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山之四季》(16)
作者简介[日]高村光太郎(1883—1956)
号碎雨,日本诗人、雕刻家。
1883年出生于东京。
15岁考取东京艺术学校预科,毕业后游学美国、英国、法国。1909年回到日本。认识女艺术家智惠子并在两年后结婚。婚后,高村光太郎创作了一系列经典雕刻作品,在艺术界名声大噪。
1928年,智惠子病逝。高村光太郎自此一蹶不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高村光太郎孤身一人来到日本东北部地区岩手县的山间,开始隐居生活。这部《山之四季》就是他的蛰居生活记录。
七年之后,高村光太郎回到东京。
1956年4月,高村光太郎在东京逝世,留下很多未完成作品。
[1]鼩鼱:鼹鼠目鼩鼱科,夜间捕食昆虫、蜘蛛。
[2]鼷鼠:鼠科小动物,灰黑色或灰褐色,喜爱生活在耕地中。
[3]文:日本鞋袜的尺码单位,一文约为2.4厘米。
[4]雪轮:穿在鞋子下面,防止被深雪埋没的用具。
[5]间:日式长度单位,一间约为1.8米。
[6]日莲上人:镰仓时代的高僧,佛教日莲宗的开山祖师。
[7]芭蕉:即松尾芭蕉,日本江户时代诗人。
[8]见真大师:亲鸾,日本佛教净土真宗初祖。
[9]黄道眉的叫声和日语里“一笔启上仕候”的发音相近,为书信开头常用客套语。
[10]marronschauds,法语中的“烤栗子”的谐音。
[11]梅原龙三郎:和高村光太郎同时代的绘画大师。
[12]贯:日本尺贯法中的重量单位,一贯约3.75千克。
[13]热海:日本三大温泉之一,位于伊豆半岛。
[14]匁:日本汉字,读音为mángmi,日本尺贯法中的重量单位,1匁=3.759克。
[15]杜鹃鸟的叫声与日语“本尊没来吗”类似。
[16]过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把农历新年改为公历,即庆祝元旦。
[17]宵宫:神社正式祭典前夜举行的祭祀活动。
[18]土用:夏季入伏前的十八天。
[19]合(gě):容量单位,约为一升的十分之一。
[20]利休先生:即千利休,安土桃山时代千家派茶道的始祖。
[21]小碗荞麦面:一种饮食习俗,招待客人时,将小碗装的荞麦面不断地倒给客人,不能让客人的碗空着。
[22]池坊:日本花道流派之一,15世纪中叶由池坊专庆始创。
[23]込:日本汉字,读音为kě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