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及医学之大成
面前这位接近油尽灯枯的老人,此时也是爆发出了一股惊人的能量。很难想象。
这竟然是一个垂暮的老人。
看着面前的李时珍如此失态,高阳甚是理解。
他能够理解一个医者之心,一个欲要将天下之药,编著的医者之志。
当听闻天下竟然有如此奇书之后,如此失态,自然也是正常。
这才是那个真正的心存高远,欲要将医学发扬光大,曾言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的李时珍。
“此书名为本草纲目,明朝嘉靖年间编写,万历年间而成。”
高阳提起此书,倍感尊重。
在那个久远的时代,近三十年的光阴,几乎是那个时候,一个人的一生。
而李时珍先生,更是几乎用了自己的一生,来撰写一本书。
于一家三代之努力,铸就不朽的巨著。
人之一生,便只做了一件事。
但此事,足以流传千古。
下一刻。
当高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时珍先是愣了一下。
随后哑然失笑。
他看见了高阳的目光,自然也看见了高阳目光中的真诚,他并非不愿意相信高阳,不愿意相信面前这个衣着怪异的小伙子,而是不愿意相信自己。
“你一定是看见了老朽桌上的东西吧!
“难登大雅,难登大雅啊!”
李时珍怅然一笑。
本草纲目还未曾刊印,且刊印难度极大,李时珍穷极一生之关系,耗尽家财,也未曾有人能将本草纲目,还原于世。
而这小伙子,一口说出本草纲目之名。
想必,也只是看见了老朽桌上的记录吧。
因此。
李时珍的第一个反应便是不信。
那双明显充满了希望的眼眸中,带着深深的绝望。
他已经被打击了太多次,在本草纲目完成之际,他为此奔波数年,却未曾有一家书商愿意刊印。
本以为这世间做书很难,没想到发书更难。
本草纲目,此等巨著不该灭绝于世,应当利与世人,学于医者。
所以。
也正当高阳来到这里,开口说自己可以刊印出版本草纲目的时候,李时珍才会如此失态的从屋内跑出来。
现如今。
他话费了一辈子所作的努力,于自己人生中最后的光阴中,终将成为泡影。
这种心酸,有几个人能懂?
如同费尽三十年光阴寒窗苦读,欲要跃过龙门,却最终将理想的光辉熄灭。
更何况,我们难以做到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
但李时珍,却是三十年如一日,日日品尝艰辛困顿,行走于危难之中,每一次试药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先生。”
“晚辈是来自四百多年后的一名读书人。”
“名叫高阳。”
高阳起身正形,这一次,他恭恭敬敬的对着这位为自己一生之理想,艰苦奋斗的医者而鞠躬。
代天下,千千万万的病者而鞠躬!
人这一生。
或许不读书,或许不当兵,但唯独不能不认识医生。
纵然一生安康,于生命之尽头,亦是要奔赴医院,躺在病床之上,靠着呼吸机的辅助来度过最后的时光。
三皇五帝,九州开泰之先贤,都过于高大伟岸。
他们的精神,旨在一统华夏九州,奠定生生不息的炎黄华夏民族。
他们的精神,或许还有诸多民众难以理解。
可医者。
医救的却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