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 古今医统大全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古今医统大全 >

第299章

第299章幼幼汇集(中)

脾胃门(第一)

盖小儿脏腑怯弱,乳食过度则伤脾胃,贵乎调理得中,无有太过不及。否则脾胃受伤,面恍无色,口中凉气,不思乳食,呕吐肌瘦,虚弱,腹中作痛,则当补脾益胃。凡人以胃气为本,惟治病亦然。胃气有虚有实,虚则有呕吐不食之证,实则有痞满内热之证。虚者益之,实者泻之,欲得其平则可矣。平胃散、观音散、益黄散之剂皆壮胃之要药,可对证而调治之。

脾胃门(第一)

关脉弦数为食积,温热伤脾;沉微者为冷,不思饮食。未满三岁,看虎口脉纹。

脾胃门(第一)

脾胃虚寒或腹痛不食,理中汤主之;有伤食腹胀而或痛,以消食丸导之;有热者,仁斋保和丸之属。

脾胃门(第一)

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乳食,心腹疼痛,口苦无味,呕哕恶心,噫气吐酸,面色痿黄,体弱肌瘦,肚腹泄泻,并服之。

浓朴(去皮,姜炒)陈皮(去白。各三两)苍术(五两,浸二日)甘草(一两,炙)上为末,每服二钱,姜二片、枣二枚,水煎。空心,入盐少许调服。常服,快气暖胃,化宿食,消痰。

快膈消食丸宽中快膈,消乳食,正颜色。

砂仁橘红三棱(煨)莪术神曲(炒)麦(炒。各半两)香附子(一两,炒)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食后紫苏汤下二十丸。

温脾汤治脾胃不和,腹胁虚胀,不进乳食,困倦无力。

诃子(炮)人参(七钱半)木香桔梗(各半两)茯苓藿香(洗)陈皮黄甘草(各二钱半)白术(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枣煎。

四君子汤调理脾胃,进乳食,止泄泻。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二钱,姜、枣煎,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

和中汤治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少力嗜卧。

浓朴白术干姜甘草(各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姜二片,水八分煎,乳食前温服。

(仁斋)保和丸治小儿食伤发热,欲成疳证。常服,益脾胃,食则不伤。

白术(五两)茯苓半夏(制)山楂神曲(炒。各三两)陈皮连翘萝卜子(各二两)苍术(制)枳实(炒)香附子(制)浓朴(制)黄芩(酒炒)黄连(酒炒。

各一两)上为细末,姜汁打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七、八十丸,食后茶汤下。

加减观音散调理脾胃,常服,正颜色,消饮食。

白术(炒)人参扁豆(炒)茯苓麦芽(炒)黄(炙)甘草山药神曲(炒)香附子(炒)上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下。

调中散治脾胃不和。

人参茯苓木香白术甘草(炙)干姜(煨)藿香(洗)香附子砂仁丁香(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枣汤下。

疳证门

(第二)

疳证门

丹溪曰: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乳哺、饮食,一或失常,不为疳者鲜矣。皆因饮食不调,肥甘无节而作也。或婴幼乳缺,粥饭太早,耗伤形气,则疳之根延及岁月,五疳病成。钱氏曰:疳皆脾胃耗伤,亡津液之所作也。故小儿脏腑柔脆,有疾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凡有可下,置量大小、虚实而下之,则不致为疳也。但见目涩或生白膜,唇赤身黄,喜冷地,爱食泥土,泻痢无常,肚腹胀满,耳鼻生疮,头发作穗,脚弱项小,极瘦,饮水,甚至丁奚哺露,有曰无辜,至于疳证,皆其候。

疳证有五脏寒热之不同

曾氏曰:小儿疳证有五:心、肝、脾、肺、肾是也。冷热者,初病尚肥,为热疳;久病渐瘦,为冷疳。心疳者,切牙舒舌,舌上生疮,爱饮凉水,唇红面赤,喜卧地上是也。肝疳者,目多眵泪,在脸多青,或目睛微黄,泄泻清水如苔色是也。脾疳者,爱吃泥土冷物,饮食无度,身面俱黄,发稀作穗,头大项小,腹胀脚软,间或酿泻肌瘦,夜热,不思乳食是也。肺疳者,鼻下黑烂,口有腥气,或作喘嗽,右腮光白是也。肾疳者,两耳内外生疮,脚如鹤膝,头缝不合,或不能行,牙齿生迟,其缝臭烂,传为走马牙疳之类是也。热疳多在外鼻下臭烂,头上有疮绕耳,不结痂是也。冷疳多在内,目肿,腹胀,痢色无常,或泻清沫,削瘦是也。

疳证有五脏寒热之不同

《启蒙》曰:小儿单细为疳劳。虎口脉纹色青白色为疳。

疳证有五脏寒热之不同

凡疳证以加味肥儿丸、黄连肥儿丸主之,通神丸、蚵皮丸之类。热疳以木香丸。外疳耳鼻多生疮者,烂香散。心疳以茯苓丸、钱氏安神丸。肝疳以生地黄汤、天麻丸。脾疳以钱氏益黄散。肺疳以清肺饮、化丸、钱氏阿胶散。肾疳以地黄丸。各以类而求之,不可妄意投药,稍有差殊,卒致不救。

疳证有五脏寒热之不同

诸疳通用方加味肥儿丸治诸疳身黄肚大,痞块,泄泻,瘦弱。

胡黄连(半两)川黄连木香槟榔三棱莪术(煨)青皮陈皮神曲(炒)麦芽(炒。各一两)使君子(去壳浸去皮)香附子(制)芦荟(各半两)上为末,以神曲、麦芽面打糊为丸,绿豆大。空心,米饮下三、四十丸。如小儿无热,去胡黄连,泄泻加肉豆蔻、人参、茯苓。

大芦荟丸治疳杀虫,和胃止泻。

芦荟黄连胡黄连木香槟榔芜荑雷丸(白者佳,赤者毒)青皮(各半两)藿香(少许另研)上为末,用猪胆汁丸,麻仁大。每服十余丸,米饮下。

五疳保童丸治小儿一切疳证,无不保安。

蟾头(一枚,炙令黄色)白鳝头(炙焦黄)龙胆草芦荟(各二钱)黄连胡黄连五倍子苦楝根皮夜明砂天将子(各五钱)麝香(五分)青皮(五钱)熊胆(一全)雄黄(二钱)青黛(三钱)上为细末,糯米饭丸,麻子大。一岁儿二十丸,米饮下,不拘时,日进三服。

五疳消食丸治小儿五疳八痢,肚大青筋,疗痨疳,走马牙疳,唇烂口臭。此药中和,大能进食长肌。

使君子(去皮壳)芜荑黄连橘皮麦芽龙胆草(各等分)上为细末,粟米糊丸,黍米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通神丸治小儿冷热疳。

川黄连胡黄连(各二钱)芜荑使君子木香(各一钱)丁香(五分)肉豆蔻(一钱)大虾蟆(酥炙为末)上为末,饭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下。

肥儿丸治诸疳多因少乳,吃食太早,或因病久,胃虚脾弱生虫日渐黄瘦,肚大青筋,不能行立,发竖发热,口臭牙疳。

川黄连(姜炒)神曲(炒)麦芽(炒。各半两)槟榔(二枚)木香(二钱)肉豆蔻使君子(煨。各半两)上为末,曲糊丸,麻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心疳剂茯神丸治小儿心疳热。

茯神茯苓远志(姜炒)黄连(炒)琥珀(各三钱)钩藤虾蟆(。各二钱)菖蒲(一钱)芦荟(五分)麝香(二分半)上为极细末,粟米煮糊丸,如黍米大。薄荷煎汤下一、二十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