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郑和下西洋
网络上,关于《上下五千年》第六期男儿至死心如铁的舆论,依旧在发酵着。尤其是,其中霍去病和辛弃疾的精神面貌,都是给了如今华夏男儿一面镜子,告诉了所有汉家儿郎,什么叫男子汉,什么叫英雄气概。
对此,华夏日报,也是就此发表了头条专题文章―-上下五千年,男儿本色。
文章中,言辞犀利地对如今社会上,尤其是娱乐圈里的如今的小鲜肉们,也开始如同红楼女子般,胭脂抹粉,只求一副“漂亮脸蛋儿”。
演戏中手指破了层皮,也是要大呼小叫,惹得整个剧组虚惊一场,全然当他是缺胳膊断腿一般。
与此相关的各种影视剧中,也是充斥着饭圈化,炒cp,等等,犹如群魔乱舞,以至于人们逐渐对自己国家的影视失去信心。
这又何尝不是一场悲剧。
华夏男儿,不该如此!不应如此!不是如此!
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一处小小的缩影。
但是,倘若如同《上下五千年》一般,透过历史,纵谈古今,便会发现。
红颜易老终成空,其中冷暖皆自知。
且看,何人能于青史之上,留下自己脚印。
他们无论接受或是忽视,但也都明白了何为华夏的热血男儿,何为汉家儿郎。
“兄弟们,我只想说,以前的叫歌坛影坛,坛是用来祭神的,现在的叫娱乐圈,圈是用来养猪的。尊敬每一名敬业的演员,但我不想“文明观猴”,真的反胃。”
“没错,别以为在综艺节目上穿着军装就像个男人,问题是有些人就不配穿军装!”
“哎,之前暗恋一个女孩,前几个月才知道她喜欢喷射战神,毁灭吧,我累了,当场抱起纸片人老婆,当个开心的肥宅也挺好。”
“律师函警告!!!五毛钱删了我发,(狗头保命)。”
“哈哈,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过要是在一起了,说不定,你就要忍着恶心,要喝为哥哥买的牛奶了哦~”
“呕--别说了,谈论这些屁事儿,我都觉得是浪费生命。”
与此同时。
另一边的电台大厦之内,却是在进行紧锣密鼓的会议。
眼下,《上下五千年》节目组方面,在李琛的组织,以及高阳的建议下。
他们决定启动《上下五千年》的影视化,以及动画化,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观影需求,就当是在宣传一场传统文化,或者是民族精神。
同时,会议室内的大屏幕上,此时正放映着一张巨大的图片。
入目所见,只见一艘如大如同高楼般的宝船复原模型坐落在遗址之前。
尽管是仿制模型,却已经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而这也是旅行中的高阳,发给他们关于下一期的对话人物的答案。
其实,或许是受了近代那场惨痛的海战失利,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华夏自古以来的海军都非常弱小。
殊不知,曾经郑和下西洋时。
大明水师,千帆远影,万里海疆,任我驰骋。
“这是宝船啊!真的很难想象先祖们六百年前,就制造出这样的庞然大物。”
林台长见此,眼中也是不由露出遗憾之色,不过也无可奈何。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谁能想到,七下西洋是开始,也是结束啊。”
对此,受邀过来参与讨论的院长见此,也是目光复杂地看向那让人叹为观止的宝船模型照片。
“六百年前,华夏错过了一场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啊。”
说到这里,薛导也是不由提议道。
“其实,高阳那边,建议举办一场关于宝船的传统文化比赛。”
“比如,用传统的木雕,来刻画出宝船,亦或是核舟记一般,利用微雕技术,还有剪纸……等等。”
闻言,林台长的目光也是越来越亮,不由接着说道。
“那这样一来,通过动手的方式,一方面传播了传统文化手艺,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说道这里,她也是摊手无奈地说道。
“只不过,我们光是组织活动,就有的忙了啊。”
两人相视一眼,都是纷纷露出苦笑。
这种痛苦又充满激情的老妈子生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与此同时。
苏沪之地,晴光潋滟。
高阳也是走到了这一次旅途的终点,抬腿走进了一座宁静如深夜的红色纪念馆内。
直到迈过门槛的瞬间,他才知道自己渴望的,才知道这一番旅程,自己究竟在要寻找着什么。
与此同时,也是记起了儿时心中,那颗稚嫩的心灵中,如同泡沫般的理想。
庭院里,曲径通幽处,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此时无人举起手机拍照,只是用着崇敬的目光欣赏着庭院中的一切景色。
甚至,他们连脚步都是放轻了不少,似乎生怕打扰这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