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神迹
“好诗……”杨贵妃痴痴的赞道:“虽非目睹,可如同亲眼见。”
李白同样也是心中震撼。
“玉楼宴罢醉和春……”
一句话就将君王对贵妃的宠信和那连番不断的疼爱说的如此又画面感。
“乐天兄果然大才。”
“这等哀怨诗词,我却是写不出这余味……”
李白听诗成痴,举酒痛饮,这酒入豪肠,醉意在骨髓之中逐渐传开。
他只觉的身子暖暖的。
可是心却是越听越寒。
这帝王心思,全在贵妃身上,那天下,谁管?
谁料李太白刚刚升起这个念想,紧接着就听见后半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只听见这一句话。
李白忽然头皮一麻。
他震惊的,下意识地警向了李隆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此时在大唐圣人李隆基身边不远处。
有一些个对这宴乐无甚感兴趣的人,听到了高阳的诗词,尤其是刚才上面一句的时候,他们一个一个地站了起来。
当中有一人头戴高帽,身穿宽大金边长袍。
这个人须发茂密,眼神之中自有一番隐藏着的威仪。
杨国忠。
大唐右相,位列司空。
他长身而起,眯着眼睛目光直逼站在酒池之上的高阳。
“什么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这做诗者,乃是何人。
方才他妄议君王后宫,贵妃深闺,现在,又开始把矛头对准了皇亲国戚么!
杨国忠面色森然。
在漆红的勾栏之上,一双粗糙的大手缓缓攀扶在上面。
他斜眼和大唐圣人身边的杨贵妃目光相接。
居然看到妹妹眼神之中有些紧张。
杨国忠微微摇头,随后将目光转移到高阳挺拔的
身躯之上。
他腮边咬肌突起,眼下肌肉不住的抽搐着。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高阳念到这里。
他也不着急,而是站在瑶桥之上,目光一个个扫过这里的每一个人。
对于后世而言。
现在他眼前这些活生生的人,早都应该是死人了。
那些歌姬舞姬,应该是长埋土下,蛆虫满身,或许早已连尸骨都不存了。
这些雕栏玉柱,也都被拆卸焚毁,不知去向。
而所谓的大唐名流们,或许全部都被囚禁在后世新唐书的史料之中。
任由后世匆匆一览,只知其名,不见其人。
今日高阳重回大唐,眼见到这些流连酒色之人,心中的感触实在颇多。
他见到。
就在前方众人簇拥的其中。
有一位身材臃肿的胖子,他须发弯曲,非中原本土之人。
不是安禄山,还能是谁。
此刻的安禄山就站在这一群大唐名流之中,宛如喽啰。
他拜李隆基为干爹,认杨贵妃为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