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秘藏第6章道盗之争
最后老道士又言道:“不论是出身柳家的赶尸匠还是胡、金两家雷坛的赶尸匠,其面貌都极其丑陋,此非天生如此,乃是常年赶尸,赶尸匠吸收尸气入体所导致。”
沈希言听了老道士对赶尸一脉的传承秘闻,不由得对那柳乾天高看几眼,想不到湘西地广人稀之地,能有如此厉害的传承。
见老道士把柳家并胡、金两雷坛的的秘事知晓的如此清楚,此刻在一旁假寐的柳乾天再也忍耐不住,于是爬起身子,疾声质问道:“阁下当真好生厉害,只是我柳家赶尸三十六功历来乃不传之秘,若非柳家弟子,外人只听其名,绝不会似你一般知晓的如此清楚,你到底是如何知晓得,今夜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我柳家三十六功虽是旁门左道,历来不被行内人所认可,然柳某拼了性命,也要,也要……”
江湖上各行当都有立行安命的传承之法,并且将本门秘法看的比性命还重,柳乾天生恐柳家的赶尸三十六功被老道士偷师外泄出去,当下心神惶惶,因而出声质问。但即使老道士真的偷师,他柳乾天刚刚败北于老道士,即使拼的性命,也奈何不得眼前三人,因而一时语塞。
玄音大师见柳乾天气急,生怕再出什么意外,于是好言安慰道:“阁下幸勿见怪,老僧曾告之阁下我三人乃发丘门下,而眼前这位正是统帅天下发丘辈,发丘一门堂堂的魁首中郎将,阅历丰富自然知晓诸多江湖秘事,不过阁下放心,你柳家传下来的赶尸三十六功是何等神秘,外人怎能轻易偷师?魁首也不过是比旁人多知晓一些秘事罢了,但你柳家赶尸三十六功绝没外泄。”
听了玄音大师的解释,柳乾天这才知道面前这位老道长居然是发丘一门的魁首。
他自然知晓能做到发丘一门魁首,其为人自然光明磊落,绝不该做出偷师这种江湖忌事,既然赶尸秘法没有外泄,他柳乾天自然安下心来。
柳乾天知晓面前之人是发丘一门魁首后,当即拂去红袍上的几根柴草,然后整齐青布帽,恭恭敬敬的对老道士行了折腰之礼。
沈希言见柳乾天突然对着老道士行礼,心中暗道:“这柳乾天又倨又恭,当真是好生古怪。”
而柳乾天见老道士三人眼神露出不解,于是解释道:“柳某并非折服你发丘魁首,柳某敬得是你发丘一门的传承……”
听了柳乾天的解释,沈希言更加不解。当初老道士对张淮山行礼,是因为张淮山的先祖张衡先生对发丘一门有恩,然发丘与柳家井水不犯河水,素无瓜葛,他柳乾天怎的也对老道士行礼,还说出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来。
老道士和玄音大师自然能听出柳乾天话中的意思,当下面带动容,也躬身向柳乾天行了一礼。
玄音大师也道:“阿弥陀佛,老僧同样也非敬你,老僧敬的是你柳家先祖传下来的赶尸三十六功,此法能令无数客死他乡的百姓魂归故里,当真是善莫大焉,值得老僧一拜。”
三人在沈希言不解的眼神里互相行礼完毕,那柳乾天又道:“我虽敬你发丘一门传承千古,但你辈历来掘人阴宅,为了墓中金玉,放肆开馆取物,致使尸骨凌乱,你辈叨扰死人不安,此诚为天下不耻!”
老道士见柳乾天说的正气凛然,却也不露愧色,正言道:“我发丘一门干的虽是见不得光的勾当,但自发丘开山立派之时,发丘祖师就定下‘济世保民’的规矩。两千年间,每逢乱世,多少发丘前辈携领门下弟子,不顾性命之忧,盗取墓中金玉以赈济流民?我发丘一门岂是见利忘义,鸡鸣狗盗之辈?心中有道,问心无愧。”
“那你们盗出墓中金玉宝贝,可知会让世人为了宝贝争斗不休,尤其是成套的古籍、书法字帖、丹青古画,这等极易损坏之物原本完完整整的保存在地下,你发丘门下弟子将其取出,乱世之中难免流失在外,多遭散佚,这又怎么说?”
老道士闻言如雷贯耳。是啊,那墓中成套的古籍,无不是我中华千年凝聚而成,在文脉传承上的价值比一般宝货还要高。这些出世古籍不利保存,多半无法于乱世之中传下去。
老道士怎么也没想到柳乾天能说出这一番言语,一时愣在那里竟无法反驳。
好在玄音大师宽慰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发丘门人在墓中取金取银,并不重视竹简古籍,虽然盗出名画古帖,但这等珍物必会被买家小心收藏起来。与黎民性命相比,即使损失一些此类珍宝……”
不待玄音大师说完,柳乾天又是冷哼一声。
但柳乾天也知晓发丘一门济世保民还算有道义,绝非贪婪成性,见利忘义的盗墓贼可比,于是又道:“你我道不同,在争下去也争不出结果。只是有一事柳某要告之魁首,我中华正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阁下最好以发丘魁首之位告诫门下弟子——盗出的宝货千万别落入洋人之手!”
老道士和玄音大师闻言,猛地对视一眼。
玄音大师感激道:“想不到阁下能有如此见识,阁下放心,我替魁首表态,我发丘门下弟子盗出的古物,绝不轻易落入洋人之手,若我中华文物落入洋人之手,发丘历代先祖的英灵也不答应!”
老道士,玄音大师和柳乾天这一席话,沈希言并未插嘴,他细细的听在心里,有一些不解,也有一些启发。他不知道的是,今夜庙中三人的争论,对他日后起了极大的影响。
……
不论是老道士三人还是柳乾天,次日都要赶路,当下众人在也不言语,都以茅草覆身,伴随着庙外一阵阵的寒鸦声睡去。
次日老道士三人醒来,柳乾天已经早早离去。
沈希言瞧见庙中梁柱上有字迹,于是告之老道士和玄音大师,两人瞧去,只见上面写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民智若不启,济世又何为?
两千年来天下变,湘江水逝楚云飞。
老道士和玄音大师见了这几句话,心情竟久久不能平复。未了,老道士长叹一声,喃喃道:“此人的洞察力,你我都不能及啊,想不到柳家这小小赶尸匠,竟能有如此之见识……”
玄音大师吟诵佛号一声,叹道:“民智若不启,济世又何为?柳乾天所言不虚呐,只是仓廪足而知礼仪,即使孔圣复生,面对今日之变,怕也无能为力。”
沈希言眼界不足,洞察尚小,看不懂柳乾天这几句的深意,也不明白老道士和玄音大师为何而叹,只是道:“师父师叔,天亮了,我们还是启程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