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津门小站 - 赤色惊雷 - 微甜的南瓜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赤色惊雷 >

第97章津门小站

“赵老爷,您早好啊。”

“早好,早好。”

巷子口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打了一声招呼,正打算站在屋檐下聊两句,一晃眼突然见着一个面目可憎的人影快步走过,吓得这两个老大爷倒吸一口凉气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等到那人走后,两个老大爷才缓过一口气来,不由得议论道。

“这都是什么人啊?脸上怎么那么长一道疤?”

“不会是山上寨子里的人吧?”

这些纷纷扰扰的闲言碎语,陈旭并没有理会,仍旧是走街串巷来到了自己预定好的一处旅店。

这家旅店叫做友谊旅店,一般情况下没什么住客,原因无他,因为这友谊旅店的位置有些特殊。

友谊旅店往北边走二百来米就是东北军津门小站的屯兵驻点。

这里是正儿八经的战备区,31年的时候九一八之后没多久,日本人还想在接着挑事,当时东北军就守在北平,领头的高层直接派兵到了津门小站平息了事端。只可惜后来东五省的事情不了了之,没了下文。

但是驻守在这里的东北军可不少,而且都是正儿八经的精锐。

陈旭挑选的友谊旅店,不是别的地方,正是一般探亲访友的东北军亲友住的地方。因为这地方距离营地太近,所以一般没什么外客。

陈旭拎着行李箱,走到前台订好了房间,虽然没在前台待多久却还是把前台的掌柜吓得不轻。

做完了这一切,陈旭领着行李箱上了楼,在403号房间简单的整理了一下行李,转头打开窗户,远远的能够看见东北军的操练营地。

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就是因为这里已经算是东北军的驻点范围,田中信三即便是想要把他捞回去也得掂量一下动静。

再者还是因为徐参谋之死,他难辞其咎,这回来北平其实是带着几分赎罪的意思。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一个有些疯狂的想法。这个想法来自于几经周折却了无音讯的零号,如果可以的话,说不定能在这里找到突破口。

当然还有更大的可能是陈旭因为带去了假情报,而被东北纵联的人直接处死。

对于陈旭而言,现在无论是哪种情况,其实他都可以接受。

因为暂时没有明确的接近目标人物,所以陈旭就站在窗边稍微看了一眼东北军的营地上操练的士兵。

虽然这些年东北军饱受骂名,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人至少还算是戎装齐整,每天都还会出来操练一番,精气神方面还是没得说。

当今天下,除去了老蒋直系的中.央军之外,东北军算是数一数二的战斗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上都可谓是名镇一方。

只是还是那句话,地方武装始终是有局限性,就现在的军阀混战的局势下,想要齐心抗日的难度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陈旭简单的看了两眼,本来打算暂时先放松一下心情,没想到这才把东西放下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了一阵嘭嘭的敲门声。

他听到这声音,顿时就警觉起来,下意识的拿出当初徐参谋送给他的那把柯尔特手枪,小心翼翼的躲在了墙角,沉声道。

“谁?”

门外的人回应道,“陈先生,我们是杨小姐派过来接应你的人。”

“杨小姐?”再次听到这个称呼,陈旭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脸上的神色非但没有轻松多少,反倒是平添几分凝重之意。

只不过门外的人看起来似乎挺坚决,没听到回应愣是没有离开。

陈旭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收起枪,走到了房门前,将房门打开。

门外是两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见到陈旭出现,两人显然是有些惊讶,不过他这脸上的刀疤无疑是正好的佐证。

现在他们甚至都不需要验证身份,直接就说道。

“陈先生,杨小姐让我们先把你送到一处安全地点。”

“不用了,这里挺安全的,如果没有别的事情,你们可以离开了。”

门外的两人没想到刚来就吃了一记闭门羹,下意识的愣了一下,索性他们的反应也不慢,继续解释道。

“其实我们这次来,是杨小姐另外有事情安排。”

“什么事情?”

陈旭比想象中的冷漠,这让门口的两个年轻人多多少少有些窘迫,实际上如果他们但凡表现得更加强势一些,陈旭决定会当场翻脸。

但是他们现在这副不经事的样子落在他眼里,到底还是让陈旭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杨婉君对于一些细节的琢磨,的确是比绝大部分都要用心,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不是她故意安排的,陈旭现在的确是很吃这一套。

稍微犹豫了一下,陈旭到底是不想为难这两个年轻人,再者他也大概明白了杨婉君的意思。

她在为他铺路。

无论杨婉君是不是受到了日本人的授意,对于陈旭而言,现在杨婉君给他铺路,至少算是给了一条门路。否则单以他现在的身份,想要接近东北军内部能够说得上话的人,只怕望眼欲穿也盼不来一个谁。

“前面带路。”沉默了半晌,陈旭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让门口的两个年轻人多多少少有些惊喜。

惊喜之余,两人带着陈旭就下了楼。

在友谊旅店之外,一辆小汽车早就已经等候多时。

陈旭跟着这两个人上了车,本以为他们会去什么地方,没想到这两个人开着车,掉头就进了身后的东北军营地。

陈旭见状,心里暗暗一惊,越发觉得杨婉君的能量不小。这东北军的营地,她竟然也有办法进来。

其实仔细想想,零号出现在松江的电报也好,徐参谋等一众东北纵联的同志前赴后继的出现在松江也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算是佐证了松江的地理价值,还有杨家在东北军之中的份量。

东北军说到底还是地方武装,里面的大小头头鱼龙混杂,一些东五省的乡绅地头基本上都是靠他们才起的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