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大国舰队
一时间,不仅仅是华夏,全球都是陷入了对于郑和的讨论中。只因为他本身的成就,已经不仅仅是华夏的伟大事业,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璀璨明珠。
电台会议室内。
林台长见到这一幕,也是不由心潮澎湃。
他见识到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期的华夏力量,极具包容性的文明,终将走向世界。
见此,薛导的目光中,同样闪烁着点点星光般的色泽。
“我有一种预感,这一期大国风云,和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一样,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镜头下如同剪辑的一幕幕画卷般,快速闪动着郑和最后一次,沿途造访诸国,完成宣读皇帝诏书,使四海听闻的任务。
沿途上,锡兰山、满刺加、柯枝、竹步、加异勒……等等东南亚和欧洲古国。
其中,郑和作为一位穆斯林,还特意前往了圣城麦加朝拜一番,聊以自慰日益痛苦的内心。
值得一提是,根据高阳对地图和航线判断。
郑和这一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
就在他们登上非洲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当地的酋长也是热情接待了他们。
并且,提供了大量贵重金属,用来交易华夏的瓷器,丝绸。
其中,高阳也是意外收获了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粉红钻石,算是不小的惊喜。
镜头下。
这一刻。
只见,郑和带着高阳走下宝船,来到一处空地上,指着被圈禁在围栏中的高大动物,笑着对高阳说道。
“高先生,且看,那便是我们华夏寻找了上千年的圣兽麒麟。”
听此,高阳则是看着那无辜被捕的长脖子动物,脱口而出道。
“长颈鹿?!”
此刻,似乎终于被人叫对了名称,那高大的长颈鹿险些泪目,咩——的一声就悲惨地叫了出来,仿佛在说。
大哥,可算是有个明白人了,我真不是什么麒麟,放过我吧。
然而,对于那些如获至宝的水手们,可是坚持着自己找到了圣兽麒麟,连忙将其五花大绑,拖回了宝船之上,准备回京献给宣德皇帝。
“哈哈哈,这是一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长颈鹿,估计也是第一只出国旅游的,而且还是公费。”
“长颈鹿:???麒麟竟是我自己?!”
“就很突然,估计长颈鹿都懵逼了,没想到自己都躲在非洲了,还是被抓回大明当麒麟,哈哈。”
与此同时。
观众们看着六百年前,身穿大明官服的官员与非洲部落酋长,通过被称呼为通事的翻译官的翻译下,友好交流的画面。
不少人都是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鲜感,纷纷举起相机,想要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然而,这时他们又反应过来,这些不过是虚拟的直播画面,纷纷遗憾的放下相机,感叹道。
“这外交画面,莫名有些喜感,越看越觉得永乐皇帝派遣郑和下西洋,是何等英明的决定啊。”
“是啊,不过也正是因为郑和将这个任务完成的太出色了,以至于大明皇帝都以为海上没有任何威胁,因此走向了闭关锁国的老路,殊不知自己却在无形中掉了队……”
“我倒是希望有人能和大明的舰队抗衡一下,这样今后大明的水师,也不会停滞不前。”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那些曾经帮助我们恢复联合国席位的非洲国家,华夏一直都心怀感恩。”
画面中,镜头变换之间,第七次下西洋,也是踏上了归途。
这一次,郑和的庞大的舰队,停泊在了古里国的港口。
二十年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古里时,便收到了热情的招待。
就在港口的不远处,高高伫立着一个巨大的碑亭。
碑石上用这楷书篆刻着一段二十年前郑和来此写下的文字。
文曰:
“其国去中华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这也是他,留在异国他乡,唯一的一块纪念碑石。
“没想到再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二十年。”
石碑前,郑和说着,语气却是有些虚弱,整个人顿时又剧烈的咳嗽起来。
“咳咳咳,高先生,你说,我还能抗多久啊……”
说着,他脸色更是苍白了几分,整个人神色也是萎靡了不少。
闻言,高阳没有说话,而是扶着他,来到一旁的凉亭中坐下。
他自然清楚,郑和最终病逝于古里,至死,也没能见到故乡一眼。
这一切,似乎就像是无情的命运,在暗中掌控者一切,让人无法逃脱。
眼见他不回答,郑和目光微动,似乎也是明白了什么,叹息一声,脸上反而多了几分洒脱,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