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慈悲无我仁义无畏
“多数科学研究者都相信,人工智能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替代人类的大脑功能~”
赖铭诚三指托杯,深吸茗香,含汤入口,细品芬芳,继而缓缓吐气,让余味流连于鼻息之间,荡气回肠~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与逻辑,”
“算法,就是对数据库的分析归类,存储提取,而人类的大脑记忆本身也是一个数据库~”
“逻辑,是算法核心中的核心~用人类的对应描述就是意识~”
“而逻辑算法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就三段式,
判断条件~是否符合
是~该怎么做
或者否~那么又怎么做~”
“举个例子,你媳妇叫你去买菜,她会告诉你,土豆便宜的话就多买点,贵的话就少买点,这是最简单的逻辑,”
“如果你没买过菜,你媳妇就说告诉你,土豆三块钱一斤的话,就买三斤,超过三块一斤的话,就买一斤,
这就是比较严谨的逻辑,对于没买过菜的你来说,和第一次面对新问题的人工智能没有任何区别,”
“到第二次,你媳妇只需要告诉你,去买土豆,就行了~对于你和人工智能来说,第一次买菜的记忆都是参考的经验~”
“当然,买其他菜的话,经验也是需要积累的,这就是学习的过程,这一点上,你跟人工智能还是没有区别,”
“另外,人类在表述和理解方面有模糊判断能力,这是基于生活常识的积累,也是一种学习的结果,比如,有个笑话,”
“你老婆叫你去买土豆,出门时对你说,去买两斤土豆,如果看到西瓜,就买一个…然后呢,过了一会,你就拿着一个土豆回来,跟你媳妇说,我刚看到西瓜了…”
“……”
“好吧,这个笑话中的笑点就在于逻辑上的解析误会,这其中就有一个优先级的概念,”
“普通的逻辑是按顺序理解和执行,而更多逻辑同时判断时,就需要加入优先级的考虑~”
“而这个优先级,就是决定人工智能能不能完全模仿人类的关键,决定了人工智能到底像不像个人,”
“那么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是重点~”
“人类的思维逻辑,是如何决定执行优先级的呢?”
“回答一,在正常情况下,由生活常识、教育认知、习惯性格来决定,这种可以称之为理智模式,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学习算法比较容易的模仿,”
“回答二,在非正常情况下,受情绪的影响而决定,这种可以称之为非理智模式,或者说情绪模式,这是人和人工智能目前最大的区别,也是以后最大的区别,”
”人工智能如果有了情绪,就跟人类不再有任何区别,就是人类的进化替代品~”
“换句话说~”
“人如果没有了情绪,也就跟人工智能没有了任何区别~”
……
“小霸王”项布同倒下之前,
只记得有一道眼神,冷似剑寒如霜,
还记得有一阵狂风,带着烤肉上孜然的味道,真的好香~
然后便什么也不记得了~
小霸王身边的小弟卷毛和大个,两个人怔怔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深深咽下嘴中分泌过多差点呛到气管的口水,然后默契的抱头蹲下,目送兄妹俩转身离开,直到消失在转角黑暗之中…
还手,是不可能还手的了,根本就不敢啊~
他们甚至都没看清楚那少年是怎么过来的,那如鬼魅般的身形,他们能看到的,只有一个爆闪而至的黑影,还有的,就是一阵带着烤肉味的狂风,
然后就看到,老大伸出去拉扯小妹妹的那只手,随着一声响,好像断了一样垂下来,接着脑袋一歪就躺下了,
整个过程快到,就像突然出现的一副肖像画,少年一只手还拎着的打包盒,连晃都没看到晃一下,
太特么诡异了,卷毛和大个对视了一眼,才发觉背后凉丝丝的,那感觉就像刚看了一部恐怖鬼片一样,邪性~
再看向趴在地上的小霸王,赶紧上前扶着坐起来,看样子又昏过去了,
唉,这一天的,被人打两次了,老大最近有点运背啊~
赶明儿得跟老大说说,去三竹寺上个香什么的,该祛祛晦气了~
……
“人有七情六欲,”
“欢喜、愤怒、悲哀、忧虑、恐惧、厌恶、渴望,等等等等”
“情绪是由人体神经元受外界环境或者大脑思维影响,刺激身体不同组织细胞分泌不同激素,混合而成的一种生理反应,”
“各种情绪的不同比例混合作用下,对应的神经元突起慢慢变得敏感强化,使人拥有了不同的性格,比如勇敢、慈悲、爱憎分明,又或者懒惰、嫉妒、贪婪、偏激、自私…”
“而性格和情绪决定了习惯思维和情绪思维, 所以也可以说,人其实就是一台被细胞情绪支配的智能机器~
如果没有灵魂的话…”
“那什么是灵魂就容易理解了,
能让你不受细胞本能情绪支配的自主意识,就叫做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