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147章半夏(制)浓朴(姜炒)芍药茯苓(各一钱)肉桂紫苏橘红人参(各五分)上咀,作一服。水二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一盏,不拘时服。
回生散治霍乱吐泻。但有一点胃气存者,服之回生。
冻皮(去白)藿香(去土。各半两)上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不拘时服。
止渴汤治霍乱烦渴。
人参麦门冬茯苓桔梗栝蒌根葛根泽泻甘草(炙。各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用白汤下。如烦渴,加滑石二两;甚者,加姜汁续续饮之,不拘时服。
(《局方》)四君子汤五苓散胃苓汤二陈汤不换金正气散建中汤并治霍乱吐利。(方见伤寒门。)
药方
(《选要》)二香散治暑湿相搏,霍乱转筋,烦汤闷乱。
藿香白术浓朴陈皮茯苓半夏(制)紫苏桔梗白芷香薷黄连白扁豆(各一钱)大腹皮甘草(炙。各五分)上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五片,葱白三寸,煎一钟服。
(《集成》)玉露散治夏月伤暑,霍乱吐泻。
石膏寒水石生甘草(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局方》)桂苓甘露饮冷香饮子黄连香薷散益元散并治伤暑霍乱。(方见暑门。)
药方
(仲景)加减理中汤治霍乱吐泻。
人参白术干姜(炮。各二钱)甘草(炙,五分)上咀,作一服,水钟半煎八分,不拘时服。
若为风寒湿所中者,加附子(一钱),名附子理中汤。
若霍乱吐利者,加陈皮、青皮(各一钱),名治中汤。
干霍乱,心腹作痛,先以盐汤少许,顿服。候吐出令透,然后即进此药。
呕吐者,于治中汤内加丁皮、半夏(各一钱),生姜十片煎服。
泄泻者,加橘红、茯苓(各一钱),名补中汤。
溏泻不已者,于补中汤内加附子(一钱),不喜饮食,水谷不化者,再加砂仁(一钱)。
霍乱呕吐,心腹作痛,手足逆冷,于本方内去白术,加熟附子二钱,名四顺汤。
霍乱后转筋者,理中汤内加石膏一钱。
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官桂。肾恶燥,去术恐作奔豚,故用官桂。
伤胃吐血,以此药能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用本方可也。
(《集成》)冷香汤治夏秋伤暑,引饮、过食生冷,脾胃不和,遂成霍乱之证。
良姜附子(制)甘草(炙)檀香(各一钱)干姜(炮,一钱)丁香(三分)草果(一钱)上作二服,水钟半,煎八分,去渣,贮瓶中,沉井内,待恶服之效。
(《济生》)通脉四逆汤治霍乱多寒,肉冷脉绝。
吴茱萸(三钱)附子(制,一钱)桂心当归甘草(炙。各一钱)白芍药木通细辛(各五分)上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七片、枣一枚,煎八分,无时服。
(《宣明》)正胃散治霍乱吐泻不止。
枇杷叶(拭去毛,炙)浓朴(制)陈皮(去白。各一钱)桂(五分)上咀,作一服,水钟半,姜三片,煎八分,无时服。
(《选要》)诃黎勒散治霍乱呕吐,脾胃虚寒,气隔不思饮食。
诃子(炮)肉桂泽泻赤芍药干姜(炮)人参(各五分)白术陈皮(去白)浓朴(炒。各一钱)甘草(炙,二分半)上咀,作一服,水钟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六分,不拘时服。
人参散治霍乱,身体疼痛,四肢逆冷,服理中、四顺不效者。
人参白芍药当归高良姜(各五分)附子(制)陈皮(去白)桂心白术(各一钱)上咀,作一服,水钟半,枣三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活命散治男子、妇人、小儿霍乱,吐泻不止,面色青黑,命在须臾,宜服此药。
防风羌活独活干姜细辛(各一钱)官桂(五分)草豆蔻肉豆蔻川芎(各五钱)吴茱萸木瓜(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浓煎木瓜汤,空心调服。
(《选要》)浆水散治暴泻如水,周身汗出尽冷,脉弱,不能言语。甚者吐逆不止。
半夏(二钱)附子干生姜炙甘草桂心(各半钱)良姜(二分半)上咀,作一服,浆水煎服之。
(《活人》)姜附汤治霍乱吐泻,转筋,手足厥冷,多汗。
干姜(炮)附子(制。各二钱)上咀,作一服,水钟半,煎七分,热服。
(《医林》)附子粳米汤治霍乱四逆,吐少呕多。
中附子(一枚,制)半夏(两半)大枣(十枚)粳米(五合)干姜甘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八钱,水钟半,煎米熟去渣服。
糯米姜水治上吐下泻,心腹痛,水食不下。
糯米(一百二十粒)生姜(一块)上共一处捣细,新汲水解服。
既济汤治霍乱后,虚烦不得眠。
人参炙甘草淡竹叶(炙,各口钱)麦门冬(口钱)附子半夏(制,五分)上咀,作一服,水钟半,姜五片、粳米百余粒煎,空心服。
(《良方》)丁香散治霍乱,呕吐不止。
丁香(五分)藿香枇杷叶(拭去毛。各一钱)上咀,水一钟半,姜一片,煎六分,热服。
四顺附子汤治霍乱转筋,吐泻,手足逆冷,六脉沉绝,气少不语,身冷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