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进竹林
第267章进竹林因为大婚要准备的事情还有很多,云幂只在皇子府里待了一个早上就走了。
下午,戚流霜与八斤在房里休息的时候,朱海送来了一个装着蟋蟀的笼子,问是不是八斤忘在湖边的石桌上的。
戚流霜记得八斤当时似乎是随手将笼子放在了地上,后来他们走的时候忘记了拿。而且,八斤的那只蟋蟀分明是跑进了竹林的,又怎么可能会自己回到笼子里来呢?
“朱公子,你和我说实话,这是不是云幂让你买回来的?”她狐疑地盯着朱海,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到撒谎的痕迹。
然而朱海却既疑惑又委屈。
“这真是我刚才在湖边的石桌上找到的,戚姑娘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戚流霜半信半疑地将笼子连同蟋蟀一起收下,还不忘道了声谢。
八斤看到自己的蟋蟀又回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
没多一会儿,朱海又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和刚才那个一模一样的笼子,里头也有一只蟋蟀。
“这回这个才是云姑娘让人给小公子送过来的。”朱海说。
突然又多了一只蟋蟀,八斤自然是喜悦的,他也不管之前的那只为什么会自己回来,拎起两个笼子就自顾自的到一边玩去了。
戚流霜却觉得蹊跷。
“那片竹林,平时会有人进去吗?”她拉着朱海问。
“不会。”朱海摇头,面露惧色地说:“竹林里住着一个很古怪的人,如果不是必要,府里没什么人敢进去。就连那片竹林边上,平时也都没人经过。”
也就是说,今天在竹林边出现过的人,只有戚流霜、云幂和八斤,而他们又都没有去管那只逃走的蟋蟀。
所以,那只蟋蟀能够完好无损地回到笼子里,要么就是见了鬼,要么就是竹林里头的那个人暗地里做了件好事。
相比之下,后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那个古怪的护林人或许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可怕。而他既然帮八斤找回了蟋蟀,于情于理,她都应该去谢一谢他。
戚流霜其实还是有点怕的,她不停地给自己鼓劲加油,强撑着走到了竹林的边缘。
或许是没什么人走动的缘故,这片竹林比皇子府里的其他地方都要幽静一些。若不是因为里头住着的那个人的话,这里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夏日乘凉的好去处。
戚流霜睁大了眼往里头望了望,并没有见到那护林人的身影。
她深吸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才一步一步地缓慢往里走着。
竹林里的地面没有整修过,都是干燥的泥土。被风吹落的竹叶铺在地上,人踩在上面,便会发出“卡兹卡兹”的声响。
从竹林边缘到那一间小屋,不过才十几米的直线距离,戚流霜却走了仿佛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等她穿过了那一整片竹林,才发现原来那间小屋比从远处看起来要大一些,也华丽一些。
屋外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四周都是湿漉漉的,显示着不久之前有人在这井里打过了水。
戚流霜走到小屋的门前,屈起食指在门板上敲了敲,紧张地问:“有人吗?”
她的心跳不住地加速,脑子里不断闪过逃跑的念头。
然而过了许久,屋里都没有人回应她。
戚流霜以为是自己的声音太小,于是加大了手上的力道,提高了音量,又问了一句:“请问屋里有人在吗?”
依然没有回应。
她吞了口口水,大着胆子叫道:“没人在的话,我就进去啦!真的进去啦!”
她作势推了推门,却没有推开,显然,这门从里头被拴住了。
也就是说明,这屋里其实是有人的,但那人明显并不想理她。
她仔细地想了想,认为那个护林人或许是担心被她嘲笑——毕竟他拥有那样让人难以忽视的生理缺陷。
“我知道你在里头。”戚流霜干脆停止了敲门,隔着门板对着里面的人喊话,“我来这里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就是想谢谢你,替我儿子捉住了逃走的蟋蟀。”
没有任何意外的,那人没有搭理她。
戚流霜有点失望,原本打算转身离开,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陷。我觉得长得矮真的算不了什么,你不用这么自卑的。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这就够了。”
她说完又盯着紧闭的大门看了一会儿,才叹着气离开。
等她走进了竹林中,那扇门才缓缓地被人从里头拉开。
*
傍晚冷傲然回来的时候,特意来了一趟戚流霜房里,陪着八斤斗了一会儿蟋蟀。
“我听说余婉成了二皇子的侧妃?”戚流霜没忘记向冷傲然求证。
“云幂跟你说了?”冷傲然倒没觉得有多吃惊,他嗤笑一声,才满是鄙夷地说:“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那个‘婉侧妃’就是被你们家摄政王悔婚的余小姐,这个世界也真是够小的。”
“余婉应该是专门找上二皇子的吧。”戚流霜并不同意他说的“世界够小”的话,“不过,二皇子知道他的这位侧妃曾经中过毒,以至于内脏受损,没几年可以活的事情吗?”
“应该是不知道的。”对于这个消息,冷傲然也没有表现出多么的震惊,似是早先就知道了一般,“不过,我二哥才不会在意这个,他当初娶余婉,也只是为了她手里的火药配方。现在他想要的东西都拿到手了,余婉是死是活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
“那余婉的条件呢?”戚流霜问,余婉总不至于白把火药配方交出去吧?
“余婉的条件啊——”冷傲然看着正在为自己的那只蟋蟀加油的八斤,笑了笑,说:“这个我不太清楚。”
“只是无论她向我二哥提的是什么条件,恐怕都不会有达成的那一天了。”他笑得一脸的得意。
“为什么?”戚流霜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