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陛下,你又闹幺蛾子了?…… - 我有十万死士 - 易楠苏伊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我有十万死士 >

第58章 陛下,你又闹幺蛾子了?……

因为这五个衙役,早朝会硬生生拖了两个时辰,满朝文武大臣饿得前胸贴后背。

林知惜为表自己是个好上司,特地给他们每人备了一份可口饭菜,三菜一汤,有荤有素。而且跟前朝不同,这些饭菜都是热的。

要知道以前他们参加的宫宴,饭菜到了他们手里都是凉的。所以他们大部分都只吃水果和点心。

陛下却不同,她准备的热饭热菜,而且她还表示,“各位臣工为大h殚精竭虑,每每都错过饭点,早早得了胃病。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希望你们好好保重。”

大臣感动得不成跪下谢恩。

吃完饭没多久,负责抄家的御林军回来了。

这次是陆霄亲自带队去抄的,五个衙役的家产全都列得一清二楚。

当初林知惜给新任衙役都制定了标准。必须是穷苦出身,最少三代都是平民。穷得连土坯房都建不起,家底加起来也不到一两的人家。

大理寺新任衙役都是刘方严格按照这个标准选的。他也怕底下人糊弄他,反复核实无误才定下来。

好嘛,半年时间,原先穷得兜比脸都干净的人家现在盖起崭新阔气的砖瓦房,添置两头牛和一辆马车,城里还租了套宅子,现银就有一百两,总家产超过四百两。

衙役一年的俸禄加补贴全都加在一块,也才二三十两。半年最多也才十五两。他们多出来的钱哪来的?自然是贪来的。

官员们也很识趣,齐齐跪了一地,请求陛下严惩这些污吏。

林知惜命户部将这些银两全部没收,又命吏部按照新律定罪。

为什么按新律呢?根据规定,哪怕犯案是在新律之前,但之前没定或是有疑点,也要按照新律来判。衙役要坐五年牢。

五个衙役还想讨饶,林知惜却不愿看他们的丑态,挥挥衣袖,命御林军将人带下去,她惋惜不已,“朕原先是怜惜穷苦百姓,想让他们也尝尝农民翻身作主的感觉,才制定衙役标准。但是他们太叫朕失望了。一朝得志,比富人还会剥削别人。”林知惜阴沉不定,又像是受了天大打击,“众位爱卿,有何办法解决此事?”

可真难得,喜欢剑走偏锋的陛下有一天竟栽在自己制定的规则里,而且她还有了悔改的意思。

向他们讨办法,有的大臣心思就活络开了,“陛下,不如恢复恢复旧制。”

林知惜似笑非笑,“穷人乍富确实会剥削别人。但是里面还能有几个好人。可富人剥削早就成了常态。朕原先定的主意没错,错的是规则不够完善。朕要的是你们帮忙完善。可不是唾面自干。”

大臣立刻跪下请罪。

林知惜挥挥手,“议政就议政,畅所欲言就是。不必跪来跪去。”

其他大臣不敢再提恢复旧制,心里却在想这事该如何解决。这种防不胜防,民间有一句老话“阎王易过,小鬼难缠”,这小鬼指的就是衙役。

别看他们官小,但他们是底层官员,能够跟老百姓近距离接触。而老百姓吃饱喝足,往往不爱惹事。被衙役欺负,他们通常也不敢报官,硬生生受着。

事主都不告,他们能怎么办?

有官员表示让地方官加强戒备。

刘方却觉得这样无形中给地方官增加难度,他给的理由也很简单,“衙役太多,地方长官却只有一个。未必管得住。”

他这话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要是底下人存心糊弄,互相包庇,再能干的长官都望尘莫及。

不过刘方这话可算捅了马蜂窝。虽然他们提出这条建议难度高,但只要地方长官用心,还是能管住的。刘方反对,却拿不出更好的法子,这就遭人恨了。

大家怒火全冲着刘方来了,十几个文臣就在大殿上吵得不可开交。

如果刚开始,他们都是因为前朝旧臣沆瀣一气想要对付林知惜。但共事这么久,陛下也没有再追究的意思,他们又像以前一样,意见不同,分成各个小团体了。

林知惜笑眯眯地看着,任他们畅所欲言,没有阻止的意思。

直到他们吵累了,谁也没说服谁,凤至才一迈步提出一条石破天惊的主意,“陛下,微臣建议不如重新选拔一批衙役,并且废除他们世袭权。”

众大臣眼睛全看向凤至。凤至是天子近臣,大多数他的意见就代表陛下的真实想法。

可今儿这法子怎么有种打了陛下脸的意思?

陛下说的是完善规则,他说重选,不就是说陛下不应该重用出身穷苦的百姓?

有大臣当即站出来喷凤至不敬陛下。

林知惜抬了抬手,“让他继续说下去。”

众大臣闭嘴,纷纷看向凤至,看他怎么解释。

凤至恭恭敬敬回答,“陛下想任用穷苦百姓只是因为他们受过苦,当了吏之后,能够站在百姓角度,更用心为百姓办事。陛下的心是好的,但是人的品质与出身没有关系。所以微臣的意思,想要挑选用心为百姓办事的小吏,不如让所有小吏都参加科举。只要通过秀才,就可当吏,废除他们世袭,让他们能够干实事得到晋升,这样他们就有了进取心。”

众大臣议论纷纷,“这如何使得?咱们可都是苦读十几载才当的官。现在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当小吏,而且还能升官。那以后岂不是与我们平起平坐?”

这些自视甚高,从正规科举晋升的前朝文臣一个个炸开了锅,纷纷表示反对。

凤至也有话说,“陛下任用你们可不是看中你们前朝进士的身份,而是看你们还有其他可取之处。没看陛下根本不承认前朝读书人身份吗?”

众位大臣心头一梗,拿圣上的话来堵他们,竟然找不到话来反驳。

林知惜见他们说不出话,终于开了口,“朕之前不承认前朝读书人身份,只是因为你们的为官之道朕不喜。朕想要的官员是身先力行,为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才叫好官。当遇到强敌时要奋勇直前,而不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逃避行径。朕自前年开始就一直写书。”

“朕给百姓一个机会,也给读书人一个机会。只要你们能够按照这书上内容行事,通过考试就能当大h朝的官。刚刚凤至说从秀才选起。朕觉得太低了。最起码也得是进士才行。前朝之所以覆灭,不就是因为官员冗杂,朝廷发不出俸禄,只能压榨百姓,才挑起农民起义吗?咱们要吸取前朝教训。精简办公流程。一些没必要的官位该撤就要撤。”

陛下发话,众位大臣全都屏息凝神听着。这位陛下心眼多得跟筛子似的,一不注意她就能给你下套。

刚刚她先损了前朝一通,后又挑了下凤至的刺。其实她也肯定了凤至的建议。官员要从小吏干起一步步升上来。如果凤至之前的提议是降低选拔标准,皇上提的就是打压新任官员,他们这些老臣反倒有了立足之地。

于是一个个都闭嘴不言,爽快通过了这条提议。

接下来就是细化规则。

因为要选拔小吏,所以就不能是每三年选一回,改成每年选一回,人数也从原先的三百提升到一千。

这些都是小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皇上写的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