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川军团,去了,都是你们的 - 从团长开始弥补遗憾 - 造作凡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章川军团,去了,都是你们的

在场的很多人就是这样想的,除了另外一位主人公,他叫阿译。

阿译,这群人中间军装穿的最整洁的那一个。

如果说张阳是默默无闻,他则干脆是自闭。

他此时正专注地浇着一棵花树,对旁边的打架毫无察觉,似乎一直沉寂在他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一抹忧伤时刻在他的脸上呈现。

他的脸色很阴郁,总让人觉得有些抑郁。

他说话像一个娘娘腔,但他的眼中却涌现出飞蛾扑火般的热情与真挚。

少校阿译,来自锦绣的江南之地,三青团员,某军官特训团的成员。

大家都知道,经过特殊培训的学生,将来的前途都不可限量。

当然,别被这一些所谓的名称吓倒,他是这里唯一的校官没有错,但也是这里唯一连战场都没上过的青瓜蛋子!

据说听着远远的炮声,随着军队一路从老家撤退到了这里。

现在阿译信奉和恪守的那些都已经破碎了,他试图用他并不存在的能力和个人魅力让这群人重建信仰。

可是,禅达因为充斥了太多溃兵,而正在成为一座混乱的军事化城镇。

这是一座已经失了魂,一个个犹如行尸走肉的死城!

就在这时,两辆军车以一种在这个颓废世界很难看到的速度风驰电挚冲了过来,车上的人根本是在刹车才踩到一半时就已经跳了下去。

“集合!集合!”

凌厉的叫喊声立刻响彻了收容站内外。

这是来自刚跳下车的张立宪、何书光、余治、李冰几个年青军官的命令。

汽车尾气和烟尘让他们的脸面看起来并不干净,但却从头到脚让人觉得像是刚刚磨过的刀锋,笔直而坚挺。

那是与收容站的那群熊兵们完全不同的一种精神气质,足可以用严整的军容来形容。

他们全副武装,配戴着德式m35、英式m1917甚至是日式的钢盔,毛瑟96c几乎是他们中的制式装备,并且有完整的背具和托式枪套。

还有几个人背着带皮套的砍刀,做工精细,在抗战使用的同类刀具中堪称精品。

他们挎着的枪械显得有些过于沉重:中正步枪、汤姆逊冲锋枪、还有zb26机枪之类的重武器。

当然,带着这些武器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给虞啸卿征兵用的。

他们的装备有一个连能装备成一个师的感觉,而在火力上更偏向于装门面。

与这一切不大匹配的是,何书光跳下来的那辆车后座上还放着一架手风琴。

那是他的最爱。

收容站的站长穿着一件军上装和裤衩子,匆匆忙忙跑出院子,出来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立刻被张立宪用皮鞭给抽了回去。

收容站站长忙不迭地在鞭子下穿着一个女人递上来的裤子。

他房间里的留声机仍在哇啦哇啦地唱着:“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上校团长虞啸卿蹙着眉头,坐在车上听着那种国破家亡不思进取的靡靡之音。

他的部下在几十秒钟内已经将收容站内外翻了个个儿,但他觉得还不够,在他的心里尤其受不了这种散漫的作风。

于是,他的嘴角动了一动:“何书光!”

何书光今年二十多岁,本该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帅锅,无奈上学时弄成近视,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

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威猛。

他拥有一身高高隆起的肌肉,整个人猛得像一位健身运动员。

他立即拔出了背上的砍刀向院里冲去,随后,院子里传出一阵敲砸和摔打声后,整个世界便清静了。

虞啸卿下车。

他并不像他的部下那样将自己堆成了武器弹药库,只是在腰上挂了一支绝对不是摆设的柯尔特手枪和一柄绝对是摆设的中正剑。

他站的笔直,就像一把利剑,随时能扎死人的那种,锋利无比。

何书光和余治忠诚地做着他的近卫,张立宪和李冰不需要任何命令,已经卷向了那群人所蜷缩的院落。

对于收容站里的人们来说,今天的天气挺不错,适合修养生息,迷龙正在门廊下的竹椅里睡大觉。

只可惜的是,舒适的生活很快被打乱了,张立宪和李冰冲了进来,叫得如同杀猪:“集合!集合!”

这群人茫茫然地爬了起来,因为这道差不多已经快要被遗忘的命令,让他们觉得有些不知所措。

集合干什么?难道日本人打过来了吗?还是又要撤退?

这不是一个人的心声,而是多数人的心声。

他们艰难的爬了起来,站成一堆。

不成行,不成列。

虞啸卿走了进来,铁靴踏地,咔咔直响。

他的眼睛直勾勾的扫视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