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大相国寺
一行人顺利的进了城,汴京外城已经可以说是十分繁华了,但是这内城更是要远胜之。正值下朝,各位官员的马车在道路上排成了队。要知道这可是大宋的政治中心,长长的马车队伍里都是能影响整个大宋命运的大人物。
“香车已尽花间市,红袖歌残水上楼。”
来了汴京就不得不提一下,汴河的风景了。
在《东京梦华录》里是这样形容的:“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
汴京繁华,可见一斑。
过了州桥,赵凌云觉得自己真的走进了《清明上河图》里,街边店铺鳞次栉比,米行、肉行、布行、邸店、酒楼、药铺,当然也少不了丰富宋朝人民精神生活的瓦子、妓院等等。御街上,行人如织,书生、小贩、官宦,还有行走江湖的卖艺人。
盛世景象,烈火烹油。
赵凌云心里叹息了一句:“百年之后,金人铁骑长驱中原、直捣汴京,生灵涂炭,野狗食人,这辇毂繁华、壮丽辉煌的汴京顷刻间烟消灰灭,可叹可惜啊。”
不过,百年之后,自己也不过是一坡黄土,管不了这么许多。
远远的能看到,气势恢宏的皇城城墙了。
赵凌云也不得不和小玲儿告别:
“小玲儿,我要到大相国寺去送信了,要是有什么事直接去大相国寺找我。”
小玲儿有些不舍,说道:
“赵家哥哥,这大相国寺和我家也不过四五里的距离。你忙完了正事,一定要去我家一趟,我和哥哥还要好好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呢。”
赵凌云笑道:“小玲儿,你要是找我上门喝杯茶说说话,那我必定欣然前往。但是你要是再提什么‘救命之恩’,那我可就不敢上门了。我可不想让人看做是一个挟恩图报的小人。”
小玲儿一听,有些着急的说道:“我看谁敢说这种屁话,赵家哥哥只管来,但凡有人敢嚼舌根,我必不善罢甘休。再说,我丁家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家。”
赵凌云心道:“看来小玲儿还不知道,你老爹还真是个忘恩负义的。”
当下点点头,说道:“那等我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就去丁府讨杯茶喝。”
小玲儿听到赵凌云答应上门做客,也笑了起来:“那我就扫榻以待了,赵家哥哥,可一定要来啊。”
赵凌云抱拳道:“那贤弟保重了,告辞。”
小玲儿也学着赵凌云抱拳道:“兄弟,保重,告辞。”
两人就此分开,赵凌云牵着黑龙走在了南门大街上,不一会,就来到了大相国寺门前。
大相国寺位于汴京内城的中心,始建于南北朝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站在大相国寺门口,赵凌云心下感叹:“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好家伙,这里是哪,汴京,这么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多少当官的大佬,欧阳修、苏轼苏辙这种大文豪都只能租房子。而大相国寺,就占了500多亩,什么概念,就是一个寺庙抵得上十个小区。
看着大相国寺雄伟的大门,赵凌云羡慕的想到:“不知道大相国寺还收人不,不过自己没有本科学历啊。”
当然,人家的服务也是很到位的,不等赵凌云开口,就有知客僧上前来询问。
赵凌云客气的说明了来意,知客僧叫来一个小沙弥,跑着去后院传话,自己则招待着赵凌云到耳房喝茶。
就在赵凌云和知客僧说了一会话后,小沙弥就过来请赵凌云去会客厅见智光大师。
大相国寺的法号按“智慧清静,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所以智光大师在大相国寺辈分很高,现在位居金刚禅院的后堂,就是带领弟子读经,讲经的老师。大相国寺的主持慧衍,就是智光大师的弟子。
来到了金刚禅院的会客厅,小沙弥就站在门外,而赵凌云打开门,就见到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和尚。
不待赵凌云开口,老和尚就先说话了。
“小友就是‘黑面无常’刘立山的弟子吗?果然英雄出少年,万仙剑宗不愧是中原名门。”
这下就把赵凌云给弄的不好意思了,这老和尚上来二话不说就给自己戴高帽,要知道万仙剑宗虽然在江湖上勉强算上一流门派。
但是大相国寺也不差啊,确切的说,大相国寺有些超然物外的意思。不仅在江湖上威望厚重,和皇家的关系也十分不错,甚至官家也经常来大相国寺上香。说句不太合适的话,这大相国寺就是黑白通吃的庞然大物。没道理对自己一个刚出江湖的毛头小子这么客气,甚至客气到有些不太寻常。
当然,也难怪赵凌云费解,这里面还牵扯到,万仙剑宗上一代宗主,“南斗剑仙”梁楚生。
这位梁楚生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范,四十多岁继任万仙剑宗的宗主,快五十了才在剑斩河间五虎一战成名。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和少林、武当、青城各大门派试剑,共计五十余场,未尝一败。当然,要是只有这些也没有什么,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辽威虏军之战爆发,梁楚生雨夜赶赴宋辽前线,想要刺杀辽国主帅耶律隆庆。可惜的是辽国军营太大没有找到帅帐,出于泄愤,梁楚生斩杀契丹将士百余人,取其右耳,留书而返。耶律隆庆也被这次刺杀吓破了胆,宋军受到鼓舞,士气大盛,奋勇杀敌,最终辽国大败。
要说这场战争是梁楚生一人扭转战局,那就有些对不起李继宣,魏能,田敏,秦翰,杨延昭,这些优秀将领了。但是江湖上,却留下了“南斗剑仙”梁楚生的赫赫威名。甚至当朝官家也听说过梁楚生名字,想要给他封官,结果梁楚生却婉拒了。
说起来,这大宋也够奇怪,高层文官卖国卖的毫不犹豫。但是底层的江湖武夫,却耻于求和,勇于国战,真是咄咄怪事。
可惜的是,后来梁楚生就再也没有在江湖露过面了,有传言说他就在万仙山里归隐。所以,智光大师就算不看万仙剑宗的招牌,也要给“南斗剑仙”几分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