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在听了林登万一番话后,少帅已经准备和谈了。
其实东北方面早就有人在苏联驻扎,随时准备和谈,但是少帅一直下不定决心。
而现在听了林登万的话,少帅已经下定决心。
若是再拖延下去,情况只会越加对东北不利。与其十全十美的收回整个俄国在中国的特权,不如见好就收。
拿回一点是一点,不管怎么样,老蒋也没收回上海的英法租界。粤军也没收回湛江。他张学良要是能收回铁路属地,那怎么也得载入史册了。
少帅:“这铁路和谈条件怎么说呢?”
林登万:“我来拟写,写完之后您过目便是。”
“关于中东路事件解决和谈条件”
“1.中方将中东路以及铁路附属设施恢复至7月13日之前,铁路仍然由中俄共同经营。”
“2.苏方人员仍然恢复事发之前职位,且中方补偿从6月起,至11月人员薪资。”
“3.中方接受苏方要求的一百万卢布赔款,合约签订后三个月内偿付。”
“4.和约签订后,双方立即退兵。两国边境线回归原样。”
少帅:“你怎么连铁路附属地提也没提啊?而且条条都是给苏联人好处的?”
林登万:“如果苏联人也和你一样的想法就好咯,这条合约我藏了点小心思。第一条是中东路和铁路附属设施恢复到7月13日之前。7月13日,铁路属地的产业咱们全部都拿回来了。煤油局,电话局,矿山,农场,学校警局。除了铁路这一条路以外,什么都没有剩下。”
“苏联如果答应,那就是相当于变相的同意了我们拿回中东铁路附属地。按照这个条约,苏联人得面子,咱们得里子。不行吗?”
少帅:“妙,妙啊。”
少帅得知林登万的安排后喜不自胜,没想到看似全是给俄国人的好处,其实对于铁路属地的产业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拿着林登万起草的条约就去找了刘多全。
少帅“赶紧去发报,电令驻波力的办事人员。让他们赶紧联系俄国外交人员,提出这几条和谈条件。此事若了了,东北也算解决了一件祸事。”
刘多全去发报,而林登万找少帅聊起了另一件事。
“少帅,如今外军入境扰民,我手上也有几个钱。我想购买枪支发放给民众。等俄军入境,民团便是不用钱的士兵。既可以使民众自保,也可以增加俄军伤亡。”
少帅:“此事允了,但是民团只能建立在战区附近。非交战地区,我绝不允许你借防备俄国人的名义练兵。待会我给你签发手令,你拿了命令就直接去海拉尔附近,建立民团协助抗俄军防御吧。”
林登万:“是,属下领命。”
林登万拿到命令之后也没有直接走,俄国人绝对不会答应这个条款的。
铁路属地每年都能给俄国带去不少钱,俄国会轻易放手吗?
只保住铁路是俄国的底线,而铁路属地虽然在底线之外,但是他们也不会轻易放手。
说到底两军还是得打一架。如果俄军觉得难打了,自然会放手铁路属地特权。如果俄军打得很轻松,那么铁路属地就不要想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俄国提什么要求,东北军就只能答应什么要求。
只有势均力敌的两人,才能真正的坐在谈判桌两边谈话。
林登万走到了刘多全的办公室“老刘啊,我就在门口啊。我和我朋友聊会天,待会有事叫我就好了。”
刘多全:“什么情况,你不直接去海拉尔前线吗?”
林登万:“不去不去,我枪支都没到,人去了也是白去。何况待会少帅还会让你找我呢。”
刘多全:“你不是已经完事了吗?少帅待会还会找你?”
林登万没有回复,而是出了门,找到了在门口台阶上坐着的岳进。
他正在擦着枪,似乎这就是他消磨时间的办法。不管枪支有没有开火,有没有锈迹。
林登万也一屁股坐在了岳进旁边。
岳进:“走了?”
林登万:“没有,还早着呢。不过我拿到了这个。”
林登万拿出了少帅的手令。
岳进:“这是什么啊?”
林登万:“合法的部队身份,只等小虎他们过来了。”
这次可是真来对地方了,要不是东北军让俄国人打得那么惨,少帅也不会随便签发命令,给林登万组建民团的机会。
枪到了手里,就是兵。有了部队,林登万就只需要等下一步,拿地盘了。
林登万等着等着,也发起了呆。
要说这帅府风景是真的不错,而且打理的仆人也不少。
十一月的东北,大风吹起来好像要把人的衣服扯掉一样。
屋外道路上的雪下得很深,外面三三两两的行人,走在路上都是一脚深,一脚浅的。
而少帅府的台阶上却一点雪花也没有,稍微靠近内侧的地方还是干的。
仆人们来来去去,十分钟就清扫一次。
林登万看见雪花飘落,伸出手来,雪花落在手上,没两秒就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