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番外四还俗3
第1522章番外四还俗3
花染:“……”这是一个出家人会说的话?
“行啦,天快黑以,赶下一家吧。”了生大师带着他继续“不要脸”去。
经过这些日子,花染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师父根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酒肉和尚。
而且,还给他起了一个很不靠谱的法号——花染。
正好配上寺庙的名字:清叶。
简直俗到不能再俗。
而他师父却美其名曰:“相貌只是皮囊,法号也只是一个称呼,和清修并不相左。”
“你看为师的法号,了生了生,了此残生。当年那老秃驴就说过,既然你已无念无求,那不如就跟着我一起,了此残生。”
那是花染第一次听他师父跟他提起他的师祖。
据说,那老和尚是个云游四海的苦行僧,不是他愿意吃苦,只是他连个落脚点都没有,长年居无定所,只能四海漂泊。
——这大概是他师父也总是东飘西荡的原因。
于是,他就这样跟着这个不靠谱的酒肉和尚,顺着小路,一家接着一家化缘,走完一个村子,就去下一个村子。
有时候一天走下来,也只能讨到一碗水喝,好的时候,能化到一小块干干的掺了麦麸的杂粮馒头。
这便是他们一整天的食物了。
就这,了生大师还不忘一边走,一边说道:
“唉!这世道谁都不容易,能有口吃的,就是活下去的最大希望。所以,你不要怪那些不给你吃的人,因为他们自己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你往路边看看饿死了多少人,至于那些愿意给你一粒米,一碗水的,那都是你的再生父母。”
再不再生父母的花染不敢说,但南陵成宣帝年间,南陵百姓的日子当真是苦不堪言。
原本天灾便已逼得人没有活路,可偏偏朝廷又左一次又一次地加重税赋。
再加上成宣帝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又建了个朝天观,无疑让百姓雪上加霜。
这也是为什么南陵的很多寺庙都相继空掉的原因——百姓连自己的生计都维持不了,却还要上奉给朝天观,哪里还有钱去烧香拜佛?
再加上朝天观的排挤打压,很多寺庙的和尚最后没办法,也只能还俗,或是干脆落草为寇,和那些流民一起,靠拦路打劫为生。
花染自到南陵,最常见的便是路有饿殍。
而每一次,了生大师都只是对着那些尸体念一两句经,然后就掉头走掉。
起初他还疑惑:“就这样走了?”
“否则呢?”了生大师看着他。
“不给他收殓了,埋了?”
了生大师又念了一句佛号,道:“阿弥陀佛,等过两天你就会知道,埋不完的,太多了。”
后来花染果然发现,他们一路走下去,时常看到路边有饿死的人,甚至是一片一片的,据说都是受灾逃荒的难民。
可是,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哪里能给他们一线生机?
其实,他们根本无处可逃。
因为整个南陵几乎遍地难民,谁也不比谁好过。
最后不是饿死的,就是病死的,甚至因为尸体处理不当,许多地方暴发疫情。
官府为免事情扩大,也只是让人挖个坑草草将人一起埋了,或是一把火烧了。
花染生在大燕,这些年又一直往来于西楚,这两个皆是九州强国,和南陵这一比,这南陵简直就贫民聚集地。
他来到这里这么久,就没见过几个吃穿不愁的,几乎都是苦苦挣扎的老百姓。
然而,他那个时候并没有心情关心这些,因为他正在面临自己人生的最难的抉择。
他在想,他哪怕是逃回大燕,暗中找到曾经追随他父王的下属,或是和他父王有过交情的旧交,也好过在这里跟着一个酒肉和尚,走村窜巷讨饭吃,要来得好。
哪怕他隐姓埋名,哪怕他从此不再以宁翊的身份示人。
可是,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想到:“阿言。”
他想到他的身体不知如何了?
想到他醒来后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又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连他都受不了了,那么他呢?
他可是曾经的皇太孙啊,原本注定要做帝王的人。
他又该如何面对眼前的这一切呢?
所以他知道,他不能逃避,不能退缩。
因为阿言只有他了。
而他也只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