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卧薪尝胆
这一刻画面中,劲风将高阳的衣襟吹得猎猎作响,似乎也是在为辛弃疾送行,愿其一路顺风。
而此时,他手中却是浮现出了一副废弃的草稿诏书。
见此,无数观众皆是看去,诏书书写于绫锦之上,背面祥云瑞鹤,玉轴温润。
正是当今大宋官家赵构,在这次的采石矶大捷之后,决定御驾亲征,一举收复北方失土。
不过,最终还是因为求和派,大夫势力,以及自己那颗犹豫不决的胆怯之心,不了了之。
热血诏书沦为一篇废纸,空留遗憾。
南下的辛弃疾,或许只有经年之后,才恍然明白。
627他南下的这一年,将是上百年间,南宋最有希望的一年,最有可能北伐成功的一年。
“哎,估计这一纸诏书也只是赵老九突然的热血一下所下,事后又是怕得很,便又反悔,这很大怂!”
“只是心疼稼轩居士啊,这一去,他以为是希望,却不知是重点啊。”
“或许,这就是历史吧,逝去不是重点,遗忘才是,古时悲歌,今人传唱,但也晓得辛弃疾虽九死其犹未悔,不忘统一祖国的夙愿!”
镜头下,已经到了富丽堂皇的南宋临安皇宫之中。
左右文武大臣陈列左右,神色间各是不同。
而上方的大宋官家赵构,头戴黑色展角头帽,身穿红色常服,神色肃穆间,目光中富有欣赏意味地看着步入大殿的辛弃疾。
“臣,辛弃疾,拜见官家!”
辛弃疾恭敬跪拜,神色恭敬。
多少年来,他身在北方,遥望南宋,希望有一天能为自己的祖国效力。
如今,这一切终究要实现了。
而观众们见到这一幕,纷纷说道。
“辛弃疾前辈,别拜赵老九,他不配!!!”
“呜呜呜,赵老九,你还我岳飞,老子壮志饥餐老九肉!!!”
“官家,官家个锤子,难怪最后阳-痿了,活该!!!”
镜头下。
见到如此少年英武的男儿,赵构也是不由抬手,语气赞赏道。
“平身。辛少侠不忘大宋光复之志,奔袭万里擒贼寇,当真是我大宋之幸!”
说到这里,他也会好奇,这位生活在敌占区的少年,为何有如此胆量,不由接着问道。
“朕问你,面对五万金兵,你为何不惧生死?”
闻言,下方辛弃疾起身,拱手行礼,却挺直了脊梁,朗声道。
“回官家,辛某此生若是能看到九州归一,山河一统,哪怕是死上百次千次,又有何惧?!”
“臣,甘之如饴!”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振聋发聩。
有人目光同样振奋,为之豪情赞叹。
有人则是目光躲闪,似乎对此极为不适。
有人则是目光晦涩,隐隐都是不悦。
“好!!!”
身居高位的赵构猛然拍起龙椅,目光中满是欣赏之色。
“不愧是我大宋男儿!”
“既然你有光复中原之志,朕便如你所愿!”
然而,不等赵构说出下文,下方的朝臣中,就走出一道苍老身影,高声启奏道。
“官家,依微臣看,辛少侠自北方而来,对江南之地并不熟悉,不如先在民间历练一番。”
“如此一来,既可以知己知彼,也可统筹谋划,从长计议,确保北伐大业万无一失。”
说话间,这个老者故意将“北方”二字说重了几分。
在此时的南宋,一直把那些从北方返回的人称为归正人,明面上欢迎,背地里却是暗自提防。
一时间,朝堂众人除了少数主战派,其余大臣皆是附议。
见此,赵构也是收敛了原本慷慨的神色,目光里充满了犹豫,最终也是说道。
“如此也好,就先这么办。”
“辛少侠放心,日后北伐有你用武之地。”
就这样,在求和派的干扰下,名震天下的辛弃疾没有机会去军中建功立业,而是去做了地方上的通判官吏,主管民生。
由此,开启了他一生四处奔波的官宦生涯。
画面中,等到辛弃疾走出皇宫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