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汉并天下
江岸边,高阳身后轻轻安抚着虚弱嘶鸣的乌骓宝马,目光中也是为一代霸王战神的逝去而悲哀。他是无法用语言捕捉,无法用文字形容的禁忌猛兽雄狮。
他是教无数后世英雄唏嘘折腰,无数文人诗客吟咏悲叹的永恒传奇。
他也是那个充满了贵族气质与英雄气概的礼乐时代,最后一声惊天呐喊,
战神无义,英雄无谋。
勇者不孝,霸王不语。
他,就是项羽。
华夏千古,唯一一个失败的英雄。
也是,唯一的西楚霸王!
直播间前,见到这一幕,许多人心里也依旧被霸王最后一声怒吼所震撼。
“英”到了极致,“雄”亦到了极致,这一败,败得轰轰烈烈,败得惊天动地!”
“哎,项羽若真有勇无谋,这么差劲的话,又岂能让兵仙韩信,谋圣张良,良相萧何,还有大汉高皇帝齐心协力,花数年生死搏杀,才千辛万苦的把一代霸王击败!”
“最后乌江自刎真的霸王传奇一生的完美谢幕,生神勇,刻骨柔情,宁折不弯。真英雄气概也。”
与此同时。
电台内内。
眼见霸王末路,林台长也是悠悠长叹一声,感伤道。
“我想,高阳之所以不与项羽论成败,论功过,论他和刘邦谁对谁错,而是唤醒霸王曾经的斗志,而是让我们见证他最后一战。”
“高阳想让我们现在的华夏之人看见的,是华夏先祖抛开王侯将相的身份,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勇气,与价值!”
说道最后三个词的时候,林台长的声音也是有些沙哑,他从高阳展现的画面中,透过鲜血的悲凉,看到了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
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年代,这种精神似乎已经被人们抛弃了很久。
但是。
即便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也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华夏的精神,不只是成王败寇,不仅仅只有是非对错。
华夏的历史,同样不是冰冷的文字,它同样具有温度,同样蕴藏着不朽的精神。
听这一句,身旁的林台长,林台长还有薛导都是心头一震,心里也是在默念着。
尊严,勇气,价值!
??对此,林台长也是随即说道。
“哎,或许千百年来,皇图霸业腐朽成沙,我们还记得项羽那破釜沉舟的勇气,或许就是一代霸王,留给我们华夏儿女,最为宝贵的财富吧。”
“没错,这一次,高阳确实是让我们看到了项羽的另一面啊,他不仅仅是个失败的英雄。”
说到这里,林台长也是将耳边凌乱的秀发往后捋了一下,有感而发道。
“其实,以前我对于项羽,对于刘邦都不喜欢,总觉得他们一人有勇无谋,残暴无义,一人背信弃义,不择手段。”
“现在才知道,他们就像是一体双生,有着相似的一面,又有着绝对的不同,没有项羽这样的人,或许旧时代不会那么快被推翻,没有刘邦这样的人,或许新时代不会那么快被建立。”
“历史选择他们二人来彻底打开新时代的大门,并非没有道理。”
与此同时。
滚滚乌江之水旁。
刘邦走下战车,与高阳共同漫步江边。
雪停了,但天气依旧是冷淡的颜色,似乎就连寒风也是为项羽而悲歌,呼号着在他们耳边留下彻骨的凉意。
“高先生,你果然非凡人啊,七年战乱,刘季已然垂垂老矣,而先生依旧风采宛如当年,真是让人羡慕。”
听此,高阳也是扭头看向刘邦,只觉得对方恍惚之间苍老了许多,发髻中的根根银发,凌乱的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飞舞着。
“刘兄何必伤悲,你这七年,已是足够传奇。”
听这话,刘邦淡淡一笑道。
“正所谓白云苍狗,世事无常啊。”
说着,他眯着双眼看着远方的滚滚江水,口中说道。
“想当初,你们第一次见面,先生问我,大争之势,该当如何,我说,愿为江水,随波逐流。
“而我这七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落草为寇,巧取沛公,入主咸阳,斗项羽,因缘际会,犹如这涛涛江水,没有选择,只有一往无前啊。”
刘邦说到这里,眼底也是涌现出一抹疲惫,苦笑着说道。
“索性心理还有点,曾经大丈夫当如是的义气,这才走到今天。”
听此,高阳同样是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是人的力量,也是时空的力量,他们都一样,一刻不停,一往无前。
此时,镜头下,刘邦转身看向不远处的韩信,萧何,张良,再次说道。
“凡夫俗子,庸碌一生,我不甘平庸,只好走一条捷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