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音乐盒
现在的办公房,加上应俊文兄弟俩,一共9个人,已经是超满编了。将近五十多平方的客厅都已经显得有些拥挤了。不过还好,只要在坚持大半月,这里就将成为过去式了。
应俊文本来还在头疼这个时间段不好招人。结果本来计划再招两个客服,却一下来了三个。
一个是黄海燕介绍的初中同学,所以和应俊文也是初中同学。名字叫陈玉诗,但应俊文初中时和其不是很熟,高中也不在同一所学校,所以自然也没有再联系过。
陈玉诗初中毕业就直接去上了技校,混了3年毕业后,本来是要去厂里上班。但其和黄海燕关系很不错,属于闺蜜吧,听说黄海燕这边工资待遇高,工作也轻松,就来这边了。未来也和黄海燕一样,准备同应俊文一起去到钱江市的。
另外两个就是应俊文的亲戚了,一个表弟应剑风,一个表妹马玉渊。估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自己一穷二白的时候,那大多数亲戚都是绕道走,有时候甚至几年都不会有亲戚找上门。
但等稍微有钱了,或者听说某某亲戚生意做的挺厉害了。然后就会有这样那样的,平时基本都不联系的亲戚找上门来。有的来借点钱花花,当然借了就不用指望还了;有的就想投靠过来,跟着混饭吃。
现在应俊文的网店生意也已经做了快2个月了,又加上自己考上了大学。所以很多亲戚也陆陆续续知道消息了,知道应俊文在网上生意做的很不错,赚了好些的钱。各种以前母亲去世后,五六七八年都没再联系过的亲戚,就时不时的找上了门。
表弟应剑风,比应俊文小2岁,今年刚好16岁。小学毕业后就没再读书了,由于年纪不够,去不了厂里上班。所以就跟着母亲摆摆摊,有时候跟着父亲去工地干干零活。不干活时候,不是和人打牌赌钱,就是去网吧玩游戏。
现在听说应俊文这边生意做大了,应俊文的叔叔立马就把儿子托付给自己了。美其名曰跟着应俊文学学本事,也不用特意关照他,只要跟着混口饭吃就行。
表妹马玉渊,和应俊文同岁,但生日比应俊文小。自然也是今年高考,考了300多分,除非花钱,否则技术院校也难上。表妹也无意复读,又不甘心只有高中文凭,所以据说报了一个钱江市的自考大专。
所谓的自考大专,也分很多种,全日制的就和一般的大学没区别,只不过考的是自学考试,拿的也是自考文凭。还有业余制的就是周末上课,晚上有时候也会上课,适合上班族。
因为表妹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既然表妹成绩不好,表妹的父母就不愿意出钱,让表妹去读全日制的自考学校。所以表妹只能报的业余制,准备边打工赚钱边读书,自力更生。
后来表妹应该从表弟应剑风那里打听到消息,知道了应俊文9月份就要搬去钱江市,加上又知道自己的表哥生意做的很不错……
结果就是,应俊文的姑姑上门把表妹托付给自己了。说人在外地,还是自家人最可靠,表妹一个人去钱江市不放心,让应俊文多关照关照……吧啦吧啦的足足讲了快半个小时……
应俊文现在很头大,开公司做生意,最开始当然是靠关系最方便,亲戚朋友什么的也都更放心。但等一旦生意做大了,家族式企业的通病就来了。一方面有能力的外人很难晋升;一方面各种贪污**,你还不好处理,除非要和亲戚反目成仇。
应俊文心里默默算了算,幸好和自己的年龄差不多的表弟表妹就这两个了。接下来应该不会再有了,年纪大的像吕虎亮那样的,总不好意思投奔自己吧。
自己的表弟表妹,暂时也都是让其做客服,这个活轻松,工资高,总不能说自己不照顾自己的亲戚了吧。
※※※
就这样又过了两天,到了8月2号,侯亮总算从钱江市回来了。一回到越州,便给应俊文打电话约了时间见面。
当晚,应俊文来到侯亮家吃晚饭。进了门,没想到不只侯亮的父母和妻子都在,连李智川也在。
原来侯亮的父母也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在越州本地挺有名气的剡越房产就是其产业。李智川的父亲李为民老家就是越州的,都是做房地产生意的,所以算是世交了。
这次李智川是帮父亲李为民,回越州老家办点事的。侯亮和李智川的mv已经拍完了,只剩下后期剪辑制作,估计再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出来了。
两人又不签唱片公司,所以发歌后要自己宣传推广。虽然两家都不怎么差钱,那推歌这东西差不多也算是个无底洞了。
花钱少的话,没有什么效果,歌不红,钱也赚不回来,纯属还浪费钱。花钱多效果好,但把歌推红了还好,总能赚回来,推不红,那就亏到姥姥家了。
虽然应俊文写的两首歌大概率会红,但这种事谁又能百分百的保证呢?万一花大钱去推广了,歌没红起来怎么办呢?
两人知道应俊文现在网上的生意做得很不错,既有生意头脑,又懂网络。所以便想找应俊文商量商量,看有没有好办法来推歌,最好是能花小钱办大事。
没办法,房地产企业的局限性。即使如做到东湖集团那么大的规模的,要打广告也只是打一些本地的广告。别说网络上,就是电视台和广播台都基本不会去打交道。和推歌那是根本不搭边。
吃饭时的主角不是应俊文,而是李智川。估计剡越房产也是需要东湖集团的照顾。所以即使是侯亮的父母,对李智川也很是殷勤。各种套近乎,生怕怠慢了李智川。
等吃完了饭,侯亮的父母就不好意思再留下了。侯亮让妻子上楼陪父母,然后三个人便在客厅里商量了起来。
先是侯亮说道:&ld;等歌弄好了,我们两个不想投太多钱去电台和电视打广告。这些广告费用很高,而且万一效果不好那就直接完蛋了。我们俩家里的钱,也不是任我们肆意挥霍的。要是亏太多,又没效果,肯定要及时止损的。&rd;
李智川接着说道:&ld;所以我们想到在网络上推歌。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而上网的人基本都会在网络上听歌。所以我们一方面想去音乐娱乐网站上打广告推歌,这些广告费比电视台什么的要便宜多了。另一方面现在的听歌网站非常红火,所以我们也准备自己弄一个听歌的网站,这个也花不了太多钱。你觉得怎么样?
应俊文思考了起来,前世在这几年音乐网站的确很红火,不过也是最后的黄昏了。一方面音乐网站的盈利全靠广告,而广告价格就看网站的流量。而随着百度mp3搜索的崛起,所有音乐网站的流量都大跌。
另一方面后来各种音乐盒又崛起了,音乐盒相比于音乐网站有绝对的优势。无论是搜索歌曲,保存歌单,用户评论等都是音乐网站无法比的。所以后来几乎所有的音乐网站都死了。
而如果现在做一个音乐网站,那就要和那些已经有稳定流量的网站去竞争,而自己这边没有任何优势。要么就大量烧钱做广告,来换取流量,但这样明显不划算,音乐网站都已经是最后的黄昏了,赚不了多少钱。
要么就靠不断的,持续性的,推出独家版权的好听的歌曲。但拜托……这个年代,在网络上有版权吗?有可能做到独家吗?只要出了新歌放在网上,不出一两天,所有的音乐网站都会有了。
而且你都没地方去告人侵权。后世音乐盒上的版权,都要等了那么多年后,才稍微有了一些进展。音乐网站的版权那就根本不用去想了。
所以如果要做音乐网站,那还不如做音乐盒。在2004年,别说网易云音乐,连酷我,酷狗,qq音乐,一个都没出世呢。
虽然做一个音乐盒,涉及到的程序要复杂很多,投入也更大。但一个是黄昏产业,没几年可以蹦达了。一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了吧?
想到了这里,应俊文缓缓说道:&ld;其实音乐网站现在看似很火。按道理来说随着网民越多,那也应该会跟着更加火热。但你们注意到百度没有?百度已经开始做起了mp3搜索,在搜歌方面,百度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以后音乐网站的流量不但不会增长,还有可能会下滑。
而另一方面,你们注意到&ld;千千静听&rd;这个软件没有?音乐软件在歌单方面,相比于音乐网站有着绝对优势。虽然千千静听不能在线听歌,需要下载歌曲后才能听。但它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设置各种各样的歌单。而且还能调节各种音效,听歌效果也是音乐网站无法比拟的。
总的来说,我并不看好音乐网站的未来。更别说相比于现在已经成熟运营的音乐网站而言,你们加入后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虽然做一个音乐网站投入不高,但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去推广。
所以如果要做音乐网站,那还不如做个音乐盒。虽然做软件的成本要高于做网站很多,但我个人认为音乐盒代表未来。做一个比&ld;千千静听&rd;更强大的软件,可以搜索自己喜欢的歌,可以保存自己喜欢的歌单,还可以相互讨论歌曲。只要功能强大,就不怕留不住用户。
而且做音乐盒,我们是独一份,是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