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详细的规划
经过重生后最初几天的努力,林宇深刻认识到,想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仅靠盲目的刻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份科学合理、精确到每小时的学习计划,就像航海图一样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
在一个周末的清晨,林宇早早地起床,坐在书桌前,准备开始制定他的学习计划。他先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在上面写下了“高考逆袭计划”几个大字。
林宇首先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他找出了最近的模拟考试试卷,将每一道错题都仔细地研究了一遍,总结出自己在各个学科中的薄弱环节。比如,数学中的函数部分总是出错,英语的阅读理解速度较慢,语文的作文缺乏深度和文采等等。
接着,他开始设定自己的目标。他知道,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每一科都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分数。他根据自己心仪大学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为每一科都设定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分数。然后,他将这些目标分数细化到每个知识点和题型上,明确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数学,我要在函数和几何部分多下功夫,争取在高考中不丢分。英语,每天要背诵一定量的单词和短语,提高听力和阅读能力。语文,每周要写两篇作文,并且多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林宇一边思考,一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计划。
在确定了目标和重点之后,林宇开始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他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若干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安排了具体的学习任务。
早上6点到7点,是他的晨读时间。他会背诵英语单词、语文古诗词和文言文,让自己的大脑在清晨就充满知识的能量。
7点到8点,吃早餐、整理书包,准备去学校。
在学校的上课时间,他会全神贯注地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如果有不懂的问题,会及时向老师请教。
中午12点到1点,吃完午饭后,他会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些数学练习题,巩固上午所学的知识。
下午放学后,17点到18点,他会复习当天学习的所有科目,整理笔记,总结重点。
18点到19点,吃晚餐、休息片刻,让自己的大脑得到放松。
19点到21点,是他的晚自习时间。这段时间,他会按照计划分别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做一些模拟试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21点到22点,他会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为第二天的学习
周末的时间,林宇也安排得满满当当。周六上午,他会参加课外辅导班,加强对薄弱学科的学习。下午,他会做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进行自我检测。晚上,他会对试卷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周日上午,他会复习一周以来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下午,他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晚上,他会适当放松一下,看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或者听一首舒缓的音乐,调整自己的心态,为新的一周做好准备。
林宇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些奖励机制。如果他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一周的学习任务,并且在周末的自我检测中取得了进步,他就会给自己买一本喜欢的书或者看一场电影作为奖励。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他就会惩罚自己减少周末的休息时间,用来补习未完成的学习内容。
在制定完学习计划后,林宇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确保每个时间段的安排都合理、紧凑,没有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和学习任务。他把这份学习计划打印出来,贴在了自己书桌前的墙上,每天都能看到,时刻提醒自己要按照计划执行。
然而,计划刚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并不顺利。周一的早上,林宇按照计划6点起床背诵英语单词,但由于前一天晚上学习得太晚,他早上根本起不来。等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已经6点半了。
“糟糕,第一天就没有按时完成计划。”林宇心里一阵懊恼。
他匆匆忙忙地洗漱完毕,拿起英语书开始背诵,但因为时间紧迫,他的心情变得很浮躁,背诵的效果也很差。
到了学校,上午的课程林宇也听得心不在焉。他一直在为早上没有完成计划而自责,导致老师讲的内容有很多都没有听进去。
中午,当他按照计划准备做数学练习题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心思做题。他的脑子里乱糟糟的,满是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计划的怀疑。
“这样的计划是不是太苛刻了?我根本就做不到。”林宇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但是,当他看到墙上贴的学习计划和自己写下的目标时,他又重新燃起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