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 古今医统大全 - 佚名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古今医统大全 >

第163章

第163章子和治一妇人病嗽,时已十月。戴人处方六味:陈皮、当归、甘草、白术、枳壳、桔梗。

其夫疑其不类嗽药。戴人笑曰:君怪无乌梅、罂粟乎?夫冬嗽乃秋之湿也,湿上逆而为嗽。此方皆散气除湿,解急和经。三服帖然效矣。

一男子年四十,病劳嗽咯血,唾吐粘臭不可闻,秋冬稍缓,春夏则甚,寒热往来,日晡发作,状如疟,寝汗如水。累服麻黄根败蒲扇而汗自若,又服宁神散、宁肺散而嗽自如。戴人先以独圣散涌其痰,状如鸡黄汁,随涌出,昏愦三日不省,时时饮以凉水,精神稍开,饮食加进。又与人参半夏丸、桂苓甘露散,不数服乃愈。

《衍义》有人患气痰将塞,或教以陈皮生姜焙干,神曲等分为末,丸梧桐子大,食后临卧以米饮服五十丸,兼旧患膀胱气,缘此皆愈。

一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劳。以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为细末,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噙一丸,未终一剂而愈。

药方

(《和剂》)华盖散治肺受风寒,头痛发热,咳嗽痰饮。

麻黄(去节)紫苏子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赤茯苓橘红(各一钱)甘草(五分)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参苏饮治一切风寒咳嗽,呕吐痰沫,发热恶寒头痛。(方见伤寒门。)金沸草散治肺感寒邪,鼻塞声重,咳嗽不已,憎寒发热,无汗恶风,或热壅膈间,唾浊痰甚。

旋复花麻黄荆芥(各一钱)前胡半夏赤芍药(各八分)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济生》)橘苏散治伤寒咳嗽,身热有汗,恶风脉浮。病患挟热服杏仁汤不得者,此药稳当。

橘红紫苏叶杏仁五味子半夏桑白皮贝母白术(各一钱二分)甘草(炙,六分)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远服。

(《和剂》)三拗汤治感冒风寒,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喘急,胸满多痰。

生甘草麻黄(不去节)杏仁(留皮尖)上各咀二钱,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若憎寒恶风取汗解,加桔梗荆芥,名五拗汤,治咽痛。

(《金匮》)杏仁汤止咳嗽,散风寒,逐痰饮。

杏仁(去皮尖)人参茯苓细辛半夏(制)桂枝干姜芍药五味子甘草(炙。各一钱)上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远服。

(《和剂》)消风百解散治咳嗽声重,身热头痛。(方见伤寒门。)(《济生》)人参荆芥汤治肺感风邪,上壅咳嗽,头目不清,语言不出,咽干项强,鼻流清涕。

陈皮荆芥穗人参半夏通草麻黄桔梗(各一钱)杏仁细辛甘草(各五分)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仲景)小青龙汤治表证水气,身热咳嗽,干呕怔忡。(方见伤寒门。)(《和剂》)败毒散治痰嗽身热鼻塞。

柴胡前胡羌活独活人参茯苓枳壳川芎桔梗(各八分)甘草(四分)上水二盏,葱一根、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金匮》)麻黄杏子汤治咳嗽发热,气满头疼。

麻黄杏仁紫苏薄荷陈皮桑白皮大腹皮甘草薄桂(各等分)上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葱一根,煎八分服。

(《医林》)桑皮散治上焦热壅,咳嗽血腥,连声并气不得透。

桑皮(炒)前胡柴胡紫苏薄荷枳壳桔梗赤茯苓黄芩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七分,食远温服。

(仲景)小柴胡汤治风寒咳嗽,发热头疼。(方见伤寒门。)

药方

(《集验》)流金膏治一切痰火痰嗽等症。(方见痰饮门。)(《和剂》)麦门冬汤治火热乘肺,咳嗽痰唾带红。

栀子仁汤治咳燥热。

(河间)黄连解毒汤治咳而喘急,脉洪。

神芎丸治一切热嗽。清金消痰利咽膈,蜜丸弹子大,嚼服尤妙。(五方并见火门。)(《济生》)泻白散治肺壅实烦热,咳嗽喘闷,大便不利。

桔梗甘草桑白皮陈皮半夏杏仁栝蒌子地骨皮(各等分)上咀,每服八钱,水二盏,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

(《宝鉴》)加减泻白散治咳嗽口干烦热,胸膈不利,上气喘促。

桑白皮(钱半)地骨皮陈皮青皮桔梗甘草(炙)黄芩知母(各七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温服。

(易老)水煮金花丸治气痰热壅心胸,烦闷咳嗽。

小黄丸治热痰咳嗽,口干烦躁,面赤脉洪。(二方并见痰饮门。)枳壳汤治久嗽上焦热,胸膈不利。

枳壳(炒)桔梗(各三两)黄芩(二两)上咀,每日早用二两作一服,水三盏,煎二盏,匀作三服。午时一服,申时一服,临卧时一服,尽此一料无不愈。

双玉散治痰热咳嗽喘涌痰涎。

寒水石石膏(各等分)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人参煎汤调下,食后临卧服。

(《拔萃》)人参平肺散治心火克肺金,传为肺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人参青皮茯苓天门冬(去心)陈皮地骨皮黄芩(各八分)五味子(二十粒)知母(一钱)桑白皮(炒钱半)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宣明》)知母茯苓汤治痿咳不已,往来寒热。

知母白术(各八分)茯苓五味子人参半夏柴胡甘草(炙。各一钱)薄荷川芎阿胶(各五分)款冬花桔梗麦门冬黄芩(各七分)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医林》)桑白皮散治上焦热壅,血腥烦嗽,连声并气不得透。

桑白皮(炒)桔梗川芎防风薄荷黄芩前胡柴胡紫苏赤茯苓枳壳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七钱,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加味枳壳半夏汤治上焦有热,咳嗽黄痰,痞满气喘。

枳壳半夏桔梗茯苓苦葶苈(微炒)防己薄荷紫苏马兜铃桑白皮(炒。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作二服,水盏半,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紫菀膏治肺热,热嗽久嗽,身如炙,将成劳。

枇杷叶(去毛)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炙。各一两)大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樱桃大。夜间噙化三五丸。

(《济生》)紫菀茸汤治饮食过度,或食煎爆,邪热伤肺,咳嗽咽痒,痰多唾血,喘急,胁痛不得卧。

紫菀茸桑叶(经霜炒)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阿胶(蛤粉炒)贝母半夏蒲黄(炒。各一钱)犀角(镑)人参甘草(炙。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