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流年从此开始
事情应该从莫泊第一次中考失利开始讲。
也说不上失利,三年的初中读完,除了看完上百本无关课业的小说,能够证明莫泊确实上过三年初中的,也只有原先和他一起每个星期例行罚站或者罚扫清洁区的小伙伴们。说的伤感一点,他们和她们终究在喧闹之后各自回到了各自的轨道,命中注定了中考之后就是各自天涯。
说点正常人明白的,这帮人上高中去了,而莫泊则是留校复读。
不管家里有钱没钱,监利县不缺各个档次的高中,总有一款适合家里没钱也没关系的。大家都认准了没学历以后就没出息的道理,孩子皮了一点,中考成绩差了一点,都没关系。一样可以花点小钱继续让孩子往下读,不管以后是做艺术生体育生还是上技校,总之不能初中毕业就不读了。对,就是这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高中再打工。
莫泊曾无比期望和自己这帮混迹了三年的伙伴们一起升学,哪怕偶尔几个学校不同也没关系,大家都上高中的话,一样玩的起来。一段关系能够持续的维持下去,朝夕相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只要大家还在同样的节奏上,不愁关系淡。
但沉醉在梦里的可不仅仅是莫泊一个人,莫泊的妈妈是一个不服输的性格,她看着儿子差到没脸见人的成绩单,暴揍儿子一顿之后,依然不切实际的幻想着儿子能够‘振作’起来。
莫泊也不知道老妈具体是花了多少钱,总之就是他接下来会在一个新的班主任带领下,复读一年。
得知自己会复读一年的消息,莫泊既高兴又难过。高兴是因为自己中考成绩这么差,原以为这次肯定被打死算球了,结果打完没死成,还能爬起来继续读书,实在预料之外。难过是因为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再也不能和自己熟悉的伙伴们朝夕相处了,往后再想想,纵使未来某一天自己上了高中,人家也有新的伙伴了,自己永远比老朋友隔了一届,简而言之自己有大半可能会慢慢失去这些熟悉的老朋友。
三年会给一个人多大的影响?莫泊鬼使神差的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也笃定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能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人了。我们说伤感一点,他们和她们,是莫泊记忆里最纯真最灿烂的花儿,那个大雨瓢泼的中考之后,那些花儿各自飘散,最美好的时光从此不会出现在‘后来’,所有的后来都要铭记这下一秒就要变成黑白色调的记忆相框。
从此他们和她们活在莫泊的内心深处,从此,对!莫泊决定从此拒绝再去用原有的方式接触新的伙伴,他将伤感的和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些花儿一起,孤独成长。
好吧,这也是不得已为之。俗话说知子莫如母,老妈说了,再给莫泊一次机会,这一次要是再在班上瞎混,再天天和一群乌烟瘴气的人一起游手好闲,就把莫泊打的自己都不认识。
老妈的手段莫泊清楚,说几耳光就几耳光的,说跪一夜搓衣板就必须跪一夜的。鉴于以往,莫泊选择‘重新做人’也无可厚非。
这个夏天注定是炎热到难以忘怀的,为了让莫泊‘振作’,整个暑假期间,老妈都给他安排着上补习班。实际上看着的确,莫泊每天按时提着书包出门了。但悲伤到无以复加的他,却暗自找到了让自己转移情感的地方。
那就是看小说。
实中路口子那里,开着一家有些年头的租书店,老板一家没有买房之前也和莫泊家租一个院子里,所以莫泊前些年还和租书店老板的儿子玩在一起过,得益于此,老板从不找莫泊收钱,让他免费在这里看书。
于是这个热到让地面开裂的夏天,莫泊一边整日顶着烈阳往返补习班和家,一边瞅准老妈没有监视的机会,偷偷跑到租书店去看闲书。
倒也过的很快。
九月一号开学这一天,因为是插班生,莫泊一直等到下午,才被通知可以去学校了。实验中学就在实中路这条巷子旁边,走路不到五分钟就能到学校。
到了教学楼,刚上初三年级所在的三楼,一个中年男人从教室里面出来,指挥莫泊到楼下的一个空闲的教室去搬桌子椅子,莫泊默不作声的看了一眼身边的老妈,老妈重重的仰头一点,示意莫泊按指挥办事。
“也不知道喊一声老师!”老妈无语的白了一眼莫泊,便热切的和这个中年男人沟通起来,“张老师,这就是我儿子了,笨是笨了一点,但是你放心,肯定一点也不皮!要是以后不听你的话,往死里打……”
沉默的转身下楼去搬桌子的莫泊,远远的听到这话,知道这个让自己去搬桌子的男人,就是自己以后的新班主任了,他有点不乐意老妈说这样的话,爱面子的莫泊一想到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声音那么大,肯定被教室里面素未谋面的新同学听见了,以后自己还怎么做人?
身材消瘦的莫泊气喘吁吁的搬着一套桌子凳子,好不容易爬上三楼,和新班主任沟通完的老妈正好准备下楼。
“好好听讲听到没有!妈妈花了不少钱,才给你插班的,你这回不学点东西到手里,你对得起妈妈吗!”
一手扶着桌子边,一边喘气点头的莫泊,忙回应到,“知道了,我晓得……”
“知道了有屁用!要你反省以后好好读书,给老子读点成绩出来才是真!”暴躁老妈上线,看着儿子搬个桌子都累的不行的样子,只觉这傻东西没出息,说着话一个爆栗子敲过去。
脑瓜子嗡嗡作响,莫泊连龇牙都不敢,慌忙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不愿再开口说什么。
“赶紧进教室去吧,记得喊老师啊!”眼见莫泊左看右看都不像聪明的样子,老妈见了心烦,挥手让莫泊赶紧滚蛋。
“来了?搬到后面去吧,先坐最后一排,我到时候还会再排座位的啊……”
班主任看见搬着桌子凳子站在门口的莫泊,先是在教室里随便望了两眼,好像是在找空位,但是没有找到,于是开口说到。
“哦,好,好!”
莫泊低声回应到,假装用心在搬桌子,实际上是不好意思抬头看班里的同学。
虽然成绩不好,但是莫泊好面子极了。以前没有复读的时候,他最喜欢用“你这种水平,顶多就是长江高中的料子……”诸如此类的话来和班里同学互相鄙视,长江高中时监利县这一块儿排名靠后的一所高中,大家都觉得以后上长江高中的孩子都是没前途的。
这下好,自己别说长江高中,连一个高中都没有混上,听说别人这会儿都开始高一的军训了,自个儿却悲催的在这里搬桌子!
莫泊觉得脸发烫,实际上他看起来并没有红脸的症状表现出来,大家看着这个插班来的复读生,只觉得这个人够怪的,怎么一个劲儿的扎着脑袋看着两只手中间的桌子。
莫泊插班的班级是初三九班,和大多数班级里的潜规则一样,坐在最后面几排的大多是老师差不多放弃了学生,以前班里莫泊就是这个位置的常客,没成想复读了,人和事都变得不熟悉了,坐的位置却还是这个熟悉的角落。
辛亏莫泊老妈走的早,这要是她看见自己儿子刚进班,就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坐,肯定又要想,这是不是老师对自己儿子有歧视了。
这回中考莫泊考的一塌糊涂,老妈的总结就是,肯定是老师没有教好,她之前就多次和别人说,莫泊之前的班主任刘美含是多么的烂,天天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最后几排坐着,有什么真本事都不在课堂上讲,非要在外面开一个补习班,让学生再交一笔补习费才愿意教,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不知道多少。
莫泊清楚这些是非大部分都是老妈自己臆想出来子虚乌有的,可耐不住这些话传到了刘美含耳边啊,结果就是导致原先没复读的时候,莫泊在班上的待遇真的直转而下,从原先偶尔罚站,变成了每天固定罚扫清洁区,连教室都不让进了。
前事不提。
话说小县城里仿佛就是这样,成绩不好的孩子,偏偏性格普遍要更开朗一点,或许是这些人平时没有什么压力的原因。莫泊就自我感觉,没复读之前,班里每一个同学都是他的朋友。是真是假难分辨,总归莫泊内心是满足的。
九班一样有这样的欢乐份子,比如张昭。
张昭作为班主任张老师的亲侄儿,老张教出来那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偏偏自己侄儿的成绩水的稀烂,成绩稀烂就算了,平时只要不是老张的课,张昭都会从教室后面的门偷偷跑出去,逃课是家常便饭,不在外面惹是生非就是极好的。
眼见初中都读完两年了,这时候来了一个插班生,张昭忍不住的好奇起来。
“嘿,兄弟!”张昭坐在座位上,勾着腰低头往桌上伏,躲开讲台上老张的视线,兴高采烈的和莫泊打招呼,“兄弟怎么称呼,哥们儿叫张昭,你叫我张哥就是,以后我罩你……”
站在讲台上的老张眼没瞎,顿时就看见自己的‘妖怪’侄儿又在作妖了。
“张昭你是不是腰有问题?有问题请告诉大家,大家以后都会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你让路的!”老张站在讲台没动,嘴里却悠悠的说起来,“真可怜哦!大家都往后面看看,咱们班里的张昭同学年级轻轻,就腰不行了,说话都只能佝偻着才张的开嘴咧!”
一时间坐在教室里翻着新发课本的大家,都笑起来,纷纷往后面扭头。
张昭听见自己亲叔叔招牌式的冷嘲热讽,不由羞恼的一拍自己嘴巴,直起腰往这时朝自己看过来的班里同学瞪眼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