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重识3友 - 乐谱三经之大音希声 - 异只仙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23章重识3友

夜幕就要降临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一直深入百姓的心中。这一切,似乎都要随着这最后一缕阳光的消散而恬静。

然而,江湖并不是如此!

正当飞鸟归巢准备闭眼休息的时候,山中传来一股清翠的笛音,我并不知道此曲笛音的曲名,但我知道它远不及《碧玉茹飞》的杀气。

飞鸟被这笛音吸引,便沉醉在笛音之中,一天的疲劳尽觉消失。它拍起翅膀于空中飞舞的欢快,如此美妙的夜晚不可让她溜走。

我也这被这美妙的乐曲吸引,走了许多弯弯曲曲的小道,寻着笛声而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吹出这样美妙动人的乐曲。

在河边,远远的便瞧见了一堆篝火,此刻的夜已经微微的变黑了。在篝火一旁,有一位手持横笛的人正吹奏着笛曲。

走进一看,其身着淡黄衣杉,其像貌俊俏,恰恰不出我所料,这欢快的笛音正是杨庆亚发出来的。

我站在她的身后,静静的欣赏着她常带给我的、在听觉上的刺激。

当我还沉醉在这欢快的笛音之中时,她的曲调突然沉了下去,发出如萧音那般的低沉之音,满满的都是思乡的境遇。

关在笼中的鸟儿总想着外面自由多彩的世界,可有一天当它们逃出牢笼时,又会开始怀念被主人挑逗抚摸的好。就像我们在家时想出去,出去之后又会开始怀念温暖的小家那样。

杨庆亚在江湖上玩了几个月,好多好玩的事物对她来说都不觉新鲜了,除非再让她认识一些不同性格的人。但此刻的确没有。

月亮出来了,不知大都的天空是否依旧有如此明亮的圆月呢?

想来那里乌烟障气,乃中原最丑的地方,如此洁白的事物又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可是我没有在家人身边啊,圆月是来讽笑我的罢!

音毕,杨庆亚悲叹着站在溪岸边,紧紧看着河里闪闪抖动的月儿,心中无限的悲情涌起。

人啊,为何总要带着七情六欲?那我还怎么行走江湖,如果要一直带着这些包袱的话。

正在杨庆亚悲情之时,她的耳朵应了身后的异响而动了一动。她随即将自己挂有一丝泛红的双眼收起。侧眼往身后射去,开口便道:“几位兄台既已到此了无人烟之地,可有兴趣出来一聊啊?”

杨庆亚活音刚落,身后便跳出这三个年轻小伙。三个年轻小伙异口同声的道:“多谢恩公前几日的拔刀相助。”

原来是有人来报恩,而非仇家上门。杨庆亚听到了此番言语。遂即猛的回了身来。借助微微的月光与火光,杨庆亚将这三人的模样见得清清淅淅。

这三人不是谁人,正是前几日杨庆亚在市集街头救下的被十几个歹徒追打的年轻人。

杨庆亚欢喜十分,连忙上前将跪拜在地上的他们请起。还十分像个江湖老手那般与之道:“哎,几位所言过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们江湖儿女该做的事情。”

其中一人言道:“恩公侠情万丈,那日我们为你所救,却没来得及与你道声谢谢。更别提恩公的名字了。这几日来,我们三人四处寻找,就是为了与恩公您见上一面,当面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啊!”

杨庆亚回他道:“快别这么说,这都是应做的事罢了。对了,你们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人回道:“我叫王忠,这个叫高义,那个叫杜情。”

杨庆亚听后自言自语的念道:“忠义情!你们三个倒还真是天生的兄弟呀。”

王忠听此,挠着头回道:“恩公快别这么说,我们三个流落街头的臭乞丐怎么能与‘忠义情’有关啊。不过,可能父母希望我们成为这样的人吧!”

说到此处,他们三人皆微微的把头埋了起来。

杨庆亚看出了他们有心事。随轻轻的问道:“莫非令尊已经...”

高义抬起头来回道:“我们三兄弟可谓是世代同村之人,父母都是农民,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土地里工作。辛苦一年,交了税之后方才仅仅够一家人勉强度日。可是这镇上恶霸钱大海仗着自己势力雄厚便勾结官府四处为恶,可怜我们三家苦难世交在几年前糟了横祸。自此我们失了土地流落街头,成了无家可归的乞丐!”

说完,三人更加悲伤了。

杨庆亚疾恶如仇,听了高义此番苦水,心中一肚子怒气而起。与他问道:“那钱大海身居何处,待我前去为百姓除害!”

高义听了连连说道:“不可不可,恩公,此行万万不可!”

杨庆亚问道:“你怕我打不过他?”

高义回道:“恩公一颗侠义心肠,拳脚功夫我们也都见识过。可是那钱大海的功夫也不弱小,而且他是聚钱庄的老大,这聚钱庄就是与马帮并驾齐驱的一大门派!据说麾下有十三金杀手,乃十三位身手不凡的蒙面之人。况且聚钱庄混了多年,早与南蛮狗官搭上了关系。俗话说民不与官斗,我们是斗不过的!不然,我的三个难兄弟也不用流落街头当了这么多年乞丐。有官罩护,就是钱大海的一根头发我们也不可能碰到!唉……”三人齐齐哀叹了一声。

杨庆亚听了,说道:“这笔仇我记下了,有机会我一定让那钱大海尝尝我的厉害。”

高义说道:“恩公有这种心肠,百姓已是感激不尽。只是你势单力薄,千万别一个人就去找钱大海了呀!”

杨庆亚回道:“高兄弟放心,没有把握的事我不会去做的。”

高义听了终于松了口气,感叹道:“这我就放心了。对了恩公,我们还不知道恩公的名字呢!”

杨庆亚回道:“你们别恩公长恩公短的了,在下姓杨,名庆亚。见哥哥们二十来岁的样子,我实在该叫你们一声哥哥才是。”

高义回道:“恩公好眼力,我们三兄弟同年出生,今年都二十二岁了。恩公可真是少年英雄,一身的好本事啊。”

杨庆亚道:“哎,高兄弟,都说了不许再叫我恩公了你还叫!再叫啊我就不理你们了。”

高义听了连连说道:“不不不。你可千万别不理我们呀。”说完,他又挠着头道:“既然不叫你恩公那叫你什么好呢?”

杨庆亚回道:“既然几位哥哥长我,自然只叫我庆亚就好了。”

杜情听了,乃道:“不可不可,虽然恩公不希望我们把你叫得像前辈一样,但我们也不能把救命恩人当作晚辈来叫,我们不如就叫恩公杨兄弟吧。”

杜情说完,他们三个都惊喜的看着杨庆亚,这种称呼好像是很合乎情理。杨庆亚瞪大了双眼看着眼前这三人,眼珠突然转了下,说道:“称乎嘛,只是一个代号罢了,有什么必要去死死纠结呀。就依杜兄弟之言啦。”言罢,四人一起露出了笑容。

杨庆亚指着杜情说道:“我还记得你,你就是那日说我双手暖和那人。”

杨庆亚说完,四人又哈哈的放声大笑起来。杜情说道:“没想到杨兄弟记性如此之好,连别人的一言一句都记得这么的熟。”

王忠紧接着补说道:“可不是嘛,这手暖不暖倒也无妨,更难能可贵的是心暖。以杨兄弟的为人,心暖早就传至八方了!”

杨庆亚看着他们在黑暗里,他们一双双洁白发亮的牙齿在空中挂起,他们肯定是很高兴的。我也很高兴,能有几个可以谈笑风声的朋友!

高义继续说道:“杨兄弟那日说什么笑脏不笑破,我们几个反思了下,我们是好久没有换洗过衣裳了,自那日与杨兄弟分别之后,我们便找了个溪水边将衣服清洗干净了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