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王冲授法面知府 - 宁朝天书录 - 缘来是小二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宁朝天书录 >

第21章王冲授法面知府

两人相谈没多久,就有人来请几人前去正厅用饭,路上,李远道:“师兄,老师避世隐居,如今又不知仙踪何处,你去京城可有什么打算没有?”王冲道:“尚无什么打算,师弟如何教我?”

李远便道:“师姐乃是赵丞相外孙女,她虽不说,但赵丞相也不可能任由师兄你与她走得太近,更别提赵丞相有意将师姐嫁作太子妃。师兄若是就此入京的话,不知道还要受多少白眼,遭人折辱。”

王冲经他一提,也想起此事来,叹道:“我出身山野,父母也早在我年幼时撒手而去,如今除了老师弟子一个名头外,全身上下,竟然没有能让赵天府称道的地方。”他向来不重声名,考取秀才后,也只为乡里谋了几分利,婉言谢绝了当地学府的邀请,如今得知赵盈盈身份,再如此行事,恐怕是大有不妥。

李远笑道:“既然如此,师兄何不再在科举路上走一遭?如今秋闱在即,以师兄才学,中一举人又有何难?届时再进京赶考,考中进士之后,再去寻师姐,岂不美哉?再说了,师兄武道造诣惊人,一路锄强扶弱,也能在江湖上混出一番名堂,文武皆有不浅的名声,赵天府又岂会小觑于你?”

王冲看他一眼,慢条斯理道:“如此说来,师弟你早就在为今天做准备了?难不成就连那所谓的百崖山,也是你留给我的?”

李远拱手道:“师兄莫要生气,这些事情,都是老师亲自提点,只是借我之口,转告于你而已。”王冲道:“你倒是坦然,罢了,如此一来,我终归是要承你的情。这样,你修习的是《乾坤如意诀》吧?”李远道:“确实是《乾坤如意诀》。”

王冲在脑海中稍稍回忆了一下,张口便念出一段口诀,念完后才道:“这段口诀是《鸿蒙天地心法》的入门口诀,正好与你所修行的《乾坤如意诀》一脉相承,乃是后者的后继功法,你若还舍得下苦力修行,我便将这门心法传给你,如何?”

李远自然愿意,只听了这一段入门口诀,他便若有所得,道:“实不相瞒,我的内功修为早已停滞下来,如今得师兄传法,或许能再进一步。师兄,你可为唐林和巧云选好了根本心法没有?”

王冲道:“先让他们练着入门的心法,等剿匪完了,我再领他们正是入门。”李远见王冲自有打算,便不再询问。

一行人用了饭,跟着李远在府内稍作游览,就在这时,刘伯来到李远身边禀报,李远听了,稍作沉思,道:“你带巧云和她哥哥下去休息,他们两个若是想要去城里游玩,你便陪在他们身边吧。”转而向王冲道:“师兄,家中有客上门,可愿与我一见?”

王冲想了想,问:“方便吗?”李远笑道:“方便,只是老师从未在外表明身份,你我二人也不能透露师承。师弟僭越,在外人面前,只能托大喊你一声贤弟,如何?”两人商量了一下,便定下了在外人前的称呼,这才一同往正堂走去。

到了正堂之上,正好看见一名宽袍中年正背着手在那里赏花,李远见了,露出笑容,快步走上道:“今天一大早就看见喜鹊飞上枝头,我还在寻思发生了什么事,没想到是应在了这里。洪知府,你肯来在下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啊。”

那名中年人听了,应声答道:“李大人,你我之间便舍了这些繁文缛节吧。”李远一手抓住他的手臂,笑道:“哪里哪里,洪知府,请。”说罢,两人随即落座。

洪知府见王冲也跟着自顾自地坐在一边,微微皱眉,打量了一下王冲,问道:“李大人,请问这位是何人呐?”李远听了,便为他引荐道:“这位便是我先前和你提到过的王冲王用之了,用之啊,还不过来拜见知府大人?”

王冲上前向洪知府行了礼,然后又转身坐回了原位,洪知府脸色有些不悦,说道:“用之是哪里人?”王冲说道:“蓉城人。”洪知府奇道:“既然是蓉城人,为何还需要本官为你作保?”王冲不知何意,便探寻的看着李远。

李远笑道:“洪知府有所不知,我的这位贤弟,福缘深厚,幼时就拜了世外高人为师,带去了深山之中,如今学成归来,年华正好,理应参加此次秋闱,所以我才舍下了老脸,求你为他作保。”

洪知府嗯了一声,道:“他的秀才功名,不是捐来的吧?”李远道:“洪知府放心,用之的功名是实打实的,只不过久居深山,凭证什么的都已遗失,又久未与外界交流,早先的同学都已无法联系,无奈之下才找上了我。”

王冲在一旁听了一会儿,此刻也明白了些,原来李远怕有人顺着王冲的身份,找出闲云山人来,故而谎称王冲遗失了身份文牒,找了这位洪知府作保,当下便道:“知府大人,此事还请你多多费心。”

洪知府瞥了王冲一眼,见他没有表示,正准备刁难一下,却忽地想起自己的目的来,便将此事放下,对李远道:“好了,既然见过用之了,那本官也放心了,至于担保一事,本官回去便着手准备,李大人不必忧心。不过嘛,本官来此,倒是另有一事。”

李远知他来意,此刻故作不知,问道:“洪知府请说,在下若能做到,定当竭尽全力。”洪知府沉吟一声,说道:“是这样的,李大人昨日突然发出请帖,要在明日宴请城内各方主事人,此事造成的动静颇大,好几位都来找本官打听,想要知道李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本官揣测了良久,也不知道是何因由,故而今日前来一问,还请李大人解我疑惑。”

李远道:“烦请知府大人回去转告各位,我李某人虽在阆州城置办了产业,但却无意勾心斗角,此次宴请诸位,只是为了统筹各方力量,一同规划阆州城未来的发展方向,叫诸位尽管放心赴宴即可。”

洪知府问道:“当真不是为了剿匪?李大人,你可要听本官一声劝,这匪剿了两年了,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反倒是各方人马都折损了不少,不瞒你说,已经有不少人心生怨言,准备上书蜀王了。”

李远笑道:“知府放心,我也坦言告诉你吧。在下剿匪不力,已是令蜀王蒙羞,面上无光,准备另寻人手来阆州城剿匪了。如今十万大军正在路上,或许不日便会兵抵百崖山,届时百崖山上的人纵使有三头六臂,此次恐怕也会葬身山下了。”

洪知府脸色铁青,猛然拍桌而起,大声道:“十万大军,为何本官并未接到调令?蜀王怎敢擅自调动十万大军出蓉城,他莫非是想造反吗?”李远不咸不淡道:“知府大人多虑了,蜀王如何能真的调动十万大军?蜀王府上也不过只有一百亲兵而已,还是不带甲胄的亲兵。这十万大军,乃是蜀王向太守所请,走得是光明正大的途径,知府大人不知,或许是事出有因吧。”

洪知府道:“好,本官便信李大人一次。不过此事重大,本官不可偏信李大人的一面之词,还需向太守求证,请恕本官失礼,告辞!”说罢,匆匆拂袖而去,不敢做半分停留。

李远目光悠悠,一直看着洪知府的背影从视线中消失,这才叹道:“百崖山能劫掠各大关道而不覆灭,这位洪知府或许无功无错,但终究难辞其咎,等到百崖山覆灭后,他的官帽恐怕也保不住了。”

耳听得李远如此言说,王冲不免多留意了一下这位洪知府,见这位洪知府脚步有些踉跄不稳,显然也是知道自己如今情势不妙,急于找人求助去了。

李远道:“师兄倒是不必担心,教他为你担保身份文牒一事,也是因为我断定他不敢拖延,否则怎敢把如此大事交予他办?”

王冲笑道:“无妨,此事也急不得,我本就没什么名声,即使晚几年再参加科举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远赞道:“师兄当真是好心胸,不过此事宜早不宜迟,虽然世上有大器晚成之说,但以师兄的本领,这话可是做不得准。”

师兄弟二人一面交谈,一面离了正堂,在府上四处走动。二人谈性颇浓,谈到心法见解之时,还会争执起来,不过王冲眼界颇广,又在闲云山人的指点下习练了他所传下的所有心法,是以往往都是一阵见血的点出李远的问题所在。

李远也是不服输的人,虽然比不上王冲,但他毕竟是年长的人,天资或许不足,但经过时间的积攒,倒是往往能从另一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二人一番交谈下来,王冲虽未明言,但也对李远多了几分认同感。

李远道:“师兄,我常听老师夸赞你的武学天资,如今一见,才知老师并无夸大,师兄你果然是不世出的天才。”

王冲摇了摇头,说道:“我若是不世出的天才,那置老师于何地?况且不说宁朝,便是荒国演武堂上,就有无数的少年天骄,我未与他们比过,又如何能说自己是不世出的天才?那恐怕也太小看天下人了。”

李远一笑,心想:“对你的评价可是老师亲口所说,他老人家何曾出过错?荒国那些所谓的少年天骄,恐怕已是被你甩下了一大截。”说道:“老师自然是神仙人物,不与我等凡夫俗子一并而论。”

王冲自然不知道闲云山人对他的评价,这时见又有仆役模样的人行色匆匆的四下寻找李远,当下便道:“师弟你事务繁忙,我也就不打扰你了,你且自去吧。”

李远这才注意到候在远处的仆役,便别了王冲,与仆役一同离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