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怒江激流
死啦死啦抓住孟烦了的脖领,猛力摇晃,让他清醒,然后对着阿译大叫:“向对岸挥旗!在阵前三百米开炮!”
阿译发呆的站在坡下,视野被峰峦阻隔,他听见了却看不见正在轰隆隆行驶的坦克。
死啦死啦冲阿译第二遍叫喊:“打旗号!”
阿译终于回过神,挥旗告诉对岸。
面对不断朝前行驶过来的坦克,死啦死啦拿枪对其拼命射击。
用步枪打坦克,似乎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
孟烦了对他说:“浪费子弹!”
死啦死啦没有理他,开始对所有人吼叫:“开枪!把他们阻在两百米外!”
于是,所有人开枪。
命中率低得要死,但对日军来说,他们没必要与这群已成鱼肉的人死磕,开始躲闪隐蔽,也就意味着把进攻略为阻滞了一下。
“轰!”
忽然一声炮响。
一群人不约而同的卧倒,一整夜的炮击,已经让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但这回不同,炮弹不是冲他们的阵地而来,而是划过头顶,在被阻滞的日军中间开花。
它的效果远比想象中的要好,连日军的九五坦克亦在炮击中进退失据,露在舱口的指挥车长直接被炸死。
谁能想到,一支在前十六次防守中,以单动式步枪作为主力的部队,在第十七次进攻时忽然有了火炮的支援,日军根本连最基本的防炮措施都没有。
这就是轻敌大意的下场。
日军坦克掉转了车身,炮塔仍向着阵地进行毫无威慑的乱射,它全速逃向树林,跟在后面的步兵四散奔逃,企图避开它的辗压。
面对溃逃的敌军,死啦死啦举起了他的步枪,在整个昼夜的作战中,那已经成了标志性动作,那是反扑的信号。
一群人挺起已磨亮了的刺刀,同时猫腰发力,作好了冲刺的准备。
孟烦了撇了死啦死啦的一眼,把心一横,嘴中高喊:“冲啊冲!冲他娘!冲得上!杨六郎……”(注一)
在孟烦了即将发起最后冲锋的那一刻,死啦死啦却是一脚将他踹了一个狗吃屎,嘴里冲他嚷嚷:“找死啊?奈何桥今天都要挤塌啦!”
然后,他朝天开了两枪,向着所有人大喊:“撤退!撤退!”
一群人愣住了,因为这是一道与众不同的命令。
“逃命啊!渡口有筏子!在这里除了送死什么也做不了!跑啊!等这轮炮打完可就没机会了!撤――我答应,要带你们回去的!”
战斗到底,成了一句空话。
因为,白白送死,不值得。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现在杀身成仁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苟了这么久,他们都想要继续活下去。
一群人一窝蜂地冲下山坡。
他们也许曾经勇敢地战斗过,但是无论如何,都比不过跑路时的勇敢,管它头破血流、筋骨折断,闭着眼睛往下跳,顺着七十多度的陡坡往下滑,带起的烟尘足比子弹落地快得多。
一群人像下饺子一样滑落。
现在阿译也不敢坐滑梯了,再坐下去恐怕屁股都要磨没了。
他们相互拖着、扶着、拉着、扯着,用尽一切办法,亡命奔逃。
手炮弹在中间开花,机枪在屁股后横扫,日军追得非常急,非常快。
张阳匆忙回首中,已经看见他们在山顶上射击的身影。
那是一群已经气疯狂了的家伙,小口径的火炮、掷弹筒在山顶上迅速排列,轻装的步兵也像下饺子一样追下,看来他们不打算放走任何一个人。
子弹呼啸,后面不断有人中弹倒下,跑的慢,就要死,他们每一个人恨不得生出四条腿。
死啦死啦在奔跑中大叫:“中弹了不要管,伤员过不去怒江!枪扔了,什么都扔了,溺了水你放枪也没用!”
一群人一边跑一边扔掉身上所有的东西,以减轻负担,增加速度。
蛇屁股的枪扔掉了,菜刀没舍得扔。
丧门星的大刀也没有丢掉
张阳舍不得扔掉那支来之不易的98k,但4公斤会拖累他的速度,甚至要了他的命,所以,他将瞄准镜拆下来,枪扔了。
迷龙的机枪也扔掉了,扔的上半身都光了,但仍然拖拽着半死不活的豆饼。
在豆饼的后背上,那个沉重的弹药箱已经不见了。
枪炮在追射。
这时,对岸的何书光不断发出双手交叉的旗语,意思很明显,命令他们不准撤退!
可是,死啦死啦依旧吼叫着:“撤!撤!”
一群人玩命儿的跑。
前往渡口的只有一条路,所以日军的射击也打得颇为集中。
一路上,这群人扔下了武器、丢掉了物资,他们几乎是世界上跑得最快也是最狼狈的一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