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冢第20章真相
沈希言坐在地宫里,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却仍不见地宫的机关发动。
就在沈希言将要失去耐心时,突然听到身后石门处方向有异,一丝极其细微的声音传入沈希言耳中。
紧接着石门缓缓打开了一丝缝隙,这道缝隙慢慢变大,最后石门的开度如先前沈希言见到的那般,可容一人通过。
然后,沈希言看到从石门外伸出来一只手。
这下子慌的沈希言连忙抓起地上的直筒铲子,打算给这突如其来的诡手来一铲子。
还未等沈希言行动,这只手的主人已是从石门里走了出来!
是玄音大师!紧接着老道士也从石门身后走了进来。
沈希言丢下铲子和火把,猛地向前,一个熊抱把老道士和玄音大师抱住。用力之大差点把二人扑倒!
“师父、师叔!你们去哪了,害得弟子好苦啊。”此刻沈希言心中所有的紧张,恐怖和焦虑一扫而空。任意发泄着自己心中的不满。
“男子汉大丈夫,哭哭闹闹是个什么样子?”老道士表面呵斥,但眼神却不见犀利。
当下老道士和玄音大师把一切都告诉了沈希言。
原来三人吃了干粮睡下之后,最先醒来的是老道士,老道士醒来后越想越觉着不对劲。
地宫中充满未知,自己和玄音大师在墓中应该保持十万分的警惕,就算是身体疲劳,也不应该在墓中昏睡。
于是老道士摇晃玄音大师和沈希言,试图晃醒两人,然而沈希言像是睡死一般,怎么也晃不醒。
老道士只得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了玄音大师,玄音大师也认为老道士言之有理。三人一起睡着,实在是有点不对劲。
就在老道士和玄音大师疑惑间,突然发现身后的石门不知什么时候又打开了。
玄音大师和老道士觉着石门古怪,于是一起走出石门,想要查看一番。
但就在老道士和玄音大师走出石门进入满地骸骨的甬道时,老道士和玄音大师做梦也没想到,身后那石门竟然在两人踏出去的时候,突然又关闭了。
无论玄音大师和老道士使出浑身解数,那石门怎么也打不开。
这可急坏了二人,沈希言独自在石门里面,还在熟睡之中,若是发生什么意外,该如何是好?老道士自责自己大意了!!!
正在两人使了无数法子,仍然打不开石门,将要绝望之际,那石门竟然自动又打开了。
老道士和玄音大师大喜!
然而二人进入石门,却发现里面模样大变,只见包括沈希言在内的圆鼎等物通通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圆桌和屏风。
四周的长明灯虽然亮着,但是巨兽壁画确实变成了土司祭天图。
玄音大师和老道士面对地宫的变化也是大惊失色,怎么也想不通地宫为什么大变模样。
老道士傻眼似的问道:“希言去哪了?这地宫怎么变了模样?”玄音大师也是不解。
二人就这样为沈希言担心起来。
玄音大师商讨道:“这座地宫当真是古怪,老僧与魁首出了石门,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地宫怎么就跟换了一个似的?这地宫莫非是活的不成?”
又道:“既然地宫会改变,那老僧与魁首重新进入石门外的骸骨甬道,等下一次石门开启,会不会就变回原来的那座地宫了?”
老道士也道为今之计只此一法可以试一试,玄音大师想了想又将自己禅杖上的的铁环解下来,放在了圆桌上,用来提醒沈希言。
然后两人重新进入石门外的甬道。石门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关闭。
之后沈希言醒来不见了老道士和玄音大师,在甬道里遇到人脸蝙蝠,重新回到地宫,发现地宫大变模样。在一番猜测之下,决定坐等机关发动。
结果机关还没发动,石门却先打开,老道士和玄音大师从石门里进来,看见了待在地宫里的沈希言。
听了老道士的解释,沈希言全都明白了。
自己三人在地宫中睡着,师父和师叔先醒过来,查看石门时被关在石门外的骸骨甬道。
这时地宫机关发动,自己随着圆鼎地宫被送到另一处。
而此时石门打开,师父和师叔进入石门,看到的是布置有圆桌的地宫,于是玄音大师解下禅杖上的铁环,放在圆桌上,老道士和玄音大师再次进入石门外的骸骨甬道,等待石门开起。
期间地宫机关再次发动,自己随着布置有圆鼎的地宫回到原位,之后自己醒来为了找寻师父和师叔进入甬道,遇到人脸蝙蝠。此时机关再次发动,两座地宫位置再次调换。
人脸蝙蝠使自己没有深入甬道,重新回到地宫,发现地宫此时已是换了模样。
自己在验证自己的猜测,欲要等待地宫机关发动时,石门打开,自己终于和师父和师叔重聚!
当真是好厉害的机关!
当真是好巧妙的设计!
当下沈希言把自己的遭遇与猜测与老道士和玄音大师说了一遍,三人都感到这座地宫设计的巧夺天机,若非沈希言推理的八九不离十,三人真可能会走散在这地宫里。
“只是为什么我们在地宫中一起睡着了?而且师父师叔都醒来了,弟子为什么却昏睡不醒?”沈希言不由好奇道。
老道士听了沈希言的疑问,开口道:“壁画,这壁画有问题。这壁画不知是怎么画出来的,老僧我第一次见这壁画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希言你又说这壁画可以在长明灯下转换,那么这壁画看久了是不是让人易睡!”
一旁老道士也是说道:“老夫与大师俱都吃了一些干粮,希言你没吃多少,想来这就是我当时叫的醒大师却叫不醒你的缘故了”
接着又说:“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顺着这条甬道,往地宫深处看看,之后无论发生再什么,尽量不要分开。希言你说这墓中有一只人脸蝙蝠,蝙蝠最喜欢聚集而居,有一只就可能有一群,我们先做好准备再进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