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阿玲的到来没有让严望骞的生活发生太大的改变,他把小屋收拾了出来给女孩住,一应生活用品配齐了也没花多少钱,只是放衙之后有个人帮自己做做饭,倒是省去了每月五钱银子,饭菜也越来越合胃口。
城外的难民越积越多,濒死哀嚎的声音传到天都城内,呜呜噎噎的让城内人心混乱。马上要入秋了,天气却越来越热,大虞朝的官员们每天都神色匆匆,听说皇帝大发雷霆之怒,斩了京师附近很多郡县的父母官,名目是治灾不力,贪腐成风。
杨氪被皇帝叫到立政殿劈头盖脸的斥责了一番后便叫他回了封地,高兴的是杨涟,当今陛下只有这两个儿子,如今杨氪被赶出天都回了兖州,太子的位置大概率就是杨涟的了。
雍王府上,杨涟披着一袭红色薄纱斜倚在榻上,提留着一串葡萄,慢慢的咀嚼,他吃的很慢,让葡萄的汁液充分在口腔化开,满意的捻起一颗重新放入口中。这是玉桂宫的颜公公刚刚来过一趟,顺便从高贵妃那里给他带的。
高贵妃和杨涟关系一直很好,当今虞皇共有三位夫人,皇后、高贵妃、燕贵妃,皇后产下杨涟的时候便难产死了,高贵妃自己的孩子死掉后,便将杨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长大,在刀光剑影的朝堂阴影里担当杨涟背后的大树,高贵妃和她的家族给杨涟给到了莫大的支持。
杨涟一边吃着葡萄,一边看着手上写着字的纸条,慢慢握紧,将纸条捏成了一团。
天都城外的抵报一封接着一封,全是战报,各地民变四起,北方高昌国趁着大虞天灾人祸不断,起兵二十万犯境,先锋骑兵如今已经深入境内二百多里,并且正在快速推进,眼看着河西走廊丰饶之地即将尽数落于敌手,终于在某天早上,虞皇令杨涟为帅,携一万禁卫军,赶赴河西走廊,重整当地军备。杨涟是雍王,他的封地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少不了皇帝的一番责骂,让他滚出天都,亲自带兵抵挡高昌大军。
为什么高昌铁骑攻城拔寨就像长了眼睛一般,各地防务虚实掌握的无不精准,进军如长驱直入,基本没有受到成规模的阻击?严望骞在听到司里的战报公告后,便在思考这个问题,按照常理来说,雍州河西郡武备充足,虽然兵力逊于高昌国许多,但也不至于如此不堪,这次的侵入简直如摧枯拉朽一般。思来想去那就只有一个可能,高昌国拿到了关于河西郡兵力分布的详细情报,这样的情报只有可能掌握在帝国高层的手上,想到这些的不光严望骞一人,几乎看到这封公告的人都对河西郡的战事存在疑问,皇帝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他非常恼火,马上授意皇城司对朝堂上上下下进行清查工作。
天都城里,大虞朝堂人人自危,官员们一时摸不清楚到底是真的要查内奸还是借口锄奸之名,行清洗之事。燕朝罡反而在这等紧要的环节,借口身体老迈,不堪重负,请辞不成的情况下退一步去天都城外的沣峪口疗养去了。相爷不在,朝堂虽不至于乱相滋生,但中枢几个衙门总是有些不习惯,行政效率突然降低。
燕朝罡就是当朝宰相燕相,跟随着虞皇平定天下的元老,那时候他年纪轻轻,一袭白衣,羽扇纶巾,潇洒俊美,是虞国的智囊,为虞国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才智谋略被虞皇赞赏有加。
沣峪口是秦岭山脉的一处垭口,夏季清爽宜人,冬季雪景无双,上面除了建有皇家别院之外,一些朝廷大员也围在皇家别院周边买地建府,但是一年也来不了几次,倒是让这地方极为幽静,毕竟这么多朝廷官员产业聚集的地方,老百姓也是敬而远之的。
相府的荔枝特别好吃,是岭南运来的品种,在每年的八月份成熟,比平常四五月份成熟的荔枝还要来的鲜美,晶莹剔透,汁液旺盛,个头一个赛一个的大,放在冰桶里镇一会儿,剥好了囫囵个的吞进口中,这可比街头的酸浆子好得多,燕朝罡正坐在院中的葡萄架下面,身上只穿着一件无袖短褂和粗布短裤,摇着坐下的摇椅,闭着眼睛品味口中鲜美,身边的小厮拿着蒲扇扇着阵阵微风,让相爷很享受,下首坐着的高尚书可就不那么舒服了,一身朝服裹在身上跟刚从水里爬出来一样,不发一言,就那么默默的坐着。
“嗯……八月份晚熟的荔枝就是要比平常的好吃一些,亭渐啊,你从来便坐在这儿不说话,让你吃点我这儿的冰镇荔枝,你也不动嘴,怎么,你今儿的嘴是缝住了?”燕朝罡扯着嘴角,嚼着荔枝白肉,打趣的逗弄高尚书。
“燕相,你……”高亭渐先是眉毛一竖,正待发火,却又似想到了什么,径自摇头苦笑,“哎,燕相啊,如今朝廷水深火热,都盼着有人主持大局,你却在这儿享清福!”
“享清福?”燕相扭头将嘴里的荔枝核吐在身前,斜睨着高亭渐,“我这是避灾!”
“哪有什么灾,相爷不妨说的清楚些!”
“亭渐啊,你今日所求,我是不可能应允的,想必你也清楚,如今朝中形式已和当年大不相同了,陛下圣明,乾纲独断,此时清查朝廷官员,所为的是什么想必你非常清楚,就别拉我这把老骨头下水了,你我相识多年了,你在稷下学宫求学时,我还是那儿的客座教授,看在这情分上,便提醒你一声,陛下的眼睛,很亮,比你我都要亮!”
相爷的意味深长让高亭渐很不安,所求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自己的秘密似乎是被看穿了,因为天热而流出的汗液已经干透,皮肤下又渐渐的开始渗出冷汗,坐在马车上的他想迫不及待的去玉桂宫找妹妹高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