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奸细
第258章奸细
戚流霜经历过许多次不眠不休的赶路,因此长途的跋涉与日夜的颠簸于她来说,都算不上是多大的困难。只是沿途的兵荒马乱,看得她心里无比的难受。
而越接近边关的战场,入目之处就越加的荒凉,明明城里的一切都完好无损,却看不见一个人影,一到傍晚阴森恐怖得就像是她曾经在某部电视剧里见过的“鬼城”。
黑夜与白天不断地交替,戚流霜长时间昏昏沉沉地看向车窗外,竟看不到自己的明天。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终于抵达了距离战场最近的兴安城。
陈国的大部队就驻扎在兴安城外,戚流霜等不及在城内安顿好,就与赵青一起直奔军营而去。
如今这看守营门的士兵都比从前多了两倍,放眼望过去,还能看见好几队巡逻兵的身影,由此可见眼下的情况是多么艰险。
戚流霜与赵青顺利地进入了军营,而后便被人引着去了伍镇遥的营帐。
营帐里除了伍镇遥以外,还有三个与他穿着同样盔甲的男人。
“王妃。”因为之前有人过来通报过了,伍镇遥看见戚流霜并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惊讶神情,只是忍不住红了眼。
其他的三人也都与他有些相同的反应。
这些素来冷硬的战士,在战场上宁愿流血都不肯流泪,可是现在,一个个的眼中都泛着泪光。
戚流霜一阵鼻酸,但还是握紧了拳头忍了下来。
“怎么一看见我,你们每个人都这么悲伤啊?”她强撑着打趣道,“我长得有那么寒碜么?”
“王妃,我们不是那个意思……”三人中的一人连忙解释。
“我知道。”戚流霜微微笑着,安抚他们说:“王爷出了事,你们难过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认为,王爷更希望你们能够振作起来,找到办法对抗敌军。”
营帐里的所有人都静默下来,那另外三人大约是觉得尴尬,都纷纷找了借口离开,最后还是伍镇遥首先开了口:“王妃此次冒着这样大的危险赶过来,是为了什么?”
“我是来找王爷的。”戚流霜回答说,“顺便再帮你们一个忙。”
“帮忙?帮什么忙?”伍镇遥不解。
“我会教你们制造威力更强大的火炮。”戚流霜说。
其实她也是在几番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这个决定,毕竟如今火药成为了两军交锋的主要武器,她可谓是“功不可没”。
若是独门火炮问世,那么事情的发展可能会更不受控制。
但是,她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齐国践踏了吴国的那么多座城池,杀死了无数无辜的百姓,还害得宇文睿至今下落不明。
她不是圣母,咽不下这一口恶气。
等到独门火炮制造出来以后,哪怕伍镇遥要拿它夷平整个齐国,她都没有一点意见。
因为现在事态极其严重,战争随时随地都会爆发,戚流霜也不再多说废话,直接拿出了她这几日在马车上画好的草图。
她与伍镇遥详细说明了独门火炮的每一个部位的细节,也告诉了他该怎么样去制作炮弹,最后还不忘叮嘱他:“这件事情尽量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尤其是这张图纸要收好。”
伍镇遥早先就收到了苏丞相与齐国勾结的消息,再联系起上一次被齐国伏击的事情,他已经开始在调查军营里的奸细了。
“只是军营里的人太多,查起来也不太方便。”伍镇遥无奈地说。
戚流霜想了一想,问:“你们遭受伏击的那天,有多少人留在军营里没有出去?”
“很多。”伍镇遥说,脸上现出了狠戾的表情,“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们的士兵伤亡无数,只要是伤兵,都会留在军营里,同时也会留一部分人来看守军营,顺便照顾伤兵。”
“军营里,这些士兵都可以随意进出吗?”戚流霜又问。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的,但是遇上齐国出兵,或者是打完一场回来,那个时候一片混乱,就顾不上去检查有没有人随便进出了。”伍镇遥回答。
“可是事先就知道你们制定好的战术的人并不多啊。”戚流霜皱起了眉头。
她以前跟着宇文睿睡一间营帐,知道他们讨论战术的时候都很谨慎,通常也只有那么几个身居高位的可以参与,然后在临出兵之前,才会告诉士兵们待会儿要怎么做。
所以如果能够提前将战术泄露出去,那么一定是参与了战术讨论的人。
伍镇遥的脸色微变。
“除了我和王爷,就只有刚才的那三个人了。”他说。
“他们那天都上战场了吗?”戚流霜问。
“有两个留下来负责看守粮草与火药了。”伍镇遥说完,又补了一句:“可是他们都是这么多年以来同我与王爷出生入死的兄弟,我不相信他们会做出这等不忠不义的事情。”
其实戚流霜之前说的那些,他早在大败归来以后就想过,但因为所有条件都符合的就只有那两个人,他不愿意去怀疑那些与他比亲兄弟还亲的人,也就自欺欺人到了现在。
“我也不愿意相信。”戚流霜很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却也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最后一点幻想:“但是除了他们,就没有其他可能的人了。”
“人都是会变的。”她对伍镇遥说,“或许泄露军机并不是他们自愿,或许他们也有什么隐情,但这不是你放任他们不管的理由。”
“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对他们下手,我可以替你出面。”
戚流霜很冷静地看着伍镇遥。
她从前是一个很胆小怕事的人,秉着“明哲保身”的原则,凡事都不愿意过多地掺和。
可是她现在好像也没什么好怕的了——或者应该说,“给宇文睿报仇”的这个念头占据了她脑子里所有的空间,除此之外的所有事情,都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了。
伍镇遥看着她这般决绝的神情,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做出了决定:“不用,我亲自来。”
他也很想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会弃自己多年的兄弟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