整一个春,寸草不生,没了粮食,许多人因此饿死,后来好不容易等到风雨来了,偏偏又引起了洪流,死了更多的人……”

她叹了口气:“我先生本是村里的一个教书先生,看见许多人遇难,便前去营救,谁知……谁知……”

说到这儿,她已经泣不成声,苏子昭却是明白了,她的丈夫多半是救人的时候死了。难怪这小玉母女俩虽如此落魄,却是知书达理,显然是良好的家教所成。

小玉娘又说:“后来我们娘俩相依为命,一路跋山涉水,本是来寻我们京城的一个亲戚的,却没想到,那个亲戚也已经全家惨死……”

全家惨死?

听到这里,苏子昭的心微微一动,连忙问道:“不知您的那个亲戚,是哪户人家?”

妇人叹了口气,幽幽道:“京城苏家……”

苏家!苏子昭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呆愣起来,悠月也是睁大了眼睛,“呀”的一声叫了出来,小玉被她吓了一跳,忙问:“悠月姐姐,你怎么了?”

两人一路早已混熟悉了,交换了各自姓名。

悠月嘴唇张了张,看了眼苏子昭,并未开口说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