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打的就是你
为什么会这么想,孙灿不是傻子,从他儿子孙乾的话里,他就猜到自己儿子与沈明烨之间绝对有一场恩怨,如果对方只是个快递员,怎么都无所谓,可现在对方是个亿万富翁,无疑给自己找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的!
“混小子,这是什么情况,你不是说他是沈明烨吗?沈明烨就一个快递员,他怎么可能拿的出一个亿?”孙灿看着自己的儿子孙乾,质问道。
此时的孙乾同样一脸懵逼,甚至比孙灿更加的惊讶。
不管是从声音、体型以及他对待自己的态度,都可以百分之百确定这个家伙就是沈明烨,可是这一个亿怎么解释?
难道这家伙一直都是隐藏的超级富二代?可他为什么要到自己家当个底层的快递员呢?
“哈哈哈!”
就在这个时候,孙乾的耳边传来一阵狂笑,他眉头紧皱,发出笑声的人是杨水花。
“这个女人疯了吧,怎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
众人说着,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打量着杨水花。
“杨水花!”
孙乾突然意识到什么,他一把抓住了杨水花的胳膊,质问道:“你这个贱货,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故意不告诉我们,想看我在这里出丑!”
听到孙乾的话,杨水花笑的声音更大了,不过谁都能听得出来,虽然她在笑,可她并不是真的开心,因为在她笑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泪水。
孙乾之所以会怀疑杨水花,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来杨水花在跟沈明烨分手之前,曾经和他相处了一年,倘若沈明烨是富二代的话,杨水花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的。
二来那次孙乾让杨水花假装背叛自己,去哄骗沈明烨的钱时,她最终一分钱都没有拿到,这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至于杨水花为什么会跟沈明烨分手,孙乾认为,这里面一定有猫腻,说不定他们两个是故意搞这么一出,最终就是为了报复自己!
“妈的,你还敢笑!”
孙乾说话的时候,一只手已经卡住了杨水花的脖子,他越是这样,杨水花就笑的越响,孙乾就越生气。
看到这一幕,一个黑影冲了上来,将一个硬硬的东西在孙乾的手臂上狠狠的敲了一下,孙乾发出了一声惨叫,连忙抬起头,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个人,不是沈明烨还能是谁呢?
在沈明烨的手里,拿着的正是那个猴头面具,孙乾看到后,恶狠狠的说道:“臭小子,你敢打我,信不信老子……”
啪!
没等到孙乾说完,就听到啪的一声,一个巴掌打在了他的脸上。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巴掌并不是沈明烨打的,而是孙乾的老爸,孙灿。
孙乾被打之后,一脸的委屈,对孙灿说道:“爸,你打错了,是我啊!”
“老子打的就是你!丢人的东西!你说,老子英明一世,怎么就生出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
孙灿气的胡子都要飞起来了,他重重的叹了口气,转头对胡图说道:“胡局长,我公司还有些事情,就不在这里多待了,告辞。”
说完,孙灿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孙乾见状,也紧紧的跟了上去。
临走之前,又朝着沈明烨看了一眼,想要叫嚣两句,不过最终只蹦出了三个字:“算你狠!”
孙灿父子离开后,众人再次将关注点放到了沈明烨身上,当他们看到沈明烨二十出头的年纪时,一个个大加赞叹,“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看来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啊,没没想到这位小老弟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魄力,我这老骨头是自愧不如啊!”
说话的是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头,身上虽然穿着西服,可是却挽着袖子,里面的衬衫露出了毛边,也体现了廉价感,这都是标准的农民企业家的打扮。
“老董啊,别说你不行,咱们这些人就是都加一起也未必能顶得上这位小老弟啊,人家一出手就是一个亿,试问咱们在座的有几个能拿出一千万的?”
“说的是啊,不知道这位小老弟是哪里人,公司在哪,怎么想到来我们千陵镇发展了呢?”
“哎呀,老董,你一下子问这么多问题,让人家小老弟怎么回答啊,还是先让胡局长说吧,咱们听着就行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说着说着就把话题引到了胡图身上。
此时的胡图脸上的表情也很是相当的尴尬,因为他发现,这个沈明烨他看起来好像有点熟悉,很快他便想到,这个沈明烨就是那天自己扁桃体发炎被送到仁心医院,和他抢特护病房的年轻人,当时胡图还跟护士表达了不满,沈明烨也都看在眼里了。
不过,胡图并没有明说,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提的好,说不定沈明烨已经忘了呢!
如果沈明烨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一切都好说,可这小子上来就是一个亿,足以说明他的背景和实力一定不弱,很可能是春城市某个大企业家的少爷,胡图不打算得罪这样一个人,相反,胡图还要跟他合作。
“小伙子,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你了。”
胡图看了看沈明烨,笑着说道,给人的感觉好像是第一次看到沈明烨一样。
沈明烨点了点头,走上台前,“各位乡亲父老,其实我并不是什么外面来的富二代,也是咱们千陵镇的人,所在的村子恰好就是千陵镇的土凹子村,我的名字叫做沈明烨,很高兴能够拍下这块地的使用权。”
说到这里,沈明烨又看了一眼pos机,“这次我拿出一个亿,其中有五千万是拍下土地的费用,剩下的五千万里面,有三千万是对这块地的投资,另外两千万我要捐到千陵中学。”
“天哪,沈明烨老弟,你可真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啊!”
一听到沈明烨说要拿出两千万捐给学校,整个酒店大厅都沸腾了起来,要知道,千陵中学虽然是千陵镇唯一的中学,可是因为年久失修,加上资金短缺,早已濒临倒闭,可却从来没有哪个乡镇企业家想过投资,毕竟这些人都是以利益为重,投资学校固然可以换来一些名声,可是投进去的钱有去无回,等于打水漂,自然不会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